再見了,SOURCE 書系──11年,34部作品,一位設計師的精神與養成

再見了,SOURCE 書系──11年,34部作品,一位設計師的精神與養成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7.01.2024

累積 11 年,SOURCE 書系於 2023 年宣布停止營運——沒聽過沒關係,但相信你也曾被這些書與名字所震動。

號稱「設計系必讀」的 SOURCE 書系,由設計師王志弘與臉譜出版合作,從 2012 年第一本書《鯨魚在噴水》到 2023 年最後一部《Dieter Rams(迪特.拉姆斯):作品全集》,選書種類以視覺始發,輻射出設計、攝影、電影、時裝等多重象限。包括《就是喜歡!草間彌生》《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傳記》⋯⋯不少授權難度高的海外大師傳記及作品得以在台灣亮相。

早在 SOURCE 之前,王志弘就曾與木馬文化合作 INSIGHT 書系,原研哉《白》及相關作品也在當年進入台灣讀者的視野,兩套書系可以拼成一句「The Source Of Insight」,意即觀點的根源——SOURCE 書系對外展現選書本身的觀點與品味剔抉,對內則是一個設計師的自我爬梳。臉譜出版總經理陳逸瑛曾談及,「王志弘認為大家只能看見一個好的設計師或藝術家,最後創作完成的作品樣貌,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後的精神及養成。」

而 SOURCE 書系之所以被說是「設計系必讀」——指的不僅是選書範圍涵括各家設計巨匠,也因為,書系本身就可以被視作一套套王志弘的設計作品集。

從紙材到裝幀,封面到書中每一頁堅持親自設計,連宣傳文案也要把關,王志弘盡可能服貼原作的同時注入自身觀點,以設計表達對這些書的在意。德瑞克賈曼《色度》為了呼應內容的筆記感,書背特別以掉線的紗布紙封住,還原手作的詩意;《可士和式:釐清自己的美學意識與生存之道》採取傳統法式裝訂法(French Binding) ,讀者必須親手裁開內頁才能翻讀,是可以摸的視覺體驗。

王志弘曾自陳,做這套書,自我要求是:「盡可能執行得比日文版更好,而且我們也都做到了。」

日文版《COMME des GARÇONS研究》扉頁之後插入一張單張描圖紙,然而描圖紙容易受潮而變形,不適合亞熱帶的天氣,因此選擇了另一種有相似效果、但不易變形的材料。

這種紙質的成本很高很高,但還是做了。

王志弘說 SOURCE 書系是他「個人的純粹理想化實踐」,有他對品質的刁鑽,然而現實骨感,一直以來 SOURCE 書系的銷售額很難在短期內與成本打平,且藝術書長期缺乏大眾市場,書系要能平衡收支不易,運作 11 年僅 34 部作品出世。

所以當 SOURCE 書系於 2023 年底營運告終,大概也不是太令人驚愕的消息。

但這 11 年間,SOURCE 確實向讀者、向出版圈示範了另一種出版的可能面貌:不像部份獲利至上的出版社以相似的行銷與視覺模版複製大量叢書,SOURCE 書系不將收益放在首位,而是純粹地衡量其品質是否值得被看見。這是一份,對內容很純粹的珍愛與嚴謹,以及在面對數字與效率時仍能全心全意的勇敢。

或許我們可以說:SOURCE 書系在做的,不是商品,是逸品。

作為告別,BIOS monthly 也在此特別精選了 3 本愛書,作為對 SOURCE 書系的回顧與重返,喜歡的話,不妨也帶一本回家。

 

① 中平卓馬,篠山紀信《決鬥寫真論》

IMAGE

今年年初,篠山紀信過世的消息,令許多人重新回顧他的作品。

1970 年三島由紀夫切腹前,正找來篠山紀信拍攝了模擬自殺與基督受難般的照片。1980 年代又以拍攝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的《雙重幻想曲》、《牛奶與蜂蜜》兩張專輯封面而出名。1991 則因替樋口可南子拍攝攝影集《Water Fruit》掀發日本偶像「露毛」的爭論,又以拍攝宮澤理惠的攝影集《Santa Fe》之暴露而備受熱議。

這本《決鬥寫真論》則可回推到 1976 年,攝影雜誌《朝日相機》邀請中平卓馬和篠山紀信合作的專欄。以 篠山紀信的攝影作品與引言開場,攝影師中平卓馬則以評論者身份深入論述,透過 13 個主題重新思索:攝影是什麼?攝影的意義何在?而這個專欄的連載也使他——那個曾在發表評論集《為何是植物圖鑑》後海邊燒毀所有底片與筆記的中平卓馬——再一次扛起了攝影機。

② idea 編輯部《建構視覺文化的13人》

IMAGE

葛西薰、服部一成、淺葉克己⋯⋯《建構視覺文化的13人》收錄日本設計雜誌《idea》的 13 位重要平面設計師訪談。這不僅僅是一次令人神往的日本設計作品大觀,也可以跨越時空的柵欄,以更平視的眼光讀見這些大師級人物的本來面目,一邊讀一邊出現「啊,原來淺葉克己跟攝影師合作也會緊張啊」「原來服部一成講話會一直(笑)」等感想⋯⋯將設計師們談吐的氛圍、用字性格與其作品對照參看,亦是本書的一大興味。

③ 末井昭《美好的炸藥家醜》

IMAGE

1975 年,一本名為《NEW SELF》的色情雜誌在日本問世。

色情雜誌沒錯,但又沒那麼簡單。《NEW SELF》以簡潔的版面、照相打字標題及全本凹版印刷,現在看來異色、B級的封面,卻是當時情色書刊前所未有的嘗試。尤其「全本凹版印刷」的作法早早領先了《POPEYE》等我們所熟知的其他日雜。另外雜誌也廣邀文學家、藝術家一起創作,攝影師荒木經惟正因此走紅,如安西水丸、林靜一等不少如今為日本藝文圈所熟知的名字都曾在雜誌某處出現過。

《NEW SELF》的發行人與總編輯正是末井昭,《美好的炸藥家醜》是一本屬於他的「射精產業誌」,自記他在《NEW SELF》工作時,之於情色、之於藝術的思考。後來本書也由富永昌敬改編成電影《燦爛吧!情色時代》。時不時就會看到末井昭在書裡一本正經(卻又一本正經得如此合理)分享製作一本色情雜誌的鋩角:

讀者在自慰時,多半是以左手拿著色情雜誌。為了方便單手持拿,全裸照片通常不是大方地跨頁刊載,而是一頁刊載一張。小說等專欄來到高潮場面時,則刻意放大或加粗字體,讓讀者能夠專注閱讀。總之,雜誌必須提供友善自慰的編輯方式。為了打造更完美無缺的色情雜誌,印刷完成的雜誌先請專業人士實際自慰試用。如果無法成功自慰,雜誌絕不上市銷售,算是一間深具職業道德良心的色情出版社。
 

#臉譜出版 #王志弘 #設計 #裝幀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吳浩瑋
封面設計周筱晨
圖片提供臉譜出版
核稿編輯廖昀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