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之前,他們的模樣:陳芯宜、林書宇、鄭有傑等 16 釐米作品雄影修復上映

主流之前,他們的模樣:陳芯宜、林書宇、鄭有傑等 16 釐米作品雄影修復上映

作者
日期03.10.2019

[ 文|黃晧傑 ]

二十世紀末,可說是台灣電影最低迷的年代。年產量從一年八十部到一年不足二十部;票房也持續走低。但這樣的年代,有一群影像工作者仍懷抱熱情,試圖突破困境,包括鴻鴻、蕭菊貞、魏德聖、鄭文堂等,他們用 16 釐米膠卷拍攝影片,因其拍攝門檻較主流的 35 釐米低,也別於主流商業戲院的放映規格,在 1999 年舉辦第一屆「純十六影展」,讓多元的台灣社會面貌,及創作心血讓觀眾有機會看見。

當年短短一星期的放映,意外吸引大批的觀眾與各界好評。純十六影展獨立製片,影片創作面貌多元奔放,除了劇情短片,包括實驗、動畫、紀錄片等內容,標榜年輕創意、獨立精神,激勵新世代人才投入創作,挖掘出黃銘正、吳米森、陳芯宜、林書宇等新銳導演,以獨立精神邁入電影市場,企圖找出一條非主流電影的道路,儼然成為一個品牌。純十六影展雖僅舉辦四屆,卻開啟台灣電影新世代的希望,展現電影工作者的熱情與無比韌性。

高雄電影節曾在 2016 年特別企畫「獨立時代:台灣純十六」單元,放映七部以 16 釐米拍攝,當年「純十六影展」的膠卷影片,讓許多資深影迷重溫舊夢,也讓新影迷可以見證台灣電影的獨立精神,得到肯定與正面迴響。不過膠卷的保存不易,且每放映一次,就是對膠卷本身的磨損。2016 年放映後,高雄市電影館積極醞釀籌畫,以這些台灣短片的膠卷修復,數位化保存為目標,終於在兩年後啟動台灣短片修復計畫,與相關單位、學者共同完成 8 部短片之數位化作業。且在 2019 年高雄電影節【獨立時代:台灣短片數位修復計畫1999-2005】做首次放映,連導演們都將到高雄來看數位修復版本。

IMAGE

鄭文堂《明信片》

IMAGE

陳芯宜《我叫阿銘啦!》

其中,鄭文堂首部劇情片《明信片》,是純十六影展首屆作品,為台灣獨立製作的創作先驅;2001 年,純十六影展中出現兩部值得寫在台灣電影史的短片作品,吳米森《起毛球了》與陳芯宜《我叫阿銘啦!》。吳米森以鮮明又跳躍的敘事結構,以及高度風格化的影像和台詞,創造了個人獨特視覺語言。而早在《流浪神狗人》及《行者》前,陳芯宜的目光就超乎常人銳利,以多年貼近遊民生活的田野經驗,帶領觀眾進入生動可愛、跳脫刻板的遊民世界觀。

同年,黃銘正《城市飛行》則拿下當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城市飛行》充滿各種的巧合與荒謬,呼應當時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氛圍,也展現黃銘正強大的創作力,如今仍為可觀之作。

IMAGE

黃銘正《城市飛行》

《石碇的夏天》是當時少數能獨立上映的劇情短片,鄭有傑以抒情樸直的影像手法,闡述異國與隔代的文化認同,黃健瑋在片中初試啼聲,獲台北電影獎新演員獎;國際大導蔡明亮在創作《你那邊幾點》之後,因台北車站前天橋拆除,完成了《天橋不見了》,通過固定機位的凝視,陳湘琪與李康生辯證當代都市的生存危機。

今年以《夕霧花園》入圍多項金馬大獎的林書宇、以及去年以《幸福城市》收穫許多目光的何蔚庭,皆於其短片創作《海巡尖兵》《呼吸》中以強烈的影像語彙,揭示新生代導演的登場,並催化 2008 年開始的台片復興運動。《呼吸》充斥大量特寫、快剪的前衛影像,是台灣首次在坎城拿獎的短片作品。

IMAGE

鄭有傑《石碇的夏天》

IMAGE

林書宇《海巡尖兵》

IMAGE

何蔚庭《呼吸》

今年度金馬獎籠罩在中港撤片風波,也讓更多人專注關切台灣電影能量。高雄電影節【獨立時代】回顧導演們的首部作,重溫躁動不馴、撐破創作疆界的短片們,感受誕生於這塊土地的創作動能。今年高雄電影節,歡迎與這些導演們一起觀看首次放映的數位修復版。


【2019 高雄電影節|獨立時代】修復影片清單

起毛球了|吳米森|台灣Taiwan|2000|16mm|Color|60min
城市飛行|黃銘正|台灣Taiwan|2001|16mm|Color|56min
明信片|鄭文堂|台灣Taiwan|1999|16mm|Color|53min
我叫阿銘啦|陳芯宜|台灣Taiwan|2000|16mm|Color|78min
石碇的夏天|鄭有傑|台灣Taiwan|2001|16mm|Color|65min
天橋不見了|蔡明亮|台灣Taiwan|Color|22min
呼吸|何蔚庭|台灣Taiwan|Color|15 min
海巡尖兵|林書宇|台灣Taiwan|Color|35 min

時間|2019.10.10-10.27
官網粉絲頁購票資訊

#十六釐米 #獨立時代 #台灣短片 #高雄電影節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圖片提供高雄電影節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