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景美溪風起雲湧二百年(三):政治大學洪水餘生錄

【本週聚焦】景美溪風起雲湧二百年(三):政治大學洪水餘生錄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6.01.2016

就像每個人都期待自己有一份別人無可取代的面容,每間大學都期待著自己有片獨一無二的風景。

座落於河谷溪畔的政治大學,山下校區面積狹仄,建築物的風格大多僵硬呆板。比較能算上特色的風景,大概非自然風光莫屬,政大恰好位於景美溪、醉夢溪兩條河川的交會點,加上指南山橫亙於後,山水互相輝映,在臺灣眾多大學校園中可算得天獨厚。

正是看中這樣的特色,2006 年吳思華接任政大校長後,提出了一連串改造政大周圍水岸空間的構想,簡稱「水岸絲路」計畫。秀麗的醉夢溪宛如淺斟低唱的小生,讓人聯想到世界上幾個有河流經過的名校,例如劍橋,因此水岸絲路又有了政大康河之稱。

水岸絲路的內容相當豐富,政大與臺北市府合作,開闢了兩條溪畔的步道,並且串連起自行車道,遍植楓香與野薑花。如今走在醉夢溪畔,可以欣賞楓香在四季中的繁盛和凋零,聞見野薑隱約的香氛。學校開始思考一條全新的上山動線,以河為中心的動線,因此在山上的藝文中心蓋一座可以上下河堤的電梯,成為實現康河之夢的重要設施。

2009 年吳思華進一步實踐政大康河的夢想,提出搭船上學的可能性,臺北市政府也同意配合,預計用兩億元在政大後校門恆光橋處增建攔河堰,使恆光橋以東的景美溪水位上升,可供小舟航行,並且在動物園、萬壽橋、政大與恆光橋等 4 處興建碼頭,這樣學生即可從捷運動物園站轉乘舟艇前往校園。政大和北市府還打算推動獨木舟、橡皮艇、天鵝船等水上活動,政大康河就近在咫尺了。

水岸電梯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經費拮据的政大決定向校友募款,努力湊到三千萬工程費。於是 2012 年,政大領先全臺大學的水岸電梯落成。啟用當天舉辦了隆重的儀式,對於學校來說,終於串起景美溪到山上校區的最後一哩路。但是萬事皆備,只欠溪水,景美溪的溪水不漲,搭船上學就只能是夢。

後來北市府的攔砂堰工程因故停止,徒留水岸電梯孤獨矗立,彷彿嘲諷政大的一廂情願。電梯看似河岸邊橫空出世的巨型裝置藝術,但事實上,假若政大康河的計畫成真,那麼從動物園搭船至電梯下方入口,再乘電梯到藝文中心及其所在的山上校區,一切或許就如預期的從容、愜意、美好了。

雖然水岸絲路的計畫未竟全功,但許多步道的設置,卻也拉近師生、社區民眾和溪水的距離。如今學生在河畔運動、聯誼,享受寬敞的活動空間,已經很難想像政大曾經與景美溪水拚命搏鬥三、四十年,從設校之初,一直到九○年代之前,景美溪都是政大師生心中最大的噩夢。

IMAGE

(1962 年 9 月「愛美」颱風來襲,校園被淹沒的景況。)

那是個還沒有堤防的時代,人的空間與溪水沒有阻隔,許多悲劇卻也於焉發生。每年夏天颱風過後暴漲的景美溪,溪水必定漫漶到兩側的聚落。1962 年 9 月,「愛美」颱風肆虐,根據《聯合報》報導,洪水淹沒操場、校舍和禮堂,圖書館的玻璃門也被沖破,水深高達三、四公尺,連校長劉季洪的宿舍也被淹沒,600 名住宿生只好遷往樓上教室避難。全校師生被洪水圍困超過五小時,沒有任何吃喝的東西,幸好國防部即時派遣橡皮艇接濟食物。

洪水退後,師生面對的是滿地泥濘的校園。政大人潮溼的記憶,不只來自終年的雨水,還有暴漲的溪水。政大在臺復校後三、四十年間每年都發生類似事件,水災一來,全校只能停課,師生與木柵居民無不強烈呼籲政府改善水患。中央與地方政府,年年表示堤防、抽水站已在修建中,說也奇怪,卻年年都修不完,不是某河段有堤防缺口,就是某橋樑未配合改建。年年水患,蔣經國、孫運璿年年勘災,市議員年年罵,但是工程就是牛步化。

IMAGE

(1962 年「愛美」颱風過後,師生洗刷校園之情景。)

1981 年 7 月「莫瑞」颱風襲台,木柵地區再次大淹水,政大甚至有兩名同學不幸身亡,師生們的書籍資料嚴重毀損,學生們憤而投書報紙,批評臺北市府怠忽職守,要求市府硬起來,加速堤防整建的工程。1984 年再度有教授投書報紙批評市府改建道南橋工程過於緩慢造成水災,甚至有政大學生以「公共危險罪」控告臺北市政府治水不力。就這樣持續到八○年代末期,政大還時常與北市府爭辯治水工程的問題。

木柵景美地區水災頻仍,原因當然不只是堤防、抽水站等工程沒做好而已。六○年代到九○年代木柵地區開始大規模市地重劃,農地變建地蓋公寓,景美溪增加龐大的流量。山區也在快速開發,水土保持能力變差,大量泥沙流入溪中。景美溪就在流量增加和快速淤積雙重影響下,洪患連年,為政大人帶來生命財產的威脅。

學校旁有一條每年淹沒造成水患的河流,對政大學生來說,一點也不好,一點都不美。那時的人也無法想像,或不敢想像景美溪有一年是真正溫柔的、可愛的。其實直到現在,夏季颱風帶來暴雨時,還是可以看見景美溪水淹沒河濱公園,直逼堤防頂端的景象,不同的是,在樓上教室等待搭船逃生的事件已成為歷史了。

曾經每年暴漲的溪水沖走一切,筆記、課本、論文紛紛被捲入溪底的泥沙中,可能還有相片、情書,以及十八、十九歲的青春笑靨。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並不全是美麗的故事背景,還有很多苦澀的歷史。經過多年的整治之後,現在的景美溪已不再是政大的災難,反而是校園旁一幅美麗的風景,洪水餘生的記憶彷彿只是久遠以前的一場夢。

IMAGE

(1966 年的醉夢溪。)

延伸閱讀:

景美溪風起雲湧二百年(一):扛起臺北經濟命脈的黃金航路

景美溪風起雲湧二百年(二):南方,幾度滄桑

#景美溪 #政大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莊祐端
圖片提供政治大學校史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