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書報亭|什麼是凱特布蘭琪?Blow Up,在影片裡編輯出一本網路雜誌

電影書報亭|什麼是凱特布蘭琪?Blow Up,在影片裡編輯出一本網路雜誌

作者許境洛
日期07.01.2019

作為 2010 年才出現的網路電影雜誌,法德公共電視台 Arte 旗下的 Blow Up 以新穎的刊物形式面對 21 世紀的讀者。一份網路刊物,難道就僅是將紙本雜誌的內容刊載在網路上嗎?「雜誌」這樣的閱讀載體,是否因為發表在網路上,改變操作方式?Blow Up 顯然有自己一套 21 世紀的閱讀定義。每週推出四到二十分鐘長的影片,影片做為專題單位,發表諸如「什麼是__?」的人物系列介紹、跟隨影廳上映或 DVD 發行動向推出的「四分鐘了解__」或是深入報導的歷史專題「面向歷史:__」。以影像代替紙頁,開啟雜誌新的閱讀可能。

〈什麼是凱特布蘭琪?〉(C'est quoi Cate Blanchett ?)

「四分鐘了解__」系列裡的〈四分鐘了解安妮華達〉。

每週推出至少三支節奏快速、深入淺出討論電影的影片,這樣的驚人產量和背後的龐大資訊量竟然全部出自一人之手——Luc Lagier,影評、紀錄片導演,除了擔任 Blow Up 主要的企劃編輯,也曾替 Arte 拍攝法國新浪潮的紀錄片,同時身兼作家職,發表關於雷奈、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的著作。當然,比起這些經歷,觀眾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嗓音了。那個奇異、熱情,撩撥一點點好奇心但又帶有知識份子冷靜直觀的嗓子,佔據了 Blow Up 所有影片的旁白,標誌性的開場白和獨有的說話方式「讓人有了癮頭」(註1),觀看的當下,「每個人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一小部分、某些情感的波動或是過往的碎片。」由法德公共電視台 Arte 出資,製片公司 Camera Lucida 企劃後製,Blow Up 最初以 Court-Circuit(短迴路)命名,是 Arte 電視台每週固定節目之間的小插曲,以四到十五分鐘、短如花邊節目的篇幅推出「每週前五大影片」、「影院票房動訊」等。在電視上播出一年後,轉而成為 Arte 網路雜誌的一環,至今已推出超過八百部影片,討論專題包含:影人回顧、演員肖像、主題剪接、配音、海報、甚至片頭和片尾的字體設計;涵蓋的影人橫跨電影史,知名的有希區考克、阿莫多瓦、安東尼奧尼,也有非常小眾、Blow Up 自嘲「那些(幾乎)找不到資料」的法國導演 Roger Vadim 和「我們也不認識」的比利時影人 Roland Lethem

以原始電影片段重新剪接,搭上旁白的延伸帶領,Luc Lagier 構築每一個討論主題,「旁白讓我得以調整剪接的連貫性,並且完整交代擷取片段的意義。我非常在意影片中的旁白文字。」這樣的結構形成了一個又一個驚喜不斷的 Blow Up 專題,起初僅在 Arte 官方網站上播映,最後也上了 Youtube 平台。或許有人會問,這些每週推出的影片,能構成「雜誌」嗎?某些充滿敵意的聲音更直指 Luc Lagier 是某種掘墓者、「一個只會在死去的歷史裡不斷轉台的人」。為回應這樣的聲音,Luc Lagier 在 Blow Up 新增「轉台專題」,用私日記的方式描述自己如何在看一部電影時加速、倒轉、跳躍、甚至轉台,紀錄那些看電影時岔開的思路。

〈電影裡的超級市場〉

〈電影裡的酒〉

他強調 Blow Up 的位置,「關鍵是去實驗。我不想做一個像是部落格的東西,Blow Up 是一個藝術家、電影工作者的實驗室。」不過,最終他讓讀者去評論 Blow Up 的屬性,「我說『我們是一個雜誌』,但我們真的是嗎?要由你們來告訴我,我只能盡力讓你們相信我們是。」一次訪問中,Luc Lagier 談到,雜誌的概念存在於「企劃」,Blow Up 和紙本雜誌一樣都需要去思考企劃的可行與趣味,只不過以影片的方式來呈現,所謂「編輯」的技藝仍然在這裡頭。「我喜歡玩『雜誌』的概念。」因為其「雜誌性」,「影片跟隨時事,推廣某些電影,但也規劃專題深入討論。時事圍繞在某個電影節或是某個DVD、藍光光碟的發行。」Blow Up 在 Youtube 平台上的副標是:「電影時事,(或是說,幾乎時事)」也說明了「和時事平行但也推出重點主題」的雜誌性格。

在這個像是剪接遊戲的實驗室裡,Luc Lagier 說明影片的出發點在於一個假設:「假設角色人物擁有自主性和獨立性,假設他們可以在電影裡發現某些洞穴、某些懸崖、某些長廊,因此從一部片逃到另一部片裡?」在這樣的假設下,擴大剪接所能觸及的多方資料回溯和影像辯證。一段自述文章裡,Luc Lagier 提到希望透過 Blow Up,盡情地翻轉、玩耍、把電影影像去神聖化,讓觀者能更輕易地去接近、去「迷戀」電影。畢竟,「我的角色就是告訴觀眾:『 我給你們看的東西引起你們的興趣、搔到你們的癢處了,那就快去看電影吧!影片正在院線(重新)上映!』」(註 2)

作為藝文媒體,或許因為小眾性格,讀者、觀眾的數目時常都在一定的範圍內,但 Blow Up 卻有幾個傳奇性的影片,在 Youtube 上擁有超過百萬的點閱率。傳奇的並不只是點閱率而已:誰會想到一個擁有一百五十萬點閱率的十分鐘影片,主題卻是「電影中的鏡子」呢?

點閱破一百五十萬的〈電影中的鏡子〉。

這樣一個十分鐘的影片,援引的參考片段卻超過五十個,大概可以堪稱一個碩士論文的精華版。Luc Lagier 依其遊戲性格,穿梭在各個電影,想像角色游移其中,逐一開展出提供龐大資訊但不繁冗的影片專題。「重要的是讓大家知道關於這段電影的記憶還沒死去,影像在重新剪接中活過來,在不同的編排之下讓意念串連,重新產生意義。」在轉台之間蒐集資料、整理思緒,Blow Up 用影像討論單一主題,透過旁白的邏輯化,構成專題,提供網路雜誌的另一個路徑。影片中以百科全書式的詳列眾多使用鏡子的電影片段,無論是方的、圓的、單一的、無止盡的,沒有鏡像的、鏡像跟實體不一的,林林總總,接著,列出五項拍攝鏡子的技術機關和特殊案例,包含《怒火青春》(La Haine,又譯為《恨》)那知名的替身「偽鏡子」場景;卓別林《馬戲團》的多鏡場景;《變臉》(Face Off)裡,尼可拉斯凱吉和約翰屈伏塔的「變臉」身分識別,在一場鏡像完整表達;鏡子在多部影片中的情色鏡頭也佔了不少的份量,比方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大開眼戒》,最後,影片收在楚浮電影《偷吻》裡,Jean-Pierre Léaud(尚-皮耶.李奧)那個永無止盡的知名排練場景,李奧用力地唸著名字,一遍一遍,影像在走,但時間像是靜止了。

用一個個短至四、五分鐘,長至十多分鐘不等的影片,Blow Up為我們開啟全新的「網路雜誌」想像。去除紙本,我們可以怎麼樣用影像思考、用剪接寫作。「網路是一個可以讓人無限登入全世界記憶的地方」,Blow Up 讓我們思考屬於這樣一個地方的「電影雜誌」應該如何存在,如何在 21 世紀迎來更多閱讀的可能。

註1|出自《La Croix》報導〈Luc Lagier, grand couturier de la cinéphilie〉
註2
|十一月份專欄文章提到的雜誌《Revus et Corrigés》曾訪問過 Luc Lagier,出自 n°1, page 29.〈Internet, c’est toute la mémoire du monde〉

【電影書報亭】
電影播畢,總有人獨自回到書桌前,不斷重返、回溯自己與電影面對面的漆黑時刻,化而為文。從有電影開始,就有人渴望書寫電影、閱讀電影。街道書報亭架上一本本電影雜誌,一篇篇電影文字;我們帶著電影而來,觀影者和電影工作者在此相遇、衝撞、爭論、和解、別離。電影書報亭,是深愛電影者的精神聚場;在此處,則是以法國電影雜誌為主的系列介紹文字。

【許境洛】
出生台灣,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電影研究所導演組在學生。曾執導短片《泥娃娃》,並參與法國、比利時共同製作影集《事實上…》(En Fait…)的拍攝和製片工作。大學念劇場燈光設計,所以貪心的時候也做劇場。

#雜誌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許境洛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