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 TaipeiChange|BIOS 特別企劃:「謝謝你的來日,我的方長」

TEDx TaipeiChange|BIOS 特別企劃:「謝謝你的來日,我的方長」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5.04.2012

2012 年的「末日之說」曾經一度蔚為流傳,也是眾多文學與電影作品創意發想的來源。沒人知道 2012 年是否真是「世界末日」,但是面對變動不羈的未來,此刻與下一秒間的斷裂,卻也微妙地隱喻了外在環境牽動個人心靈的景況。

如果你可以準備一個「時空膠囊」,裡頭放進三樣你所鍾愛的物事或回憶,你會選擇保留住什麼?你希望 50 年或 100 年後打開這個膠囊,後人會看見什麼樣的你,以及什麼樣的過往時光呢?BIOS Monthly 訪問了參與這次 TEDx TaipeiChange 活動的幾位受邀講者,包括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劉奕成、台灣《大誌》發行人兼總編輯李取中、互動設計師王艾莉、以及空中攝影家齊柏林先生,聆聽他們的私密分享,進入未來的時空膠囊。

齊柏林(空中攝影家)

如果就我的專業工作領域來說,我希望能放入三個東西:第一是「高度」,第二是「深度」,第三是「豐富度」。這是我過去幾年來從事工作內容的三種面向。所謂的「高度」,因為我從事空中攝影的工作,我從不同高度的視角,能看到不同事物的眾多層次。再來是「深度」,我看到的這些事物都蘊含了不同的意義,像是土地、環境被建設,受到創傷、被破壞,這些代表了什麼意義,就要靠我的拍攝影像去解讀。每個人所看到的事物內涵都不同,因此我希望能在膠囊裡放入我所看到的一切。最後是「豐富度」,這麼多年來我拍攝過城市發展的軌跡、自然地貌的改變,在在呈現出時間的切面。像我 20 年前拍攝時還沒有 101 大樓的存在,如今卻已經成為台北市最重要的地標。我一路看著這些土地的變遷,建設的變遷,環境遭受災害後的變遷,這種種的豐富多變,就是我最後想要放進時空膠囊裡的「豐富度」。

我把我的工作定位為一種用影像來「記錄」的工作,裡頭記錄到的就是歷史的一部分。很多事件或是災害發生後,它們可能是常規的、也可能是違反常規的,而我做的就是歷史的記錄。從一份工作的理想出發,逐漸構築成內心的夢想。

王艾莉(互動設計師)

首先,我不想要再變得「更快」或「更好」。我覺得現在這樣對我來說已經是某種極限了。現在大家都有種恐慌感,害怕漏失訊息與前進的步調,例如臉書上你可能因為錯過某則訊息而恐慌,但那其實只是兩小時前發生的事。所以我第一個想要留下的東西是「現在」的手機、電腦或其他 3C 產品,這代表了目前某種我所能接受的、關於時間或步調的「極限」。

第二個,我想要留下現在這一代人的「DNA」。自私一點想,或許可以再複製出另一個我自己,而從後代人的角度,也可以讓 50 或 100 年後的人們用來研究我們的樣貌、思考、或行為模式。我們這一輩人出生時已經與父母輩很不一樣了,而我們的小孩輩跟我們也不一樣。或許肢體活動沒太大差異,但腦部連結與思考方式就有很大不同。像我們以前做過一台給小孩子用的電子書,成品出來後我們一度擔心選項或按鍵會不會太複雜,但實際測試後,小孩子們很自然地就能流暢使用,根本不需要說明書(當然他們也看不懂)。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接觸了相關產品,但那樣的反應與行為模式,確實與過去有很大不同。

最後,因為近期爆發的禽流感與美國牛肉的問題,我開始認真研究一些食物的來源與烹調過程。當大多數人都忽略這個問題,甚至不在意吃下肚子裡的究竟是「食品」還是「食物」,或許到了未來人們只會吃下「味道」或「養分」,而食物的外觀會越來越不重要(其實麥克雞塊就是一個例子)。這會讓人有些恐慌,我們飲食的概念正一點一滴地被取代或轉化。因此我最後想要留下的,是完整的食物與傳統的烹調方式(或是一本食譜)。重點是讓後人還能知曉,我們這個時代的「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李取中(《大誌》發行人兼總編輯)

這個問題倒是蠻有意思的。我現在所能想到,一個是以前小學畢業時,大家都互相簽名留言(「勿忘我」、「百事可樂」之類)的小紀念冊。老實講,我對以前的事情記性不是太好,雖然大概有個模糊、片段的印象,但要我準確地記起是在幾歲、哪一年確實發生了什麼,這我還真的做不到。所以我會想著,如果當時能保留下這些東西,應該可以讓我更容易回憶起當年的往事。除了這個以外,我也想保留住當時的作業本跟作文簿,看看當時我寫字的樣子,以及到底在本子上頭寫了什麼。最後就是一些私密的、有趣的回憶,因為這些只能由自己來保留,沒人能夠幫你。

我們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視角去觀看,用自己的邏輯與思考脈絡來認識這個世界。外邊人是怎麼想,你其實是不太清楚的。所以你能留下來的私密物品,代表了你個人,也代表了你對於世界的看法。至於那些更「大」、更顯目的東西,我想,應該也會有其他人幫忙留下吧。

劉奕成(悠遊卡公司董事長)

我第一個想保留的東西是「現在」。我會用現在的儲存媒介(例如硬碟或雲端空間)存放一些虛擬的事物,例如我最喜愛的照片、音樂、電影,然後再以實體的方式(相紙、CD、錄影帶或 DVD)同時留存一份,用這種雙軌的儲存方式,告訴後代我們如何保存珍愛的美好事物。

我第二個會留存的是「過去」。例如我三十多年前開始寫的私密日記、我拍的照片、藏起來的學校成績單、喜愛的女明星海報等這類有趣東西,這些是我回頭看三十多年前的自己,能夠留下來的東西,呈現出過去的我與現在之間的差異。

我最後會放入的是「未來」,我對於未來世界的猜想。讓後代人知道我們的想像,對比想像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異,看看他們的祖先猜得是否準確。例如我想要保存的生命記憶,在我去世後可能存放於某種雲端的靈骨塔上,後代人只要取得密碼就能開啟,回顧我的生命歷程。像這就是我的一種猜想。

在這道時間序列上連結的脈絡即是:我所記得的過去,感受的現在,以及猜想的未來。我所記得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可能是很零碎、片段的,因為那時我沒有時空膠囊,沒法完整保存我想留下的記憶。我留下的物品,可能也不一定會完整體現我所感知的現在;甚至未來的人們可能找不到這個時空膠囊,或者即使找到了,裡頭內容物也已經失去作用,但是透過雲端、透過其他分享空間,依舊找到了這一段我們在這裡談論的記錄,關於我所猜想的未來。

#劉奕成 #齊柏林 #TEDx Taipei #王艾莉 #李取中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溫為翔
撰稿溫為翔
攝影Regina、林易柔
圖片提供TEDx Taipei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