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 混電誌 ᅵ DJ Mykal a.k.a.林哲儀 聽 Subjective《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細膩雕琢的弛放風景

BPM 混電誌 ᅵ DJ Mykal a.k.a.林哲儀 聽 Subjective《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細膩雕琢的弛放風景

作者林哲儀
日期26.02.2019

很多時候,過往聆聽音樂所累積下來的經驗與知識,難免會讓自己在面對一張全新專輯時產生某些預期心理或期望。然而,一些出乎意料的聆賞樂趣,有時候也正來自現實情況與這些預期心理或期望之間的反差。
 
Subjective 這個看似陌生的名字,實際上是由傳奇 Drum & Bass 名將 Goldie 所領軍的全新雙人組合。Goldie 不但曾帶來名列史上最佳 Drum & Bass 專輯之一的名盤《Timeless》,由他一手創立的經典廠牌 Metalheadz 更是我從 90 年代聆聽 Drum & Bass 以來就一直有在追聽的重要指標;而與他共組 Subjective 的合作夥伴 James Davidson 則是曾多次在 Metalheadz 旗下發表作品、也是我一直相當喜愛之 Drum & Bass 雙人組 Ulterior Motive 的二分之一,可說是近代 Drum & Bass 體系裡的箇中翹楚。

在 Drum & Bass 兩個世代雙強聯手下,Subjective 並不只帶給我們一張理所當然的年度 Drum & Bass 專輯候選,甚至跳脫 Drum & Bass 框架、展現了更寬廣 Bass & Beats 的創作視野。同時,《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也非為舞池(Dancefloor)而設,是一張能戴著耳機或開著喇叭放鬆聆聽的居家弛放之作(Home-Listening Chill-Out),無意中也讓我回想起昔日 Compst 抑或 Talkin' Loud 廠牌的 Jazz Electronica 出品。

《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勾勒著一幅彷彿置身世外桃源的靜謐音樂圖像,時而黯然感傷,時而優雅淡定,再加上那些鋼琴與弦樂的點綴,就宛如電影配樂般包覆著觸動人心的溫婉成熟情懷;而 Natalie Duncan 演唱的〈Find Your Light〉,則讓我第一時間回味起 Goldie 當年聯手 Diane Charlemagne 帶來〈Inner City Life〉的美好。值得一提的是,Goldie 與 James Davidson 兩人過往在 Drum & Bass 世界中對於節奏設計的獨特功力,這次充分發揮在對於 Acid Jazz、Broken Beats 乃至 Afrobeat 組態的雕琢,從而賦予整張專輯更多的可能性,讓人聽得回味再三。

當然,對於舞池動能的掌握也依舊是兩人的強項,只不過這次是透過 Scuba 那類的 Post-Dubstep 手法體現而非 Drum & Bass;〈Re-Entry〉已經是一個精彩示範,更讓我驚喜的是〈I Saw Her Last Summer〉大鼓與低頻的設計,竟能蟄伏著 Jersey Club 動態而來!

無疑,《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給我的驚喜感,就像當年聽到 4hero 以 Jungle/Drum & Bass 紀元先鋒推手之姿發表的雙 CD 野心之作《Two Pages》那般,同樣捨棄單一的 Drum'n'Bass 思考,而趨向更廣義的 Breakbeat Science 研究。


【DJ Mykal a.k.a.林哲儀】
台灣資深音樂文字工作者,曾擔任多屆金曲獎與金音獎評審,也曾任職華納音樂,擔任過 mcb Taiwan 音樂雜誌總編輯。目前除了以 DJ 身分活躍於國內外 Club Scene 並擔綱過台北世大運閉幕演出,亦是 ROKON 滾石電音創始人之一。

【BPM 混電誌】
"BPM"是"Beats Per Minute"的縮寫,意思是每分鐘節拍數,對於 DJ 來說是最基本的概念;「混」可以是 DJ 的「混音」(Mixing),也可以是「混種」(Mixture)凸顯我多元的風格與喜好;又因為這個專欄的音樂選擇還是以電子為主,終以此名稱定名。

#林哲儀 #音樂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DJ Mykal a.k.a.林哲儀 
責任編輯王晨熙 hellohenryboy、陳芷儀 Rachel Che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