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一窺設計鬼才的幻想與日常

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一窺設計鬼才的幻想與日常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8.03.2016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 3 月 5 日至 5 月 15 日展出《新世代英倫創造: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展覽,一窺由當今設計鬼才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成立的工作室。深入工作室內部日常創作過程,看設計師如何將天馬行空的靈感,化為真實。

湯瑪斯.海澤維克 1970 年出生於英國倫敦,24 歲時即在家鄉倫敦成立同名工作室,所涉獵的範圍跨越多重領域的設計與建造,並以「工坊」式的製造過程,共有 180 名同事一同激盪新點子。海澤維克親切幽默,在 3/4 的記者會上不時逗笑眾人。他表示,展覽至今共巡迴了五座城市,而與北美館的合作可說是最順利、開心的。「對我來說,設計就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我能一直保持高度興趣。媒體報導常常把設計師的工作過程寫得彷彿是靈光乍現、出神入化,不得不說,其實是眾人一同構思,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IMAGE

設計鬼才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IMAGE

策展人凱特.古德溫(Kate Goodwin)(右)

海澤維克提及多年前曾造訪台灣,並進行了約 5000 位聽眾的演講,令他備感緊張,也佩服台灣人的好學之心。他還說到:「我覺得孩子是最好的設計師,我的家人都很喜歡手工,從小家裡就有很多收集品。所以,我現在的工作室,也就像我七歲房間的延伸。」

海澤維克工作室在過去 20 年來已完成超過 150 項專案計畫,有不少廣為人知的代表性作品。如 2010 年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種子聖殿」,外型有如毛茸茸的球體,將種子放在 60000 根透明細長壓克力桿裡,隨著風吹,壓克力桿韻律擺動,如一株搖曳風中的蒲公英。2012 年倫敦奧運火炬,以 204 個參賽國一國一莖花瓣造型組合而成的巨大聖火炬。還有新倫敦雙層巴士,嘗試解決巴士後段座位乘客上下車的不便利性,並將方正的車體造型改為流體的圓弧線條。以及造型鮮豔可愛,使用者 360 度轉動皆安全不落地的陀螺椅,也預計在北美館大門前擺放,讓民眾試坐。

《新世代英倫創造: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展覽由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of London)建築系主任凱特.古德溫(Kate Goodwin)策展,台北市立美術館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非凡英國推廣活動(GREAT Britain campaign)共同主辦。展覽共有四大主題:分別是工作室的緣起「細說從頭」(Beginnings),以及三步驟「構思」(Thinking)、「製作」(Making)與「敘事」(Storytelling),來分為展區四大區塊。建築與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歡迎民眾走入北美館窺看設計師神奇的世界。

《新世代英倫創造: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

時間:2016/3/5~2016/5/15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詳情請見活動網站

#Heatherwick #海澤維克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林易柔
攝影兄弟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