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膠卷|隧道的故事

城市膠卷|隧道的故事

作者張硯拓
日期16.09.2014

白天的隧道裡,時間是靜止的,全罩式的黑暗中,幾秒前的眼界彷彿前世,而未來是遠處那點光,等它靠近,像等拆一個迫不及待的禮物。等著重生,等世界重新動起來。

晚上的隧道裡,則是僅存的甦醒者隊伍,光體築成的路,瑪莉歐賽車的神祕關卡「Rainbow Road」,在沈睡的全世界的夢裡,我們奔馳,吶喊呼嘯,但沒人聽見。沒人聽見我們的旋律漲滿了風。

我喜歡隧道。或其實,我討厭隧道,但喜歡那最後出洞的瞬間,重獲光明(或歸於寂靜)的感覺。我討厭雪隧,12.9 公里至少要唱完一整首後搖滾的收尾曲,還不一定走得完。但我喜歡車行在東北部,蜿蜒的曲徑一過山洞,幽幽藍藍的海面就可能出現在眼前。

記得去年春天,第一次和總編談起這專欄的構想,關於照片和城市風景/電影印象的結合,我說:「譬如,如果是一張隧道一出來的照片……」兩人立即同聲接下去:「就會想到《戀戀風塵》!」那遠遠的光點冉冉靠近、漸漸開展成一片綠,讓我們進入其間,隨即又穿過一截截、一段段黑色山洞的內裡,和綠色山野的世界。一截截,一段段,前世今生,吳念真的初戀,阿遠和素雲的愛情,辛樹芬的那一句:「今天考數學,我都不會寫……」

將近三十年前的第一顆鏡頭,侯導與賓哥的搭配,自此再沒人能夠超越。川端康成《雪國》的開頭:「穿過長長的隧道,就是雪國了。」本該是白色銀鎧的風景,也被我錯記成綠色了。電影的記憶真是霸道啊。

但其實,隧道的意象不好拍,黑漆麻烏沒有顏色,又不立體,還要被捂著耳朵只能聽見轟隆隆。你曾在搭捷運木柵線(呃不對是文湖)過麟光隧道的時候,注意過周圍嗎?所有人,都被窗上自己的倒影嚇著,連忙低頭滑手機。隧道裡的電影,封閉的反射世界,怎樣才會好看?要怎麼好看又不《戀戀風塵》?

在我心目中,全世界最厲害的隧道風景是摩納哥,蒙地卡羅賽道的「那個」隧道出口。每年五月,F1 在此的賽事是全年最慢的一站,唯獨賽道後半的隧道,可以一路拉上將近三百公里時速,只是一出洞,得馬上面臨一段先左後右的連續拐彎——

而真正恐怖的,還不只是那突然減速、預備轉向的時機拿捏。真正恐怖的是在極速中,「重獲光明」的亮度變化對瞳孔的考驗:生死一線間,光線乍湧,車手必定一陣暈眩。在我記憶中,真正拍出了 F1 賽事魅力的《決戰終點線》,卻讓我現在怎麼也想不起,它有沒有特寫過那個隧道洞口?那視覺當機的瞬間,憑記憶和直覺操控方向盤微微幾度,幾乎是科幻的經驗了吧?

再說科幻片中的隧道:《復仇者聯盟》、《環太平洋》等等,根本就是任意門,宇宙間的甬道,奇異點或蟲洞之類的。東尼史塔克還為我們示範過「隧道內的手機訊號,一定比較弱」的不變(不便)真理。但說到這類時空穿梭,我要提的當然還是(怎麼能不是?)《接觸未來》:

當艾莉博士踏進那太空船,從外星人的傳輸器出發,前往一趟星際旅行,那路上的流光波動雲霄起伏,至今十七年過去了,我歷歷在目。而她抵達了「那裡」——或其實是外星人藉祂們的機器來到她「這裡」?——隧道的盡頭是把過去(放不下的重溫的)和未來(期待的仰望的)揉合成滿天星斗的音符,和銀白色沙灘的一幅畫。於是她帶回來了,不是《瓦力》那綠色的希望種籽,不是《露西》那看破世間無物(皆一物)的真理,而是「不孤單」。在穿越了千萬光年獨行,穿破世界的停滯和夢境後,她發現一切存在如故。但心不如故。

所以她說什麼呢?她說我帶回了謙卑,和希望,和無法解釋的喜悅。她說我們都不是孤單的,而每一個人都如此珍貴。但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相信她?穿越隧道的那個人,還是自己,但世界到底還是不是世界?那些進入隧道的,去了哪裡?還會回來嗎?那些離開隧道的,他們是不是真正甦醒了?

我討厭隧道,我討厭枯燥的等。但隧道吞沒時間,卻有時候吐還給你一個,不一樣的自己。進隧道像抽福袋,像轉蛋,像【軒轅劍】裡的煉妖壺,煉出什麼寶貝,煉得另一頭什麼樣的風景,永遠讓人期待。

我會學著更喜歡隧道一點。

 

【城市膠卷】

在城市的風景/記憶的靈光/電影的印象的交會處,是這個專欄想要揉合的小小光芒。【城市膠卷】將以照片搭配文字的形式,尋找景致,咀嚼生活,召 喚感觸,或許能記下一點屬於你我的經驗和聯想。願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目光觀看生活周遭;而如果,還能夠因此介紹你認識幾部不知道的電影,那更是再好不過 了。

 

【張硯拓】

張硯拓,1982 年次,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產品企劃師,現嘗試寫作。經營部落格【時光之硯】多年,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信仰:「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

#城市膠卷 #張硯拓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硯拓
攝影Nung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