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西卡雀絲坦的坎城評審心得:我對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感到焦慮

潔西卡雀絲坦的坎城評審心得:我對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感到焦慮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9.05.2017

第 70 屆坎城影展已頒出主競賽大獎,但評審團似乎還有話要說。

在頒獎後的記者會,潔西卡雀絲坦這樣說:「這是我第一次在十天內看二十部電影,而我真正從這次經驗學到的,是這個世界如何看待女性。老實說,這讓我焦慮不安。即使有些例外,但我對於電影中女性角色的呈現,感到驚訝。」「我希望在我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更多女性。她們不一定要回應身邊的男性,而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此次坎城獲獎名單上便有許多女性。最佳導演,頒給《魅惑》的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是五十年來第一位贏得此殊榮的女性導演(上一位是 1961 年的俄羅斯女導演 Yuliya Solntseva)。最佳劇本則由《凱文怎麼了》導演琳恩拉姆齊(Lynne Ramsay)新片《你從未在此》(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和尤格藍西莫的《聖鹿之死》共享。

《魅惑》強大的女性卡司,正中間為導演蘇菲亞柯波拉。

不過,珍康萍在幾天前便已經提醒我們,她至今還是最大獎金棕櫚獎唯一一位女性得主。她在 1993 年以《鋼琴師和他的情人》(Piano)空前絕後地以女性導演身份獲金棕櫚獎,但是和陳凱歌《霸王別姬》共享。珍康萍的影集《謎湖之巔:第二季》(Top of the Lake)此次也在坎城放映,她被訪問時同樣提到這個問題:「已經太久了!二十四年!在那之前居然也沒人得過,這真是瘋狂。」

此次評審團中,除了主席阿莫多瓦外有八人,四人為女性,分別為潔西卡雀絲坦、法國女演員及導演 Agnès Jaoui、去年以《顛父人生》大獲好評的德國導演 Maren Ade 以及中國女演員范冰冰。

Ade 特別提醒,他們不是因為這些獲獎者是女性,所以才把獎頒給她們;另外也談了自己的產業經驗:「我必須要說,看到其他女導演我總是非常開心,因為我發現自己總是被男性包圍,自然而然這個產業就給人一種不適合女性的印象,而我覺得這完全是錯的。我們需要更多女性一起來拍電影,因為我們都希望電影產業可以反映當代社會⋯⋯她們可能可以說出許多自己的故事,而我們錯過了。」

第 70 屆坎城主競賽單元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棕櫚 Palme d'Or
《抓狂美術館》(暫譯,The Square)—魯本奧斯倫(Ruben Östlund)

評審團大獎 Grand prix
《BPM》(120 Beats Per Minute)—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

評審團獎 Prix du jury
《當愛不見了》(Loveless)—安德烈薩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

最佳導演
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魅惑》(The Beguiled)

最佳劇本
《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the Sacred Deer)—尤格藍西莫、Efthimis Filippou
《你從未在此》(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琳恩拉姆齊

最佳男演員
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你從未在此》

最佳女演員
戴安克魯格(Diane Kruger)—《憑空而來》(暫譯,In the Fade)

70 週年獎
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

金攝影機獎 Caméra d'Or
《年輕女子》(暫譯,Jeune femme)—Léonor Serraille

#琳恩拉姆齊 #珍康萍 #蘇菲亞柯波拉 #潔西卡雀絲坦 #廣場風暴 #妮可基嫚 #顛父人生
參考資料
1&http 2&http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溫若涵
圖片提供海樂、坎城影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