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初窺

茶。初窺

作者陳褘
日期03.01.2011

談茶何其難也?但見坊間多有文章相涉茶者,如非蜻蜓點水點到為止,就係率然一家之言。欲覓相關書籍,而理出一套茶的系譜,實非旦夕可成。要在,僅論及所談之茶為何,便是大哉問。

談茶,指摘其本,無非是嘉禾所相附形,進而言之,則須儻論茶之產地,蓋入茶最深者,即風土與氣候。執此,則綜此寰宇值得關注的茶區至少有四,即中、日、台、印(包含錫蘭),然此實為強自區分爾,尚有越南此類處於微妙地位者。稍究之,日產多綠茶,尤以蒸青製法的綠茶最為知名,從種類上來說有抹茶、煎茶(此在意義上有廣狹的分別,有機會將另專文論之)等是。南亞茶區,早年是從中國移植母株至印,後於阿薩姆發現野生茶樹。迄今,南亞所作者也非僅止於眾所周知的紅茶,兼有綠茶、白茶等。打趣的是,過往英人社會的午茶習慣,相佐的是綠茶而非如今之紅茶。

從上述可知,茶這一物事,縱使每天都可能以不同形式在我們眼皮下存在,但對它的認識仍舊少之又少。從兩個面向來談,和茶有關的概念定義混沌不清,比如說「阿薩姆紅茶」阿里山金萱這兩個名相,到底揭露了多少訊息,要言之,它所表彰的到底是「品種」「做法」還是「產地」?在接下來的文章裡,這將是聚焦的所在。

至於尚未論及的兩岸茶種,茶譜上寫有大陸茶種的條目有百餘,實在非一人可俱悉,是以將在論及台茶時揀相涉的部分予以介紹,再輔以知名茶種稍以補遺。在正式進入這部分前,不妨從歷史的角度來檢視,茶這物事何時成為世人熟悉的飲料,同時影響著世界的歷史。

早在茶席捲英國之前,荷蘭拜身居中國與日本貿易樞紐之助,即開始飲茶的風尚。相關記載可追溯至 1637 年 1 月 2 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寫給巴達維亞商館館長的信件,文中表示希望船上都能備有日本茶和中國壺。而當時處理茶的方式多半非「煮」即「泡」,另輔以鹽、糖、奶油或牛奶等,甚至波斯人會將茶煮至黑苦,再加入茴香和砂糖來喝。而茶這種外來文化產物,和歐洲當地文化接觸後,激盪出不少有趣的文化衝擊,尤其在醫學界。

到底茶有無醫療功效,在西歐爭論不休,甚至有傳教士主張,中國人看起來面黃肌瘦都是因為茶的緣故。然而,因為歐洲飲食習慣,如日耳曼的啤酒與法國的咖啡、巧克力,以及價格的因素,這些爭論對於茶的消費並沒有太大影響。隨後,英國從廣州直接進口中國茶,須加強調的是,此時進口的大宗仍舊是綠茶,於焉茶文化在英倫更形勃興。

關於英文茶一字,當前咸知的詞彙是「TEA」,在當時是以較接近「CHA」的「CHO」,這個改變據推估是英文在廈門建立據點後,從中國人口中習得福建發音轉變而成。早先,茶在英國仍舊是作為醫藥而存在,1662 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查理二世時,除了帶來孟買的茶葉外,還引進了東方的茶文化。在她的推動下,英國宮廷不再沉浸在麥酒與葡萄酒中。  

從 1771 年初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可知,當時英國把茶葉分成:普通綠茶、上等綠茶和武夷茶。而根據統計資料,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紅茶有:白毫、小種、功夫、武夷;綠茶則是:伊姆、黑森、松蘿。稍加註解的是,除了伊姆、黑森翻遍文獻仍不知何解外,其餘的品種迄今仍在生產。

關於為何英國人將糖與奶加入茶中一同飲用,實費猜疑,多有指稱自外國傳來者,但孤證難支。惟就英國繁盛的酪農業而言,似乎可以稍稍就此作回答。而砂糖在當時,其價格宛如銀塊,也許是作為一種奢侈文化的雙重陪襯。其後,英國對於茶和糖的需求更形增加,為了確保供應來源,帝國主義的英國從非洲將勞工遷移到適合栽種砂糖的南美等地,另外為了因應對中國的嚴重入超,開始以鴉片作為相對應的貿易品。接下來世界發生了那些事,我想讀著們是了然於心的,不知此前可否想像,凡常眼前一杯茶,曾是如何影響這個世界?

#大英百科全書 #阿里山金萱 #阿薩姆紅茶 #英國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文字陳褘
攝影陳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