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音》:捕捉即將消失的電影聲音傳奇

《擬音》:捕捉即將消失的電影聲音傳奇

作者講座留聲機
日期14.04.2017

編輯部於 2023 年 7 月 18 日更新::2023 年 6 月 7 日,藍祖蔚(時任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遭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於臉書指控,過去任職媒體期間曾多次言語及肢體性騷擾同事。對此藍祖蔚透過律師發表聲明回應,朱立熙之指控並非事實。

本案已由文化部啟動調查,藍祖蔚亦已辭去影視聽中心董事長一職。

為了首部電影聲音的紀錄片《擬音》,資深影評人藍祖蔚、《擬音》導演王婉柔、聲音指導曹源峰,以及片中重要的角色——國寶級音效師胡定一師傅,展開一場關於電影聲音的深入對話。藍祖蔚以電影中聲音扮演的角色談起,再與三人探索電影聲音的傳奇故事。以下為四人講座記錄:

在中港台,撿拾散落的電影聲音史

藍祖蔚:首先拋磚引玉,請問婉柔導演,為何選擇這個題材?從胡師傅身上得到什麼靈感?

王婉柔:2011 年我擔任《如霧起時》製片,經常到中影做後製,當時的廠長曹源峰帶我們參觀中影廠房,才第一次看到胡師傅的錄音室,知道有 Foley 這項工作。當時覺得那間錄音室太酷了,視覺非常震撼!就連我們真正在做電影的人,都不一定知道有這個環節。因為通常是混音師對導演,Foley 音效師對混音師,所以不會有直接接觸。胡師傅的工作對我們而言相當神秘,於是當時就開玩笑說要幫他拍一部紀錄片。

後來我自己也當了導演,才知道「聲音」對於整部影片的重要性,就開始對這個領域越來越感興趣。可是資料很少,台灣能找到的又更少,就想起胡師傅。 

片中的格局拉得非常大,有台灣電影史在時間上的縱深,同時橫跨中港台三地空間上的幅度,這其實不是一開始就規劃好的,而是邊拍邊調整出來的。一開始我只想從胡師傅切入,但是要拍胡師傅實際做片子的過程,就會遇到一個困難:正在製作的片子都是還沒上映的,片商通常不同意我們去拍,怕影片提早外洩。再來是,在訪問胡師傅的時候,他會提到一些早期中影的老師傅,於是就延伸出去再找他們訪談。又從他們身上發現,在台灣電影最好的時候,他們其實不只做台灣本地電影,還做大量的香港電影,所以又很想去香港看看,就一路查到曾景祥先生。

左起:胡定一、王婉柔/攝影:李開明

曾景祥在兩岸三地電影界也是鼎鼎大名,但是他又很神秘,一開始不知道他願不願意被拍,沒想到聯絡後他非常熱情,歡迎我們去拍他。那次我們在他錄音室裡待了四、五個小時,他為我們講解裡面的設備,也讓我們跟他的混音師聊天。我發現他看電影聲音技術的角度,已經不是香港電影怎麼樣,而是站在全世界的高度上來看,在思考中國電影要怎麼做才能跟外國電影達到一樣的水準;那次給我很大的震撼。當時曾先生在做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又剛好是 2014 年中國電影票房快速起飛的時候,我就順著這條線到了北京,從幕後的角度去看中國電影,與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去了兩岸三地後,又覺得不能提到電影聲音的歷史,所以都放了進去,於是就如同藍老師剛剛提的,有太多東西要放到電影短短 100 分鐘裡,實在是很煎熬的一件事。

藍祖蔚:《擬音》這部電影中導演有個非常特別的設計,她請胡師傅唸了三篇小品,每一篇文章呼應了中影的縮影,也代表了朝夕在中影工作的老員工所見所聞的生命細節。請分享這段故事的構想來?

王婉柔:這其實都是胡師傅的部落格上的文章!請胡師傅說說好了。

胡定一:中影從民國 95 年結束後,因為產權各方角力的爭奪,員工反而被困在裡面,像牢房一樣,也沒案子做。所以,上班就沒事走走,看到滿地散落的木棉花過了三四天依然沒有被掃起,想起盛況之時,工人是一定當天處理乾淨。後來電影不行了,走下坡以後,我們每天上班就是坐在那裡,也沒有別的事做。看著滿地沒人清理的木棉花,看了感傷,上網寫寫文章抒發情緒。在中影的日子,每一個角落都有回憶。中影要結束的時候非常難過,寫的時候又聽說(文化城)可以重開,但是後來還是沒有遊客,每天遊客比工作人員還少。

王婉柔:除了把當時苦悶的心情記錄下來,其實那時候也是電影類比轉數位的時候,因為電腦比不過年輕人,胡師傅就會強迫自己學電腦、練打字,每天的生活都有很多感覺,他就在部落格上把它寫下來。胡師傅寫的這些文章都很動人,都是他當時最真實的感受,我就請胡師傅自己朗讀出來。要表達產業中人面對這些變化的心情,日記是最好不過的了。當胡師傅進棚錄音、念自己的日記時,在一個絕對乾淨、安靜的環境中,唯有他面對麥克風的聲音迴盪。這樣一部關於聲音的片子裡,那給人很深刻且誠實的感受。也就是從大環境的「外」走進「內」,是產業中一位職人的角度與內心世界。 

圖片來源:王婉柔

可以「聽」底片的傳奇人物

藍祖蔚:我最佩服本片特殊取材的片段,是 1970 年由李翰祥策劃監製的《喜怒哀樂》,很高興能重新被觀眾看見。片中引用導演白景瑞《喜》段,這段是個鬼片,全程無對白,使用實驗聲音,由左宏元掛名,翁清溪作曲。使用了國片史上罕見的樂器,替鬼片配樂創造了前所未見的音響震撼,頗受好評。

王婉柔:當時台灣電影除了瓊瑤和愛國電影之外,特殊片型很多。在其中,《喜怒哀樂》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是台灣電影史上被忽略的重要作品。不過談版權又是另一段故事了。一開始知道電資館有修復版本,他們也回覆無版權問題,但後來才發現必須要先獲得李翰祥女兒李殿馨的同意。於是我們又請香港電影資料館代為詢問李殿馨,等了幾個月,卻收到香港電資館轉達拒絕授權的回覆。

考慮好久,這部片太重要了,真的很希望放進片子裡,但要爭取授權還有什麼辦法呢?電資館不能直接提供聯繫方式,大家只好卯起來找她,想與她本人直接聯繫,有任何一絲可能的人脈就拜託幫忙。我也寫了一封懇切的信,表示能否再次爭取。但我們連 email 是否能聯繫上她都不知道。過了好久,我都準備好要用哪部片子替換《喜怒哀樂》了,製片竟然接到李殿馨本人的電話,表示「這是好事,我同意了」,哇,那個剎那,我和製片都感動得要哭了。現在想想都不知道是哪個人脈幫上了忙。其實這部片子可以完成,真的受到許多人的幫助。

藍祖蔚:《擬音》中的神來一筆,胡師傅與從前戰友黃茂山(Yama 桑)睽違 20 幾年的見面,一見面就直呼您「一定胡」,想請您談談與老朋友的相見回憶?

胡定一:他從年輕時就這樣叫我了,Yama 桑是做配樂,當年劉家昌的戲都是他配的。他的工作是在找到電影的 in-out 點後,安排適當的曲子放入電影之中,不論西洋還是東洋的音樂,都在他的資料庫中,一直到電影音樂有了版權觀念後,配樂就比較少有 case 了。我覺得黃茂山先生在台灣電影中是要被記錄下的人物,所以推薦婉柔導演訪問他,因為這樣的關係與他重逢,是很開心。不過大家都老了(笑)。

圖片來源:胡定一

王婉柔:我找到黃茂山先生的時候,非常開心,因為他也是大家眼中的傳奇人物。當年電影還是用底片的時代,他做配樂剪接,神乎其技到只要貼一貼接起來,一聽音樂就是順的,根本不用調整。據說以前中影長官每次帶人去參觀的時候,他都會唬人,直接把底片拿起來放在耳朵旁邊,大家都以為他真的可以這樣「聽」底片。後來黃茂山曾被方逸華挖角到香港去幫邵氏做片子,那時候他可以早上去晚上回,一天在香港就做完一部片子。他也很慷慨跟我們分享他的武功秘笈,可是那上面全是他自己的密碼,我們也看不懂。那時候民國 60 年一部電影的配樂收入兩萬,據說他當時一個月可以換台車!不敢相信台灣電影居然有這樣輝煌的時候(笑)。

曹源峰:談到台灣電影的興衰,在場我和胡師傅及藍老師三位在中影共同參與的一部片為 1997 年《美麗在唱歌》,那是台灣電影最不景氣的時刻了。台灣全面開放外片的 8 年後,台灣電影一年產量僅剩 10 – 20 部,國片總票房佔電影總市場的百分之一,非常低迷。而往前往後十年左右有《悲情城市》、《海角七號》的出現,自己覺得今年 2017 年又會是很重要的一年,過年賀歲片表現失利,不過今年到此為止,又有許多導演交出了不錯的電影,《目擊者》、《白蟻》、《自畫像》等作品接踵而來。

藍祖蔚:另外我們很好奇,《擬音》電影在中影拍攝時的 Foley Stage 還依舊存在嗎? 

《擬音》劇照/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

胡定一:中影的 Foley Stage 空間還在,大概是全台灣最好的 Foley 錄音室了,一般私人的錄音室空間不可能這麼大。對於做擬音的人來說中影那邊是最好的空間,當時規劃時分了幾個區塊,有土地、沙地、鵝卵石、大石頭、水池、磁磚等各式地形材質,依照電影畫面來配與不同材質碰撞摩擦而成的聲音。另外工作室的工具有一大半是從家裡拿去的,或是早期垃圾可落地時撿到的。我的習慣就是,喜歡會發出聲音的舊東西,新的反而不要!

曹源峰:所幸空間大小難不倒胡師傅,我常常在講「技術只是手段,創意才是目的」,《目擊者》、《白蟻》、《自畫像》的聲音都是在小空間做的,但效果還是一級棒!

王婉柔:最後我想補充,電影中反覆出現錄音室牆上的五色燈號,是類比時代配對白的重要工具。上面的燈包括「正式、對畫面、NG、OK」等等,每個環節有不同的顏色。燈一亮,大家就知道現在進行到什麼程度,剛才做得好不好。以前導演、副導、場記、製片、場務都要進錄音室盯進度的,現在不一樣了,只有導演在最後混音階段才會進來。

我在胡師傅的錄音間裡,最好奇的東西,就是那個燈。其實胡師傅資遣離開後,燈就沒亮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胡師傅在類比時代的重要記憶,數位化之後再也沒有用過。在片子裡大家看到它亮了;雖然我們還原了亮的效果,但是我知道對師傅來說,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意義。

《擬音》劇照/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

攝影:李開明

【胡定一】
胡師傅,是台灣國寶級資深音效師,曾參與過的電視電影作品上百部。1975 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服務,從助理一路做到音效師,最後在中影製片廠聲音部副理任內遭逢中影解散,數度易手後,在 2015 年正式被資遣。曾以《稻草人》、《香蕉天堂》等片多次入圍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現為獨立電影音效師。近期參與作品為《目擊者》、《自畫像》、《德布西森林》。

【王婉柔】
《擬音》導演,作品包括「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洛夫《無岸之河》導演、鄭愁予《如霧起時》製片、周夢蝶《化城再來人》副導、剪接。

【曹源峰】
《擬音》聲音指導,資深電影錄音混音師,前中影製片廠廠長,曾擔任金馬獎、金鐘獎、金曲獎評審,金馬獎、金鐘獎最佳音效得主。最新作品為《白蟻》、《順雲》、《自畫像》聲音設計。

#胡定一 #曹源峰 #王婉柔 #foley #擬音 #藍祖蔚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江珮瑜
攝影李開明
資料提供牽猴子整合行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