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影評|《美國隊長三:英雄內戰》:爽度和亮度比深度重要

每週影評|《美國隊長三:英雄內戰》:爽度和亮度比深度重要

作者張硯拓
日期28.04.2016
這又會是一篇一開始就爆雷的文章。還沒看《美國隊長三: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的朋友,先別往下讀喔!
整部《英雄內戰》最精彩的段落,是預告中看起來有點蠢的機場大戰,雙方英雄二字排開、奔向彼此廝殺,走台步的意味濃厚,更像漫畫框格的構圖——但現實中,誰真的這樣打架啊?好在正片裡,故事合理化了這條動線,接下來的大亂鬥,眾人點、線、面的互動也算符合邏輯。更重要的是,本片太知道粉絲已經看膩什麼,整場戲的亮點都在三個新英雄的身手/能力/特效上。
所以才說,一開始就要爆雷了:蜘蛛人在機場大廳的穿梭,蟻人的意外「巨大化」絕招,加上黑豹的武打美感,都讓人大呼過癮。緋紅女巫的魔法也很炫,獵鷹的飛行更是華麗——MARVEL 心知肚明,光是為了這些創意,許多粉絲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進戲院重看。
我還注意到另一件事。兩派英雄在這內鬨,花招百出沒錯,但似乎都沒有盡全力。沒有把對方「往死裡打」,讓我邊看邊想起《蝙蝠俠對超人》,那兩人洩憤似的打鬥,才真的是拳拳到肉,看得人好慘好痛。而說到這,我又得承認這篇文章不好寫了,畢竟一個月前,我才剛為《蝙蝠俠對超人》那麼努力地辯護,我真的覺得它瑕不掩瑜,真的看見用心和用力,只是全部兜起來卻顯得「湊合」。如今《英雄內戰》看完的流暢和神清氣爽,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於是看完當下,我寫下了:「劇本夠專心,邏輯沒問題,人物的衝突具說服力,三個新英雄的身手特效更是亮點。羅素兄弟不但證明他們是 MARVEL 世界最會拍動作戲的導演,更完成了超高難度任務:把一部大亂鬥電影拍得清晰有力。本片的評價將會一面倒,而我心服口服。」那當下我真的完全服氣,沒話說。
 
然後一週過去了。現在回想,不免覺得:我會不會被娛樂的爽度沖昏頭,而少了點冷靜?上面的評論我無意收回,因為它確實夠亮、夠順、夠認真。但我真正的疑問是:在其核心,《英雄內戰》究竟討論了什麼?
 
「英雄該不該被約束?行俠仗義該基於某種準則、或甚至被批准才行動嗎?還是該反過來,完全按照自身意志?」如此似曾相識到近乎汗顏,MARVEL 在 DC 的一個月後,再次碰觸這大哉問。《蝙蝠俠對超人》的結論是:英雄不是當代的政治能解讀的,故事最後的布魯斯,比較像是「因為我相信你是好人了」而放下怒氣,這說實話真的好偷懶。來到《英雄內戰》,【蘇科維亞協定】的爭議更細節了:所謂監管團體,是只負責批准?還是也能指使英雄去做什麼?如果資訊的揭露和判斷都要經過它,是否就可能被操弄?如果簽署了,復仇者聯盟還剩下多少程度的「選擇」自由?
 
另一方面,則是反問:不然,難道可以存在一個不受任何約束的武裝團體嗎?隊長說一旦簽了,就是放棄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機會,把責任往外推,這麼說或許沒錯,但就算不被「監管」,這樣的組織該怎麼跟社會對話?如何共存?這麼多都是應該談、值得談的問題,結果真的要好好談的時候,突然又一聲「碰!」——

眾所皆知,《英雄內戰》的構想來自漫畫正史十年前的大事件《內戰》(Civil War)。然電影只取材了一些小地方,譬如事件導火線都是因為新英雄的經驗不足誤傷民眾(當然漫畫的情境誇張多了),而東尼的立場都是被一位受難者的母親激發的;譬如東尼為彼得設計了蜘蛛裝,而蜘蛛人都曾搶走隊長的盾牌;譬如到最後,隊長都把東尼的頭盔打掉,只差一步就要下重手⋯⋯但除了這些細節,在整體概念上,兩者還是很不一樣。
 
漫畫裡,鋼鐵人陣營為了強行推動註冊,把所有不登記的英雄都劃為法外之徒(對比電影裡隊長是「幫助逃犯」而犯法),驚奇先生甚至造出一個複製版的索爾(是的,驚奇四超人全部參戰),結果電死了一個黑人英雄「歌利亞」(這麼說來,電影讓接近半神的幻視誤傷戰爭機器,說不定是個小致敬),造成了好幾個看不下去的英雄倒戈。
 

 這些天馬行空,打得失去理性的安排,來到電影一定站不住腳,而編劇顯然也心知肚明,所以更用心地改編。《英雄內戰》開場沒多久,大家在會議室你一言我一語的辯論,真的讓我眼睛一亮,立場不同但各自言之有理,之後再來到維也納,聯合國正準備要簽協定的時候,突然那聲「碰!」——怎麼又是炸彈爆炸了啦!
 
我心想天啊,《蝙蝠俠對超人》的 déjà vu!雙方根本一樣偷懶!接著由此延伸,黑豹的殺父之仇,隊長的兄弟情義,乃至後段齊莫(Zimo)的動機,還有東尼父母的謎底­⋯⋯,《英雄內戰》終究沒要討論英雄怎麼約束,而是仇恨如何面對、和「力有未殆」的時候如何面對自己?末尾那場三人亂鬥,已經無關協定,而是一方在洩憤、另一方在自我防衛。東尼氣到失去理智了(但可以想像),隊長把他打倒在地,勝負符合民心/觀眾心(?),但背後的邏輯依舊是:誰的拳頭大誰贏。
 
機場大戰後,讓東尼改變心意的是看好友內鬨,傷的傷被關的被關,雖然我勉強覺得這是在呼應漫畫最後、隊長發現自己變成民眾眼中的威脅而選擇投降,但這是我的過度解讀吧?一切看似更細膩的討論終究只是「討論」,沒有答案,不論 DC 或 MARVEL 都讓我失望了。提不出新思考,或者,這本來就無法有答案。
 

 
那帶給《英雄內戰》97% 好評的到底是什麼?是場面和趣味性。從一開始在奈及利亞,獵鷹派出他的小鳥追蹤,那場戲彷彿諜報片的分工,第一次在復仇者系列出現這樣的趣味,真讓我驚喜。鏡頭的運鏡如國外的影評形容「有 Bourne 味道」,讓我相信羅素兄弟真的有動作片天份。再說那個段落裡,女巫把毒氣吸出大樓的特效也很驚人。
 
女巫的心路是亮點,她選邊站不是因為對錯,而是自己的處境(被害怕)和不想被控制、被限制。黑寡婦的為難也很精彩,黑豹的大氣更是不錯,讓他的初登場十分有力。再說蜘蛛人,這個版本的青少年天真廢話,搶足了戲,兩次被嗆「打鬥的時候不要這麼多話」真的笑爆全場。他和東尼之間隱隱約約的父子投射,對比東尼自己的父親情結,亦是好安排。
 
說到底,《英雄內戰》的劇本流暢而且勻稱,即使深度可以再加強,但處理十多個角色能亮度平均,已經很不容易了。就連隊長的女伴探員都好搶戲,這還有什麼好挑剔的?

齊莫的反派故事,初看覺得被寫小了,實際想想這樣的「收」,才是最棒的安排。跟《蝙蝠俠對超人》最後的毀滅日(Doomsday)一比,高下立判。1991 年的謎底彷彿回馬槍,揭曉那一刻真讓我佩服。關於創傷與真相,隊長說的「我們不可能拯救所有人」,說起來容易,當東尼自己變成那承受者,才知道多難。說到這我還要說:這應該是小勞勃道尼演得最好的一次吧?他的四千萬美金片酬,也算值得了。
 
接下來三年,我們還會看到九部 MARVEL 電影世界觀的作品。一段時日後回首,《英雄內戰》應該會類似《復仇者聯盟》,繽紛而稱職,扮演好階段性任務,但是否為系列開創了新局?或真的留下什麼重量和影響?就很難說了。無論如何,這兩個半小時真過癮,也帶來一點新能量,至於觀眾什麼時候會膩?我們只能(忍不住)繼續看下去了。
 
【張硯拓】
1982 年次,曾任資訊軟體工程師、產品企劃師,現嘗試寫作。經營部落格【時光之硯】多年,文章以電影心得為主;信仰:「美好的回憶就是我的神。」
 
#超級英雄電影 #美國隊長三:英雄內戰 #美國隊長 #Marvel #張硯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硯拓
圖片提供博偉迪士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