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選書|《啊!這味道》:在馬來西亞找到熟悉的飲食變奏

六月選書|《啊!這味道》:在馬來西亞找到熟悉的飲食變奏

作者BIOS 選書
日期21.06.2018

食物大概是全世界傳播力最強的語言了。不一定去過當地,卻一定吃過異國料理,甚至能頭頭是道地評論。有時候也不免驚訝於飲食文化的融合,在其他地域的料理中發現家鄉味道的元素,就像是現在的台語也有著日本文化的痕跡。這才發覺,食物還真像是語言一樣,經過某個文化的滲入之後,演變成更加豐富的樣貌。繼上次出版《臺味:從蕃薯麋到紅蟳米糕》後,作者陳靜宜這次轉向南洋的大馬地區,書寫著融合南洋氣息的華人料理。

該怎麼把語言講好?作者選擇走訪小販,從每道料理的源頭出發,在與當地人的交談中抽絲剝繭,發現食物文化交疊的模樣,有時甚至能看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例如近來在台灣開始流行的海南麵包,便是語言能力較好的海南人,在當地幫殖民的英國人幫傭時所發明的菜色。而在殖民結束之後,海南麵包慢慢地經過餐廳流行在大馬地區,配上當地獨有,用椰漿、蛋、砂糖製成的咖椰醬,成為當地人獨有的早餐風景。

這本書裡沒有食譜,卻非常精細地描寫料理過程,讓人清楚地了解每道菜的製作方法,甚至也懂得分辨這些料理因應地域的變形。例如台灣的潤餅,在大馬竟然也有類似的料理,只是北部潤餅常出現的燉煮高麗菜,在這裡變成當地特有的沙葛,或者被做成杯狀,炸好瀝油起鍋,變成小巧可愛、適合宴會上食用的金杯。

這本書講的不只是語言、也不只是食物。在這些故事的背後,藏著當地華人的移民史。許多料理的源頭便是來自對故鄉食物的追尋。例如一半人口都在海外的泉汕人,將故鄉的粿品文化帶進各地,因此在台灣有炒粿條,泰國有泰式炒粿條( Pad Thai ),而到了大馬地區則變成加入黑醬油的口味,甚至因應著大馬不同地區,而有不同的樣貌。一篇篇微小的料理故事,其實比起歷史課本上的正史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或許是因為身處在同樣經歷大量外來文化洗禮的台灣,使我們更能夠透過這本書,反過來回想我們的料理中所蘊含的歷史變化。

看完除了會瘋狂地想找大馬料理餐廳來吃以外,更像是經歷了一場時間與空間的旅行,跟著華人移民的步伐、搭著食物的香氣,在馬來半島裡探險。仔細端詳料理、大口吃進肚裡,看著書如同身在那些大排長龍卻仍維持傳統風格的店裡,盯著雙語菜單招牌,與當地人一同坐在攤位裡大聲交談,也不擔心無法溝通,食物果真是最厲害的語言!


《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


 

 

 

 

 

 

作者 :陳靜宜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18.05

#選書 #華人 #文化 #飲食 #馬來西亞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陳關文 Guan Chen
攝影陳祖晴 Allison Chen
圖片提供聯經文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