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香港|如常而真摯,是許鞍華最好的風格

凝視香港|如常而真摯,是許鞍華最好的風格

作者孫志熙
日期20.05.2013

談香港電影,你我率先想到的極可能是王家衛,接著或許是那一批在九0年代初港片正盛時崛起、九七前後西進好萊塢、至今叱吒主流市場的商業大導演,然後,會有一個存在更久的名字像杯底氣泡般終於按耐不住地浮出──許鞍華。她拍過驚悚、靈異、武俠等類型電影,早在八0年代就北上大陸拍片;她出生在中國東北,於澳門渡過童年,5 歲遷至香港,大學修讀文學,畢業去倫敦深造電影,回港後由電視入行;她是一位女導演,而這不稀罕,稀罕的是今年 5 月 23 日之後,她就會成為一位 66 歲還繼續在拍電影的女導演。

將許鞍華的作品年表配合創作意識,可歸納四階段如下:從電視劇《獅子山下》起算的「越南三部曲」(後兩部為電影《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為始,以 1990 年具有與母親和解意義的半自傳電影《客途秋恨》作結,「身分認同」是她第一階段的母題;其次,做為許鞍華老本行以及終生興趣的文學,亦數度與她的導演生涯發生關係,她憑著熱愛改編過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與《半生緣》,但相較其它作品皆稱不上成功,或可說是最大弱勢所在,她甚至宣告絕不再拍文學改編電影;第三,包括首次贏得國際聲譽的職涯分水嶺之作《女人四十》、劇本與表演幾近天衣無縫的《男人四十》,以及先戲謔後沉重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都能明顯察覺她在人生中段,轉向關注「當代個人議題」;而從1999年連莊香港金像獎與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描述香港七0至八0年代社會變遷的《千言萬語》開始,許鞍華「本土寫實」的道路於焉展開,特別可將之後《天水圍的日與夜》,視為她在大陸拍完《姨媽》後,正式回歸本土的重要作品,對此,很少自我肯定的她曾謙遜地說,跌跌撞撞學了 20 年,終於抵達她所欽慕的台灣新電影裡,那種回歸人本和平常生活的境界。

推測是她年少心靈先根基於古典文學,後又獨鍾日本文學的緣故,許鞍華對現代科技產物一直沒有太大興趣;她喜歡幽微且悲傷的故事,更勝訴說種族國籍、呼喊大而無當的口號,或將一己結論置於電影結局;她也不同意自己拍的是社會議題,而只是寫實,她認為寫實的題材反正沒人做,她就更需要做;合作過的攝影師關本良也說,許鞍華總會把他覺得拍得很漂亮的鏡頭剪掉,因為她要的是草根的力度和生命的掙扎,即便畫面不好看,但是才有衝突和張力。

許鞍華的獨特,很大部分來自那股無以名狀的親切感,細究進去,便發現她的電影哲學其實很親近台灣,身為香港新浪潮大將的她,受到同輩(更是同年出生)的侯孝賢與楊德昌衝擊後,就不斷摸索如何以電影與人溝通,並令其意念能隨時與如你如我的庶民人生應和。

也因此,很難說得出後來的許鞍華有什麼顯見於形的電影風格,她的風格並不存在於精心營造的視覺,她所致力展現的,是只可低迴慢嚼的素樸與真摯,近作包括描寫家傭的《桃姐》、變性者的《我的路》(短片,收錄於「美好 2012」)都是最佳明證。

IMAGE

(CUE Mook Series 《SCOPE電影視野》vol.1──我與香港的濃情密影 已於本月16日出版)

【生活構成要件】五月:凝視香港──許鞍華、陳果、彭浩翔的電影風景(活動已結束)

#許鞍華 #SCOPE電影視野 #陳果 #彭浩翔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孫志熙
攝影潘怡帆 Crysal Pa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