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滋養島嶼,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共生之所》

讓藝術滋養島嶼,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共生之所》

作者
日期16.05.2019

「多一把提琴,就少一把槍枝。」——艾伯魯博士

1975 年,委內瑞拉音樂家及經濟學家艾伯魯博士啟動「音樂教育系統」計畫,將廢棄停車場當作音樂教室,讓社會邊緣的孩子認識音樂,這個教育系統成立了 125 個青年交響樂團,培育超過 25 萬名音樂家,改變了貧民窟裡無數孩子的未來。

在藝術之下,人人平等,艾伯魯博士的音樂教育系統讓藝術的美好深入了沒有資源的孩子的生活,啟發他們的心智與創造力,這也是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渴望的事。

中信文教基金會舉辦藝術獎項、從事藝術公益行之有年,他們深信藝術種植在每個人的心裡,更深耕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過去,他們曾攜手抗癌插畫家陳筠芝,發表「夢想+」公益貼圖,幫助更多人築夢;《LOVE&ARTS夢想+圓夢工程》第一屆走入花蓮部落,陪伴上百名師生站上舞台,用排笛吹響圓夢進行曲;第二屆邀請了國際編舞家布拉瑞揚進駐台東東河國小,讓孩子從現代舞中認識自我、開發對世界的想像力。

這些計畫潛移默化地推動了下一代的改變,讓未來將扛起台灣這片土地的孩子養成課本沒教的軟實力與鑑賞藝術的美好脾性。今年,中信文基金會也希望將這股力量向上傳遞,讓青年也能一起串連在這片土地上與藝術共生的美好心意。

新銳美術獎,找回島嶼的共生之所

中信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藝文推廣,為厚植臺灣文化軟實力,並鼓勵臺灣青年藝術家朝國際語彙、時代精神與多元創意方向發展,今年創辦「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徵件主題為「共生之所」,希望用「家」的凝聚力召喚人們對島嶼的情感。

米勒說過:「藝術是大自然所創造的。」人類的所有拾獲,都來自原生的事物,這次主題以中國信託的品牌精神「We are Family」出發,廣義延伸「家」的概念,輻射出「原生地」的構想,創作內容可含納:血親之情、土地之愛,也可以是對當代生活的聯想,或是對臺灣自然山川、都市景貌的演繹,更可以是偏鄉觀察或社會議題,參賽者可藉由不限風格、媒材的創作,自由詮釋徵件主題,呈現對共生共處環境的獨到觀察。

共生之所,是我們誕生與成長的地方,是山林草木,是河水海洋,人站立在土地上連結的情感,所到之處,都是家。島嶼有時風雨,在政經變動劇烈的一代,更需要藝術洗滌心靈,思考與創意,是改變的第一步,參加新銳美術獎,追尋我們更理想的共生之所。

總獎金達百萬的「2019 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針對 40 歲以下創作者徵件,並量身搭建展覽舞台!首獎(第一名)得主可獲新臺幣 50 萬元獎金,第二名 30 萬元,第三名 10 萬元,另設優選二名獎金5萬元及佳作若干名,得獎作品更將於台北國際藝術村盛大展出,中信文教基金會馮寄台董事長表示:「年輕世代的創意往往令人驚艷,中信文教基金會很願意扮演年輕人的夢想推手,打造一個人人可以親近藝文的分享平台,讓藝術界新生代創作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

為促進當代藝術多元發展,中信文教基金會力邀多位當代藝術界的權威學者及專家,組成王牌級評審陣容,為「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開創臺灣藝壇的嶄新格局。前三名得獎作品歸中信文教基金會所有,並由基金會媒合其它展出平台,分享藝術美好。

 

「2019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相關細節以及徵件條件內容
請點閱 「2019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 徵件簡章」下載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官方網站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Facebook 粉絲專頁
主辦單位: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台北國際藝術村

#新銳美術獎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徵件 #藝術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資料提供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責任編輯李姿穎 Abby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