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發聲】當青年旅社不只是青年旅社──專訪佔空間本冊 AJ

【反思發聲】當青年旅社不只是青年旅社──專訪佔空間本冊 AJ

作者反思發聲 │ 2015 師大設計畢業展
日期23.03.2015

 

 

開始一段旅行前,往往會查詢城市相關的資料,並以當地著名景點著手規劃整場旅行。但到達了地標景點、留下了合照,就真的代表旅行嗎?在交通如此發達的時代,航線多樣化大幅縮短了兩地的距離感,用時間換取空間的運作形態早已深植現今社會,讓「到此一遊」與「旅行」的分水嶺逐漸模糊。臺灣目前的青年旅舍多半是公寓式改建而來,只有簡單的床跟設備,缺乏互動交流的平台。因此,三個女孩重新檢視旅行的元素與對自身的意義,發現「人」才是連接旅行、旅店、旅人最重要的環節,進而著手規劃「幾隻山丘」青年旅店,透過公共空間的設計,促進來自各地的旅客互動、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故事,發現更多旅行的可能性。

此次訪談形象策展組跟著「幾隻山丘」成員(吳星雅、陳羿安、高于涵)一起去了臺中,拜訪對空間與人文深入研究的「佔空間本冊」負責人 AJ,進行一場知識與經驗的深度交流,由青年旅社為切入點,討論旅人、旅社、旅行三者之間相互牽絆的關聯性,並分享旅店品牌風格的定義與建立。我們始終相信,除了「我是旅客,我住旅社,我在旅行。」這樣的直述句之外,一趟令人印象深刻的旅行擁有更多原因。

IMAGE

佔空間本冊 AJ

 Q1、人們會以甚麼樣的狀態、心境開始或結束一段旅行?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住哪間旅社?

A:
挑選自己想旅行的地方,某種程度是種投射作用。例如選擇歐洲,是因為想體驗歐洲生活。同樣的道理,客人選擇入住幾隻山丘,代表你們在某種層面擁有共同特質,或許都期待著在一趟旅程中邂逅有趣的人,彼此交流。一個人旅行時想安靜地散步在城鎮間,多個人旅行時比較注重與朋友同樂的部分,有些人喜歡將安排行程的功課交由旅行社完成,有些人則享受隨意走訪巷弄的驚喜感。無論何種形式的旅遊都各有其優勢與缺失,一切都看自己如何選擇。

Q2、空間與地區的關聯?執行計畫前,先選房子或先選地區?旅社特色與地緣的關係為何?

A:
對我們而言,旅店不只是一個提供人睡覺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環境與氛圍。能不能讓顧客第一眼看到這間旅店、或是聞到味道,就能感受到屬於它的氣氛,這就是「還沒進入旅店就開始體驗旅行」的概念。

排除高價位的飯店之外,慢慢會發現近幾年很多臺灣旅店都會往某幾種固定型態發展,例如臺南很多旅店會選在巷弄裏,風格略為樸實、懷舊,強調老房子的改建與再造;另一種便宜的旅店型態比較冷漠,時常在逢甲、西門町等地出現,室內裝潢以壁貼為主,全都是電子密碼鎖,整間旅店感受不到人的存在,想申訴房間裡有頭髮也不知該向誰抱怨,甚至有新聞報導燒死過人。或許這些都跟文化背景與地緣有很深的關係,如何將一座城市與文化融入建築結構中,並拉近在地人與旅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目標。就像佔空間來到這塊土地上,儘管我們在做的事確實是改造老舊空間,但我們並不想特別強調這件事,畢竟太多人拿老房子當作經營招牌,我們想做的是新型態的規劃跟運用,結合文化與建築,讓更多有趣的事情在這裡發生。

Q3、很多青年旅店都強調特有自我特色風格,但所謂的風格究竟怎麼定義呢?

A:
在全球化加劇的時代下,已經不需要特別強調某種風格,所有的定義都是媒體為它下的註解。人們可能會去定義這種樣子屬於什麼風格、那種樣子又代表什麼風格,風格往往受到文化影響,但把客家花布放在包包上就真的能代表台灣文化嗎?我不認為文化能夠單一呈現,儘管現在很多文創商品都是用這樣的模式運作。風格是一個很細微的概念,建立品牌時應該先思考你想傳達什麼意象?外界的定義當然可以參考要,但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你想要藉由旅店傳達什麼資訊?期望帶給旅客什麼樣的氛圍?不用刻意去彰顯所謂風格,當你嘗試融合自身過去旅遊與住宿經驗,轉化成一個獨特的感受與服務時,風格便逐漸成形。

Q4、關於品牌與空間設計,如何著手?怎麼建立旅店風格?

A:

由空間設計而論,通常區域越小越容易確立風格,台灣雖然是小國,但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設計師需要比一般人來得更敏銳,不論是室內裝潢、廁所風格、甚至擴張到文化交流與用餐禮儀,把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事物全部研究過一輪,並嘗試找出喜歡與否的原因,最後整理成自己的理想藍圖,運用在空間設計之中。小至樓梯階數、扶手樣式、地毯顏色,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理與決策,才能確保風格統一。

事實上,多數的青年旅店會以旅客為主設定風格,但我認為應該以自己為主。儘管必須清楚目標族群是誰,但設定目標族群的準則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走進來的顧客擁有怎樣的特質?如何吸引他們入住?你曾經的經驗會帶領你到未來,當建立新的品牌或是規劃空間細節時,過去的記憶會發酵成為新概念,直到綜合了所有想像,產生屬於你的東西,包含有形的建築外觀、室內設計,到無形的品牌形象、服務態度。雖然不敢自稱是厲害的設計師,但你慢慢會發現很多設計其實是跨領域的。建構旅店本體時會接觸建築技術、搭配旅行概念時會需要旅行社支援、決策品牌規劃時會運用設計方法,整體來說,跨領域的設計是一個龐大的領域,不再只是單純針對一個問題提出改善的方法,而是連結人跟人之間的橋梁。你們現在不就正嘗試執行跨領域的事情嗎?將旅行與旅店結合,讓旅店不再只是單純提供休憩的地方,提供一種新的服務形態。

 【佔空間 Artqpie】

位於台中的佔空間 Artqpie 成立於 2009 年,專注於冊展、出版及空間企劃等工作。以台灣常見的佔位(occupy)為本,進而以 Artqpie 試圖保留舊時的空間,讓閒置的老民宅再次利用,主要以提供友善的展覽與閱讀空間,讓老空間中再次充滿活絡的人情味,享受豐富的展覽與書本同時也讓藝術走入生活與日常。

【幾隻山丘】

以青年旅社的品牌設計與空間設計為主題,交流與分享為概念。

幾隻山丘,是旅舍,是咖啡館,是一座讓旅人交換故事的樂園。

反思發聲

近年生活周遭發生諸多事件,促進我們開始思考亂象的起因,除了將獨立思考融入生活,對自我做出反省,更在思索的過程中找到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

展覽主題「反思發聲」由兩部分組成, 畢業展的主軸圍繞在「反思」,系列宣傳活動加入「發聲」概念,藉由對談活動練習表達自我觀點與多元接收訊息,融合成更完整的思考脈絡。此外,各組同學透過 「反思」個人生活找出感興趣、關注的議題或者易於被大眾忽略的現況,並運用設計解決問題,實踐「發聲」的理念,幫助這座島嶼變得更加美好。

【展覽資訊】

反思發聲 | 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畢業展
展覽時間 | 2015/6/5(五)-14(日) 09:00-21:00

開幕茶會 | 2015/6/6(六)14:00

展覽地點 |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果酒禮堂 2F

#反思發聲 #設計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展 / 形象策展組
攝影20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畢業展 / 形象策展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