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人物】用熱門時事包裝硬科學,3 年打造 20 萬粉絲──泛科學主編陸子鈞,立志成為「媒體巨獸的馴獸師」

【未來大人物】用熱門時事包裝硬科學,3 年打造 20 萬粉絲──泛科學主編陸子鈞,立志成為「媒體巨獸的馴獸師」

作者
日期23.03.2015

以下這張圖乍看之下,會以為是政府推出的買房優惠或是某建案祭出行銷,在房價高漲的現在,需要買房的年輕人都會想點進去看看有什麼好康的。

IMAGE

(Photo Credit:PanSci科學新聞網

但這不是在賣房子,而是科學新聞報導,報導中告訴大家海生館發起活動,希望大眾將寄居蟹的殼還給牠們,讓牠們有個自己的家。

原本是個枯燥的科學新聞,在有趣的包裝下,本來不關心寄居蟹的人也被吸引。而這創意,就是泛科學的靈魂人物、主編兼泛科知識媒體副總監陸子鈞的神來之筆。

陸子鈞的科普之路

陸子鈞現年 28 歲,是貨真價實的科學愛好者,他是東海大學生物系、台大昆蟲所碩士畢業,一談起科學,就會忍不住滔滔不絕地分享科學新知。而會對科學那麼感興趣,是在高中上生物課時,發現小候時候許多對自然、生物的疑問都可在這門課中獲得解答,雖然數學很爛,還是在高一升高二選組別時,毅然決然選了三類組。

大學時,因分數的關係選了東海生物系,東海生物系偏傳統,傾向學習基礎知識,對做科普很有幫助。後來研究所念的是台大昆蟲所,在研究所他學到了如何找需要的知識,以及用科學思維剖析知識,但他發現自己不適合做研究。

雖然如此,一位很會做研究的學長卻啟發他從事網路科普知識的傳播,這位學長是個典型的科學家,非常穩定地做著枯燥的科學研究,每天忙於研究之餘還會固定看國外的科學新聞,於是陸子鈞也跟著閱讀,驚訝地發現國內的科學新聞品質差國外太多,他很幾位同學就成立臉書社團,開始翻譯國際科學新聞。

2011 年、研究所期間,他被邀去擔任傳統紙媒科普雜誌 BBC Knowledge 的編譯,所以他很瞭解紙本科普的生態,也瞭解他們想數位化的渴望。

期間他接觸了泛科學,一開始是以專欄作者和泛科學合作、翻譯國外科學新聞。當時泛科學只有鄭國威一位編輯和一位助理編輯,都不是科學背景出身的,陸子鈞希望能夠自己跟讀者分享科學故事,所以跳下來推自己的文章。

後來在泛科學粉絲團人數三千人時正式加入了泛科學團隊,成了挑大樑的主編,總編輯鄭國威負責大方向,而陸子鈞就負責操作每日的運作。

IMAGE

(泛科學團隊。/ 誠品《提案》提供)

跨域學習行銷手法用在普及科學

在網路新媒體領域裡從事科普,台灣只有泛科學在做,但是科普題材,時常也會和其他傳統科普媒體重複,不過陸子鈞強調,他跟別人不一樣的是:會用行銷手法讓更多人看到內容。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表示:「他(陸子鈞)同時擁有科學人的縝密,以及對數據的敏感性,同時也懂的用最流行的社群媒體擬定如何將嚴肅的科學新聞傳播出去。」

陸子鈞認為,現有在做科普的媒體,在行銷上並不到位,不足以模仿,所以他自行去學習不同產業的行銷手法,比如賣衣服、瘦身的產業,並歸納出有效的網路行銷做法,再惕除容易引起爭議之處,這就成了他獨門普及科學新聞的方法。

比如文中一開始提到的用「青年成家方案」來包裝寄居蟹保育,就是很成功的例子,陸子鈞解釋:「我們讀者群很符合會關心青年成家方案的族群,一來他們是社會新鮮人,需要買房,二來他們是知青,關心居住正義。」

在美麗灣爭議很大時,讀者一看到這圖,就會以為又有建案推出,趕進點進來關心,結果主辦單位跟陸子鈞說,收到的寄居蟹殼很多,顯示這手法確實很有效。

或是用「正妹牌」,大家都愛看正妹,但只有正妹就會淪為腦殘新聞,有真材實料的內容加上正妹,那就有傳播的效果,陸子鈞解釋:「比如我去採訪一個正妹科學家,報導還是詳細講述她的研究發現,當然她的研究必須有一定的重要性,才會去採訪他。」如此一來,不用刻意突出「正妹」,只是詳實的報導加上照片,就會有正妹傳播的效果。

另外,陸子鈞對臉書演算法都會花心力研究,所以在臉書不斷改演算法、各媒體小編都哀鴻遍野的情況下,泛科學的臉書還能不斷成長,他在泛科學臉書粉絲團三千人時加入,約三年的時間,目前泛科學的臉書人數已破 20 萬人。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任科學新聞網站「科景」總編輯的 Gene NG,同時也是泛科學的作者群之一,他回憶起泛科學粉絲團 5 萬人的時候,他曾向陸子鈞潑冷水說:「才 5 萬人而已,朱學恆的粉絲團有 15 萬人(當時),你們影響力不如人家,可是你們討論的主題又比朱學恆還紮實…」但沒想到轉眼間粉絲已超過 20 萬人,讓 Gene 非常佩服:「泛科學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陸子鈞非常懂得社群網站的經營。」

據 Gene 的觀察,陸子鈞很能抓住網路熱門話題,並向作者邀請相關話題的稿件搭上討論的風潮,一般科普界對時事不敏感,因為科學家專注的是普世性的科學研究,對紅極一時的話題不太會注意,他笑著說:「連《格雷的五十道陰影》都可以激發出好幾篇科普文章,看到一個時事問題可以很快的回應,這是以前搞科普反應比較遲鈍的地方。」

打擊進擊的偽科學

IMAGE

(Photo Credit:泛科學臉書)

在內容農場文章充斥網路、而主流媒體內容農場化的媒體環境下,讀者常被餵食許多聳動的科學新聞,但這些新聞很多都是未經查證的偽科學,陸子鈞在一次演講中,用時下熱門漫畫《進擊的巨人》比喻,偽科學新聞就是進擊的巨人,而他與泛科學夥伴們就是偵察兵軍團,專門打擊巨人。

泛科學打擊偽科學巨人的力量越來越強,漸漸的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2013 年 1 月,一位宗教人士巴登洛德大在主流媒體大買廣告,表示用科學儀器證實自己頭頂,開頂成聖自命為「法王」,泛科學的作者、腦部照影專家寫了一篇文章說明腦部照射的真實情況,此篇文章被公視轉載,其信徒不滿動員包圍公視,「這是我們第一次知道我們寫得東西真的會嚇到人,這件事還滿激勵我們繼續對偽科學提出指正,」陸子鈞生動地說。

另一個打擊偽科學的例子是,前陣子海洋深層水這假議題被明顯炒熱,泛科學引海洋深層水最新的論文寫了一篇打臉文後,一下子就被大量轉載,後來還被相關廠商來電關切。由於科學證據支持,泛科學堅持不撤文。陸子鈞高興的說:「這件事證明(偽科學)他們會怕,(我們的指正)很有效。」

展望未來,陸子鈞希望五年後能成為「媒體巨獸的馴獸師」,在五年後他期待在談論社群媒體時,他會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人,鄭國威則表示,陸子鈞現在還年輕,還有很多技能必須得靠經驗累積,像是管理、談判能力,他期待陸子鈞能持續成長。

文字、攝影:阿Ken 

(本文由 關鍵評論網 授權轉載)

等不及和陸子鈞一起挑戰夢想的極限嗎?

全台 30 位 30 歲以下,橫跨教育、公益、科技、創業等領域最值得期待的年輕人,要和你一起發光發熱!不能錯過的舞台就在這裡→3/29 未來大人物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