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觀|評《強尼.凱克》——寫實之外,探討缺席的缺席之作

蘄觀|評《強尼.凱克》——寫實之外,探討缺席的缺席之作

作者李蘄寬
日期21.11.2017

這部電影以汽車拋錨開場,也以汽車拋錨收尾,這樣的前後呼應,似乎也無意間呼應到電影本身有氣無力的質感。

劇情基本上是鬆散的,描述台北人們關係間的大小衝突。故事線雖然不到龐雜,各個支線卻常常岔出看似重大、但無意解釋的新訊息;比方說片中的李立在後半段突然提到哥哥不見的事情,卻看不出這樣的安排跟故事整體有何關聯。

《強尼.凱克》中演員們的表現可說是相當整齊出色,處理台詞跟節奏上極為自然,甚至在面對「中、英、粵語轉換」、「輕度精神障礙」等等容易露餡的設定時,也沒有失守。

演員之所以能有這種表現,除了自身功力之外,也得歸功於該片大量長鏡頭所提供的空間。長鏡頭固然能塑造一種「自然」的氛圍,但該片對於長鏡頭的濫用,正是讓故事結構崩潰的最大幫兇。有些長鏡頭本身內容就缺乏焦點、有些長鏡頭則大大削弱劇情的張力,而在剪接上放任這樣的東西頻繁地出現,導致作品成為一團模糊的印象。

情節線緊湊與否,肯定不能是評判一部電影的絕對標準。《強尼.凱克》的問題在於,情節、表演在本質上屬於寫實主義的範疇,卻套用自然主義的形式。當然,我們並不是沒看過融合兩者所產生的優秀作品,比方說賈木許在生活中開闢的魔幻空間,又或是張大磊那種詩意的互文手法。

然而在《強尼.凱克》中,情節與形式互相干擾,形式讓各個段落間的連結薄弱,情節則不斷引入新的(但不了了之的)衝突,以至於該片無法成為「生活的切片」,而是內在邏輯鬆散的家庭劇。片名《強尼.凱克》中的強尼與凱克,分別是一個失蹤的男子跟一隻失蹤的鳥,算是有呼應到「關係中的缺席」這主題。但這缺席到底是什麼?該片只是用淡淡的筆觸描述一種狀態,沒有拋出任何值得思考的結論或提問。

由於先前台北電影節時,侯孝賢導演將《強尼.凱克》與《青梅竹馬》相比,在此便稍稍將兩者對照一下。跟楊德昌的《青梅竹馬》擺在一起看,兩者都是專注於台北景貌、人際關係的作品,《強尼.凱克》雖然鬆散,卻沒有楊德昌一貫的文藝腔問題。有幾個地方算是可惜了,像是朗誦王定國的文章、改編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飛矢不動悖論(鳥在空中是動還是不動?)等等,這些鑿痕明顯的設計顯得略略唐突,意圖也不明。以影像的質感來說,《青梅竹馬》是比較精緻、世故的,而《強尼.凱克》帶有一種游擊式拍攝的自然調調,但兩者基本上都是極為寫實的。

自台灣新浪潮電影以降,「寫實」幾乎成為正經、出色的台灣電影必備的特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電影對「寫實」這項技術的掌握已然越發成熟。然而這次《強尼.凱克》能促使觀眾去反思的是,單單只有寫實,真的能撐起一部作品嗎?還是當電影只剩下寫實的時候,一切都會顯得空泛而無力。


【蘄觀】
針對電影及戲劇,以文本出發提供評論。在資料的引用上,強調與作品的關聯性。在脈絡的歸納上,強調內容與該藝術形式有所連結的重要性。期待在客觀的分析中,磨出一點玩味。
 

【李蘄寬】
1994 年生,台灣台北人,十七歲開始寫小說至今。從事劇本創作、劇場導演、戲劇構作,偶為演員。合作邀約請洽 [email protected]

#強尼.凱克 #國片 #電影 #台北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李蘄寬
圖片提供鏡象電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