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週 2015】以藝術之名──港台生活處境的思索與對話

【香港週 2015】以藝術之名──港台生活處境的思索與對話

作者香港週 2015
日期16.09.2015

「香港週」的舉辦邁入第四個年頭,今年的活動由「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為港台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揭開序幕。乍看標題,「以藝術之名」不免引人揣想:一場有關香港當代藝術的展覽,自然可以「藝術」為名,主辦單位何以需要強調「藝術」的份量?如果不是有其深意的話,「以藝術之名」欲行之實即虛有其名。故本次策展論述便值得我們細加留意:

「不少當代香港藝術作品更卸下傳統純藝術的皮相,游離在藝術或不藝術、似與不似之間,『以藝術之名』提出一種生活探問,一種倡議行爲,甚或一種社會行動。這種『似是而非』的特性反映了香港當代藝術的走向。這種重視過程及群眾參與多於製成品,竭力把藝術還原於生活,以藝術介入社會的『作品』,其實是『反博物館』、『反展覽』的,所以我們希望展覽只作為一個引子,引發觀眾的好奇,從而重新思考藝術和生活。」

「藝術」不再只是對自然、真理的描摹,或是藝術家心靈世界的一場幽微而別緻的表演;藝術與生活之間應該畫出一條斜線,以突顯兩者之間相即相入的真實。「生活化藝術」或「藝術化生活」便是本次展覽所欲揭露的事實,藝術源自於對生活的感受與反思,而藝術欣賞也將轉而澆灌我們對於生活的體會。在這裡,藝術創作者與欣賞者皆為此次展覽的主角,而展覽場館(台北當代藝術館)有如一場「港台話家常」的盛會。

我們自然會問:什麼是「香港藝術」?是關於「香港」的藝術?在香港創作的藝術?還是由「香港人」創作的藝術?稍加釐清,不難發現我們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應當以藝術家的創作題材、創作根據地,還是自我認同來界定「香港藝術」呢?這個問題當然容許各自表述的空間,不過作為一個具有論述基礎的展覽,在參展作品之間安排一致的脈絡,應是合理的期待。細究本次展品面貌,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鮮明的現實色彩:從揭露城市的公設與政治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連動關係、從披露香港高房價的戲劇性到對港台新聞媒體拼貼資訊的後設批判,呈現了藝術與政治、生活息息相關的論述。畢竟藝術是人的藝術,所以人的問題,始終是藝術創作的核心。

 

「香港藝術」與「香港人」的生存處境密不可分,除了傳統的嶺南畫派與國畫派外,從英國統治初期的「寫實」畫風到 50 年代興起的「現代藝術運動」,60 年代中晚期,伴隨著香港本土意識而興起的「新水墨運動」,則強調以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精神的澄懷之道為「根」、以西方的技術與表現手法為「適」,此中西交融之藝術韻致直至 80 年代中期以後方才暫歇,取而代之的是國際化氣氛當中迎來的藝術新浪潮。彼時先是以此新媒介的藝術,表達對政治的批判與本土意識,在後 97 時代隨著政治局勢漸趨穩定,以及隨之而來的 SARS 與金融風暴,則使藝術家的批判力消融在生活日常的探討與私密的感官、心靈內在空間的表露之中。近年來,藝術的批判力量逐漸復甦,此次「以藝術之名」的展覽,即可見成長、活躍於後 97 時期的藝術家,以生活化藝術反映時事與個人思考的面目。

事實上,「香港藝術」就如「香港人」身分認同的標籤,乍看之下顯得理所當然,細加追究卻又如入五里霧中,這一個層次豐富而脈絡複雜的概念,自然與香港地處東西輻輳的地理位置以及中英政治、歷史、文化的層疊有關。「香港人」與「香港藝術」,就在此般多元的因素交匯之下,呈現其流動的面貌。正如本次參展的藝術家鄧國騫以「流動」形容「香港藝術」,認為香港藝術的特性即是沒有凝止的表象,一如香港人總是能夠以生活面對變動中的世界,香港藝術一直「以藝術之名」反應著香港這座城市的歲月與面容。進入 21 世紀,新一代的藝術創作時被冠以「個人化」、「概念化」之名(此中或許不無貶意),然而「生活化」或許一直是這座城市的藝術心靈的主旋律,這是香港藝術最值得我們一窺之祕,亦是香港生活最值得我們體驗之處。

 

 

放眼本次展覽參展的藝術家及作品,對於政治的觀察有之,反思社會與大眾媒體之權力有之,更有將深入到生活、生命本質之思索的層次。由伍韶勁、張慧婷構思,超過百位香港文化藝術界朋友撰寫而成的《給每一天的練習曲》,帶我們回到生活中美好的小事,找回淹沒在日復一日的日子裡,那些確實而珍貴的節奏。文晶瑩在《「食左我隻居?」》中以藝術家手做的紙磚對比香港房市的金磚,凸顯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傳統價值在現代社會的異化。鄧國騫以家居記憶所習見之物抽換城市公物的部件,以拼貼混搭的手法,探討藝術創作從何汪源,製成《所有》這一組作品。黃照達的《什麼新聞台》以新聞畫面與漫畫的重疊再製,凸顯出被新聞媒體團團包圍的現代社會中,虛實錯雜而難辨的生活情境。又一山人(黃炳培)的《無常》將茶几、書架與沙發的「生活」器物,在一牆之隔的另一展場組合為象徵「死亡」的棺木,表達出「生死相即」的生命哲學。程展緯《天氣報告:液化陽光》呈現了一組錄相,記錄了一場分別在港台兩座藝術館、以水車製造雨景的行動藝術,探討「安全」此一詞彙的多層次意涵。「林嵐合作社」《在「一樣的月光」下「明日話今天」》以廢棄傘布織成一片巨大的天幕,並以天幕中央的圓月垂吊著話筒,試圖以傳唱的溫柔歌聲串連港台的昨日與今天。

不妨這麼說,本次展覽是「以藝術之名」放眼香港不拘一端的文化脈動,而「香港人」身分與文化認同辯證的複雜性,亦於是令得「香港藝術」之名雖難以界定,卻生動地躍然目前。當然,這一場盛會絕非香港藝術家的獨角戲,正如林嵐在作品中所說的:「香港,台灣/台灣,香港/代代如是」,港台的生活處境多有並觀、對話的空間。於是,本次展覽便如同一場舊識相逢,八位香港藝術家,以十三組作品,為我們帶來相談的「話題」,邀請觀眾一起到台北當代藝術館「港台話家常」。

展覽資訊

香港週 2015《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藉由八位香港藝術家的十三組裝置作品,從香港與台灣在社會及文化上的關係和差異出發,引發觀眾對話和交流,重新思考藝術和生活的關係。

《以藝術之名──香港當代藝術展》

2015/08/15-2015/10/11

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www.hongkongweek-taiwan.hk/tc/in-the-name-of-art.php

#香港週 2015 #香港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莊勝涵
資料提供香港週 2015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