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迷路,一次創作的開始——【流浪教室:野草計畫】走入山林,破除美的執念

一場迷路,一次創作的開始——【流浪教室:野草計畫】走入山林,破除美的執念

作者
日期08.10.2019

「這很漂亮!」
『我亂做的⋯⋯』
「我覺得很美喔!」
『沒有吧,我只是亂做的而已⋯⋯』
「我們很期待你接下來的產出。」
『真的很美嗎?』

這是櫂亮的故事。「流浪教室:野草計畫」的學員櫂亮對自己的手作沒有信心。在第一天筆刷製作過程,他得到大家的讚美,卻充滿疑惑。身為設計系學生,他並不覺得自己的手作物,符合「美的標準」。

「流浪教室」由彥安、寶惠、思捷組成,他們帶領學員一起在山林裡生活整整五天,從採集開始,由身而心去想像設計與自身的可能。透過親手觸碰材料,他們展開「直覺式」創作練習,理出自己的思維模式,也應用於下一個階段課題,期待最終能擁有自我的創作脈絡。

那些醜的、不標準的事物

「我自己在荷蘭最衝擊的一件事是升上二年級的時候,系主任跟我說:『彥安,哪一天你做了醜的東西,我們就知道你進步了。』」

前往荷蘭修習設計,彥安看見不標準存在的必然。如果只展示美,而沒有討論其他價值,那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形象而已。他認為,台灣對美的定義過於狹隘,「美」其實有許多不同觀點,以不同形式的存在。「我們到現在還是一直在迷路,一直在做探索自己的功課,對我們來說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在台灣一路都是「好學生」的他頓悟了:「到荷蘭後,我們的學習方式是一直切換觀點看同一件事,經由觀察和分析來創造改變。」想把這樣的設計思維讓更多人知道,「流浪教室」的成立,便有他對台灣設計教育的期盼。

同樣是設計學系的過來人,寶惠也曾有過這樣的心聲:「如果當年接觸設計時,有人告訴我原來做設計或生活有更多可能性⋯⋯」

她看到台灣教育體制下,學生習慣以滿足老師給的任務為目標,做出符合「標準答案」的作品,卻少了思考空間以外的可能性與自我挑戰。這樣的我們,或許有時更需要被破壞。寶惠形容:「我們想要幫助學員打破框架。舉椅子為例,撇除功能性和既定形象,你要如何用故事和概念去說服別人:這是一張椅子。」

流浪教室-野草計畫 from LiuLangJiaoShi on Vimeo.

IMAGE

左起:彥安、寶惠、思捷。

學習迷路

平面設計師思捷回想在荷蘭承受的衝擊與壓力:「沒有正確答案,老師也不會告訴你做得好或不好,因此,在想作品結論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自由有時令人痛苦,甚至需要適應與學習。思捷也期待透過流浪教室來讓學員感受:「希望試試看將自己痛苦的過程轉化,提供給他們參考。」 這種不可預期性,也是計劃吸引人的地方。
  
在這樣的教室裡沒有權威式的「教師」,團隊將自己定位為「引導者」,和學員的野外設計課是一次又一次針對思維的相互挑釁。「你真的喜歡?還是只是擅長?這真的能夠代表你?有 100% 誠實展現自我嗎?」他們用更多的問句引發思辯、帶來刺激,幫助學員跳脫思考,「每個人挑戰的事情不同,重點是找出屬於刺激每個人的方式。」

團隊的初始概念,是替每個合作大學或機構所在的場域,設計一套專屬課程。然而到了現地,他們才意識到:以場域或主題制定課程也是團隊的主觀想法,就算仔細觀察,設定的課程也不一定適合參與學員的特質。要怎麼用制式課綱框限那麼具有個人特色的學員?要每個學員都往同一個方向走,會不會因此犧牲掉某些人的特質?——種種疑問,讓他們最終選擇更加開放地與學員互動。

 

五天的山林生活,可以透過學員炳騰的作品「工作營的時間度量」來感受。打破以二十四小時來定義一天,他用「發生事情的多寡和好玩程度」來計算,由翠綠到枯黃。其中最長的是第一天,這天學員們在森林裡採集自然材料,目標是製作擁有獨特紋理和筆觸的畫具。最短的一天則是巧遇利奇馬颱風的第三天。

「我們問學員『你們要回家嗎?』大家搖搖頭。『好,那你們對颱風的接受度到哪?』『有食物就好』。於是我們就讓他們跟家裡報平安,然後活動繼續。」這天,所有人只能待在屋裡,不斷提案,再不斷被打槍,「不過如果沒有颱風,也不會這麼有趣。颱風加入很多不確定因素,學員在感受時間的壓力下,更有效率,爆發力、想法也都有所突破。」

因為學習到迷路與自我探索,不如就創造一個可以讓人迷路的場域。與各種不確定、各種開放交流,流浪教室,比起溫室他們更期望成為野草,在太陽曝曬、風雨交襲之間,長成自己最強韌的樣子。

【流浪教室:野草計畫】
2019.08.06-08.10 @華梵大學,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一號,水源地
主辦單位|流浪教室,陳彥安,高寶惠,王思捷
協辦單位|華梵大學,特別感謝華梵大學教務長蔡傳暉,副教授廖學書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黃郁庭
攝影劉俊佑、楊峻翔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