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失落的作品,森3「Lost Files」展覽:在碎片化的靈感裡飛行

設計師失落的作品,森3「Lost Files」展覽:在碎片化的靈感裡飛行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7.09.2019

從開幕兩個月前,在網站上販售「盲鳥票」開始,森3 的實驗遊戲就已經展開:「使用期限-無限期/活動內容-即將公佈,敬請期待」,購票資訊曖昧朦朧,視覺設計卻先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與好奇心。森3 SUN SUN MUSEUM 今年五月在台北開幕,標榜開創性的展覽場域,透過這樣的宣傳活動,森3 這個實驗性展覽場域預示了自己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同時,創辦人也向大眾提出問題:當率先入林失去意義,鳥兒是否仍會選擇早起?

規則被打破,鳥失去本能與方向,只能盲目飛行。這樣無以名狀、必須用手去指的狀態,或許正是森3 的三位創辦者,王耀邦、葉忠宜、齊振涵所追求的。不同領域的三人,分別創立格式設計策展、卵形 oval-graphic、WISDOM ®,撐開了森3 這個空間「展策規劃、視覺設計、時尚品牌」的三元基調。在這樣的基調之上,森3 近乎固執地除去所有標籤,讓一切的發生,在這個實驗場域內都保有可能——唯一有個限制,寫在森3 的網站上:「在這裡,我們只為好玩的事服務。」

從空間命名裡的諧音、盲鳥票的販售,到首展「森山蛾」主視覺中槓掉「exhibition」的幽默作風,森3 的玩心不難發現。但從某些面向,我們又看見追求好玩的過程當中,策劃者秉持的嚴肅態度。做為首展「森山蛾」的鋪陳,森3 在臉書上為展覽元素「光」、「蛾」、「霧」進行哲學性的闡釋。藉由展覽瞄準議題,對森3 而言,是相較於實驗與玩心,更加核心的關懷。以「森山蛾」當作起手式,策展人回應了空間本身「都市亦森林」的理念,喚醒都市人的感官,帶領盲鳥以身為度、探索自然,也可說是為未來一次次的實驗,做一場大型的準備。

「森山蛾」在八月中結束之後,下一場實驗緊跟著腳步迎來。八月底到九月底之間,「Lost Files|The hidden processes in design」在森3 展出。「Lost Files」集結方序中、顏伯駿、李君慈、廖小子、盧奕樺、彭星凱、黃家賢、葉忠宜等八位台灣線上知名的平面設計師,公開他們在設計成品背後,被商業、藝術、環境等諸多因素過濾失去的靈感碎片。從零散發亮的檔案中,我們得以拼湊出每個設計作品沈沒在海底的冰山、理解設計師在發想與轉折之間的思維變化。

小至一本書的關懷與思考,大至一場活動的視覺統籌,都被收納在「Lost Files」當中:李君慈呈現了《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書籍裝幀設計的歷程。全白的書封底下,這本書是一位連續殺人犯寫下的告解自傳,在日本出版時引發巨大爭議。這樣的脈絡下,設計師如何介入事件、處理議題的深沈與暴烈?我們在展區中看見設計師的掙扎與抉擇。顏伯駿則展出金曲二九的視覺設計案,將草稿筆記本、半成品、通訊軟體的討論截圖等等排開在桌上,紅色棉線來回交織出設計師複雜的思考旅程,讓我們看見他對於藝人形象與設計呈現的靈光碎片。

葉忠宜較特別地公開了兩項設計案:兩大冊標示著「1」與「2」的企劃書,分別是醫院指標的設計與 107 國慶主視覺設計,前者未能落實,卻影響了後者的發展。展區上積木與色塊之間的連結,透露出抽象轉換、概念延伸的思維模式。藉由觀察不同案子之間的異與同,觀眾對於設計做為一種職業,有了更完整的認知與體會。

「失去」之外, Lost 的另一個辭意「失落、迷惘」也被編列入展覽之中。展覽期間,八位設計師在四場對談中,分享自己在設計過程中的思索與心境,揭開光鮮亮麗表象之下,一個個作品的暗面。森3 臉書上也陸續刊出八篇設計師的小型專訪,捕捉設計師在自己的工作室裡,與動植物、玩具、傢俱之間的互動片刻,呈現設計師的日常沈思。透過講座與訪問,森3 提供了另一種進入展覽的方式,讓設計師本人的分享,與空間內展示的手稿、筆記相互呼應。

一場不只是展覽的展覽,讓人們更加清晰地凝視創作與時代間的連結。「Lost」的命題之下,這次的展覽其實象徵一個「尋回」的歷程,透過打破規則、去除標籤,我們打開自己,從慣習的日常裡掙脫,拾獲那些因為封閉的思想而失去的可能。回到那張以盲鳥為入場票,在一個月內的販售期間,森3 一共賣出一千多張,證明了在一片未知當中,仍有許多鳥願意主動投林。森3 SUN SUN MUSEUM 也將在這個空間持續實驗、遊戲,為這片山林外的都市,吐納出更豐富的思考與觀點。

【Lost Files|The hidden processes in design】
時間|2019.08.30-09.29
地點|森3 SUN SUN MUSEUM(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45巷18號1樓)

#齊振涵 #葉忠宜 #格子 #展覽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馬揚異
圖片提供森3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