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你所認識的「她」嗎?——專訪《巴黎症候群》林鴻麟

這真的是你所認識的「她」嗎?——專訪《巴黎症候群》林鴻麟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8.12.2011

這次 BIOS 很榮幸可以採訪到資深的沙發客——林鴻麟——旅居於法國的他已經出版過《你家沙發借我睡》、《旅行的定義》兩本書,除了將各式各樣無奇不有的沙發客經驗與人分享之外,也把他在歐亞非各地的旅行經驗集結成冊,讓人們透過他的雙眼和一種旅行者的姿態一起走過許多大城小鎮;而此次《巴黎症候群》則是專門為了對於巴黎旅遊抱持著憧憬與幻想的讀者所設計的:

「帶著採買的伙食的我即使形象已更貼近真實生活,心裡卻還是免不了有著無可救藥的浪漫想像,回家的路上我總是懷著期待、在地上找尋『Amour愛情』。」

如果你也曾經透過電影中、文學中或者是名牌時尚中的巴黎建築出一座屬於自己的巴黎,那麼你必然要閱讀這本關於巴黎真相的揭露書,作者在二〇〇三年辭去台灣的講師職務後,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和重到令人難以想像的行李度過重洋來到另一塊大陸生活,到了巴黎的生活中時而流浪、時而定居,定居於城市的不同地區之間卻又有著某種流浪的情懷,偶爾演戲跳舞、偶爾抱著幻想的看著這座城市那太過萬千的面貌,將他的巴黎生活觀察手輯集結成為這本顛覆一般旅人所期盼的《巴黎症候群》,他以獨特的書信筆法假設了遠方收信的佳人,把他七年來的巴黎經驗給濃縮,雖然不像是一杯真正的濃縮那樣的香醇濃厚,卻有著更鮮活多元的味道,更加精采而值得閱讀的生活經驗勾勒出一座大部分屬於巴黎以外的人們所不願正視的面貌。

這次很榮幸可以採訪到作者,將透過三種不同的面相、十四個小問題來帶領大家略窺這本書的一二,也請作者和我們分享旅人生命中幾個不可或缺的元素:關於眼光、關於家鄉、關於他方。

Q:文學中的巴黎、電影中的巴黎往往營造出許多夢幻美好的巴黎形象,想請教你在過去曾旅遊於巴黎也曾經居住於巴黎,以旅人的雙眼和異鄉人的眼光所看到的真實巴黎有哪些最不同於過去印象的地方?

旅人看到的巴黎通常是比較表面的,而巴黎的表面確實很美。

可是住在巴黎的人更多時候所要面對的卻是更實際的生活面,而就像其他的大城市一樣,藏在美麗外表下的真實巴黎生活,也有殘酷的一面,尤其對外來人而言。旅人去消費的通常是依賴觀光收入的商業場所,往往可以得到對待金主的友善「服務」,甚至有人會認為帥哥服務生很親切;住在巴黎的異鄉人卻必須在辦居留證的時候被當成來分食「社會福利」的搶匪,那些辦事的晚娘會把你當罪犯。

巴黎只有一個,但是觀光客在悠閒的午后乘坐塞納河遊船的時候會感受到沿河風景的浪漫,巴黎人卻很少能體會,因為他們不會去搭塞納河遊船,他們必須像擠沙丁魚一樣搭地鐵上下班。而住在巴黎的異鄉人更慘,因為他們要學法文、辦居留證……,還要在不同的起點上為生活打拼。

我以前來當觀光客的時候,去的都是美麗的觀光景點,而那些景點確實美麗。真正居住之後,為了省錢,觀光客去的地方都盡量避免,即使經過;因為心情不同,看到的就會是不同的景象。例如去艾菲爾鐵塔,有錢的觀光客會因為上去吃了 Alain Ducas 的米其林星級餐廳、然後在情人的懷抱裡俯瞰巴黎的美景而覺得人生真是美好;而在一旁的我卻會因為看到兜售十個鐵塔鑰匙圈才要價一歐元的小販(那樣的價錢能讓他們吃什麼呀?)而感到心酸。

Q:巴黎是一個廣納各方民族與文化交錯的大城市,然而在這樣多元文化的衝擊之下巴黎是否仍會體現某些文化階級上的主觀意識形態呢──例如法國人本身的優越感?

巴黎人的優越感是舉世聞名的,他們甚至覺得外省人低於他們一等,而所謂的外省,就是小巴黎以外的地方。

不過這應該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所有人都說巴黎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所造成的。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只要是來自巴黎的東西,就會被認為比較好,即使賣得比較貴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大排長龍去買。

在大城市裡確實可以看到更多元的民族與文化,這本來是不能比較的,但是巴黎人已經習慣大家都覺得它比較好了,自然就會有所謂的優越感。

Q:「只要你有足夠的自信,就可以在巴黎存在。」這是一種嘗試超越巴黎症候群的方法嗎?

「巴黎症候群」其實比較多是來自於對巴黎的失望,這是在看到更深入的巴黎真實面之後會有的一種失落感,甚至因為幻滅而導致崩潰。

我說「只要你有足夠的自信,就可以在巴黎存在。」這句話,其實只是一個可以在巴黎立足的開始。在像巴黎這樣的大城市裡生存,沒有自信就很容易自覺渺小、感到無助,可能還沒得到「巴黎症候群」就先有了憂鬱症!有自信只是在巴黎存在的第一步,萬一不幸得了「巴黎症候群」,想要超越它、你還得更堅強才行,甚至得借助於心理醫生呢!

Q:書中有提到一些你最喜歡的散步路線,而歐洲城市的設計中似乎都比較重視公園綠地的這一塊,想請你跟我們分享你在巴黎最喜歡的散步路線中最吸引你的風景。

我喜歡花時間散步,仔細地觀察周遭的風景,盡量試著讓自己回歸到來巴黎當觀光客的心情,於是所見到的就比較少是生活的殘酷,而是表面的美景。

我喜歡的散步路線通常充滿了快樂的觀光客、以及公園裡忙裡偷閒的巴黎人,我最喜歡到蒙特蓋街(rue Montorgueil)上看人快樂地吃吃喝喝、經過美麗的皇家宮殿花園(Jardin du Palais Royal),然後走到羅浮宮、再沿著塞納河走到藝術橋。沿路看著快樂的觀光客,我都會告訴自己:他們可是花了大把鈔票,難得才能來巴黎玩幾天,而我就住在巴黎耶!於是,生活上即使有辛苦,我也會覺得值得了。而這也是我「超越巴黎症候群」的方法。

所以,到頭來,自己的心情最重要啊!

Q:關於法國旅行中,巴黎與巴黎之外,你覺得有什麼最大的落差呢?又或者,法國的都市與鄉間,你比較醉心於哪一種氛圍之中?

我熱愛大自然,卻又無法太久沒有接觸文化活動。

我覺得法國得天獨厚,每個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美景與文化。我尤其喜歡法國的鄉下,因為在鄉下可以真正看到法國人的 “savoir-vivre”,他們真的很懂得生活,我去鄉下所遇到的人都樂天知命,熱愛自然,把自己的家和生活照顧得好。

巴黎與其之外的地方當然是有落差的,法國幾乎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巴黎,所以巴黎人受到很多政府的照顧;然而鄉下人卻在自給自足中得到更大的喜樂。

我真的比較喜歡法國鄉下,但是身為外國人,我不能去住在鄉下,因為我無法在鄉下領到「居留證」!

Q:關於法國人重視休閒的生活方式體現在文化差異中給予你最顯著的感受是?

法國人因為社會福利好,可以把所有賺來的錢都拿來花在休閒生活上,而他們也真的都這麼做,去度假把錢花光。台灣人有存錢的習慣,會把休閒度假的經費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於是跟法國人一起生活,如果不去管身為外國人所受到的排擠,是可以體會到很多生活上的享樂的。例如在巴黎領失業救濟金度日的人也可以活得很好,而在台灣如果你沒有所謂的事業、存款等社會價值觀裡認為穩定的身外之物,連家人和朋友都會替你擔心!

Q:面對巴黎的複雜情感中,你有提到你在台灣時就似一個道道地地的法國人,然而到了法國之後,這樣的感受有沒有什麼改變呢?經歷了法國的旅居生活後,巴黎之於你而言,可以稱作是「家」了嗎?

在台灣的時候因為我的行為思想怪異(大概是看了太多電影的關係),讓我的朋友甚至我自己都覺得我是「外國人」,甚至是法國人。不過,到了法國之後,我才真正成為一個「外國人」。巴黎人覺得我更怪,而且名符其實是個外國人。即使我再努力學習法文、法國人的生活方式,法國人永遠把我當外國人看。

以「家」的概念而言,巴黎只能算是我「居住的地方」,因為我必須每年去申請居留證才能繼續住下來,而且每年都有可能受到拒絕而必須離開巴黎「回家」。所以,台灣才是我真正的「家」。

Q:歷經了在世界各地的旅遊以及在紐約、巴黎旅居的生活之後,對於「家」、「故鄉」、「異鄉」的定義是否有新詮的空間呢?可以談一談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嗎?

「家」對我而言已經不再只是住的地方了,而是一個有人隨時歡迎我回去的地方,目前對我而言,我有很多的「家」,隨時歡迎我去的是我的父母、我的親友、甚至只是我旅途中接待我而成為像家人一樣的沙發主人;因為有了這些家,我於是可以義無反顧地「在路上」。

「故鄉」則是除了歸屬感之外,讓我擁有成長回憶的地方,它不只是我父母現在住的大寮鄉,其實被我擴大到整個台灣,它是我所來的地方,即使我不住在那裡,心也跟它相繫,好像有了可以穿透地球的根,永遠與它相連。

我很喜歡米蘭昆德拉說的:「真正的生活永遠在他方。」人總是嚮往他方的生活,彷彿在異鄉,才能真正體會到、感受到生活。「異鄉」對我而言似乎並不真正存在,它只存在夢與幻想裡。

這並不是我所學習而得來的名詞解釋與定義,而是有了很多的生活經驗之後的自我認同感,以及人生的真實體會。

Q:在巴黎之中的許多次小流浪(搬家)和在世界之中的大流浪,分別擁有什麼樣不同的感受呢?

在巴黎的小流浪有時候更讓我感到倉皇無助,因為不知道可以在這個地方待多久、下一個住處在哪裡?我那麼多的家當怎麼辦?反之,在世界之中大流浪的時候,我比較無憂,因為新鮮的事物總是吸引我,而且我總是知道: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家」隨時歡迎我回去。

Q:《巴黎症候群》中提及了許多巴黎的「現實生活」其中是什麼樣的情感激勵著你繼續生活在巴黎呢?

是不服輸的個性,以及懶得搬家的事實吧!

我不想讓自己覺得我是因為對巴黎不美好的一面感到失望、在巴黎混不下去了,終於只好離開。其實我早就習慣巴黎的現實生活,即使有時是苦也能甘之如飴了,巴黎的生活已經使我變得堅強,甚至覺得在哪裡都可以過得很好很快樂(包括巴黎)。

只是我還沒學會「放下」。我當初帶著六十公斤的行李來巴黎,現在至少有六百公斤的家當了吧,要搬家談何容易。

如果哪一天真的搬離開巴黎了,並不是我得了「巴黎症候群」,而是因為我已經學到「捨」,或者至少幫我的家當找到解決辦法。巴黎的生活其實已經讓我感到膩了,我想要再去過另外的一種生活,只是習慣巴黎生活的人好像都會變得懶散,這也是我還在巴黎的原因。

Q:你在世界旅居的經驗中橫跨美洲與歐洲,可以和我們談一下這兩大洲的生活中給你最不同的感受嗎?

美洲少了歷史的深度,我很快便感到膩了。歐洲的文化比較深厚,各地的差異也比較大,感覺上文化比較豐富。這是兩者最大的差別。

Q:書中提到,以觀光客的眼光生活在巴黎雖然偶爾會吃點小虧,但是能以對什麼都好奇的態度來看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一種幸福。想請教你是否也曾經用觀光客的眼光去感受台灣呢?

我每次回台灣都覺得自己像個觀光客,而且我在台灣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在自己家附近旅行」的奧妙,偶爾以觀光客的心情來逛我所居住的街區,而達到很大的樂趣呢!

Q:你會建議一個即將到巴黎求學的學生,抱著什麼樣的眼光或是成見去看待這座在文藝的歷史上太過閃耀的城市呢?

不要有成見比較好。不過這很難,因為我們已經看過太多關於巴黎的電影,有了很多關於巴黎的資訊。

我覺得蘇格拉底說的「不要把自己帶去!」是最好的建議。

Q:你在旅行的途中以沙發客的身分四處遊歷,你認為成為一名沙發客所需具有的條件是什麼?又如何地有別於其他旅行方式呢(例如:旅行團、自助旅行、打工旅行……)?

沙發客的必要條件是信任與分享。對我而言,沙發客跟其他旅行方式最大的不同只在於你是住在別人家裡。

我只知道我無法跟團旅行,因為我太愛自由。不過自助旅行我偶爾也會做,因為它更自由(沙發客有時得配合沙發主人),打工旅行我沒試過,因為我已經超齡了。

 

【林鴻麟】
天生反骨,違背父母要他當醫生的冀望而讀了電影和戲劇。擁有留美大傳碩士學位,三十歲後不但不想成家立業,還不務正業地跑去跳舞。2003 年毅然辭去大學講師的職務,並在跳蚤市場變賣所有家當,搬到巴黎去「住遊」,陰錯陽差地成了巴黎第三大學體育系的學生至今。

學校休假就去旅行,一年有至少四個月「在路上」,幾年來足跡幾乎遍及歐、美、亞、非洲大小城市。以教授瑜珈和從事芳療按摩謀生,偶爾也演演戲、跳跳舞。盤纏有限 ,所以旅行的時候總是依賴陌生人的恩惠。

喜歡分享,所以書寫一直繼續。

著有《你家沙發借我睡》(時報)《旅行的定義》(大塊)《巴黎症候群》(一起來)

#林鴻麟 #旅遊 #法國 #旅行 #巴黎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葉展昀
撰稿葉展昀
攝影葉展昀、林鴻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