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鉾」是什麼?京都的大學這樣說祇園祭故事

「山鉾」是什麼?京都的大學這樣說祇園祭故事

作者MoNTUE北師美術館
日期12.02.2019

日本京都,似乎脫離不了任何有關「千年」兩字的形象:超過一千年的天皇御所之地、寺院神社、老字號店鋪、或祭典儀式等⋯⋯這座古城宛如安詳的長者,用時間守護著歷代傳承之物。若追溯京都的千年歷史,大多會從它成為日本首都談起,西元 794 年的平安時代桓武天皇遷都至此後,京都長達千年坐擁政治和文化中心,直到 1868 年明治天皇遷至東京才失去首都地位,但至今京都仍不失作為日本文化中心的風範,尤其政府和民間對傳統文化資產的保存意識,形塑了雋永的古城風貌。

京都人的驕傲:祇園祭

看似沈靜的歷史之城,卻未因千歲而衰老,相反地,日本悠久的神道教與佛教信仰文化,隨歲時流轉舉辦豐富的祭典儀式,讓古城一年四季被熱鬧的祭典環繞而充滿活力。尤其是每年夏天來臨,全京都市三十三町投入的「祇園祭」是全府引頸期盼的盛事,此祭典不僅歷時超過千年,且與大阪天神祭、東京神田祭並稱「日本三大祭」,每年吸引成千上萬旅客造訪。其實象徵京都的文化活動不在少數,但祇園祭的舉辦規模、歷史脈絡、與山鉾巡行等特點,讓該祭典有著數一數二的地位,尤其是那數十位壯丁拉著華麗且重達十噸的山鉾、魚貫穿梭京都市區的壯觀畫面,已成了經典的日本祭典形象。

IMAGE

祇園祭祭禮照片(佛教大學宗教文化博物館)

IMAGE

祇園祭祭禮照片(佛教大學宗教文化博物館)

祇園祭的重要性對京都不言而喻,相傳該祭典起源自西元 869 年,當時京都正快速蔓延著傳染疾病,人們將疾病歸究於惡靈作祟,於是在位於京都地理中心的神泉苑豎起代表全國各區的六十六根長矛,召請牛頭天王來鎮壓瘟疫。該儀式由「祇園感神院」主辦,原為傳染病流行時才會舉行,直到西元 970 年開始,因夏季傳染病易生,而制定為每年六月七日舉辦「祇園御靈會」,十九世紀明治維新改制新曆後,更改為每年七月舉辦,而祇園感神院就是現今八坂神社的前身。有趣的是,對於八坂神社有此一說:民眾和工作人員在祇園祭期間不願意吃夏季的消暑聖品——小黃瓜,原因是小黃瓜切面太過近似八坂神社的社紋,導致小黃瓜被眾人敬而遠之! 

山鉾:神靈降臨的地方,讓工藝與心意駐留

傳承超過千年,如今每當京都的夏季將臨,即是預告各町居民開始動員。他們從倉庫中取出代代相傳的山鉾開始組裝,好趕上參與七月十四日至七月十六日的宵山(前祭)。

讓京都人深感自豪的「山鉾」,出現於室町時代(1336-1573)祭典中的山車裝置,在神道教信仰的薰染下,日本人視自然整體形象為神且依附於自然草木中,山鉾上的草木裝飾即為神靈降臨之處,山鉾的「山」象徵了山岳的形貌,「鉾」則是驅趕瘟疫的大刀。整體而言,山鉾就是神明臨時性的載體,而山鉾車隊首發的「長刀鉾」,是配有象徵驅趕瘟疫的大刀作為領頭巡行京都。

IMAGE

讓京都人深感自豪的「山鉾」(佛教大學宗教文化博物館)。

IMAGE

祇園祭祭禮照片(佛教大學宗教文化博物館)

今日要組裝具有神聖性的山鉾,仍需遵照傳統方式進行,運用結繩技巧將各木頭、零件取代釘子固定,接著用前人留下的精美藝品裝飾,如雕刻、繪畫、或從朝鮮王國、印度、比利時等地帶回的毛毯掛飾。傳承自今,山鉾上的裝飾品也會出現老舊、毀損的狀況,此時町民會按該物件的傳統工法重新製作,展現他們對傳統的保存和尊重,物件的修復也可能因此耗時數年以上。

華麗的山鉾組裝完成後,各町趕上參與七月十四日的宵山(前祭)並開放民眾參觀,緊接著七月十七日就是祇園祭的重頭戲——「山鉾巡行」登場。三十三座最高超過二十米、重量可達十噸以上的山鉾,搭配表演與鼓樂穿梭市街,行進河原町通、御池通、御池新町等路線。此刻是萬眾矚目的祭典高峰,每町的山鉾造型各異,精緻程度令人歎為觀止,當地住戶也會拿出傳家寶妝點門庭,以生活美學響應這五彩繽紛的夏日盛事。巡行之後,人們會立即拆卸山鉾、將裝飾品與車體結構收藏於町家庫房,象徵城市的厄運已被收集並瓦解,生活回歸寧靜。

無形文化財:全民守護的祇園祭

儘管祇園祭舉辦超過千年,但一路走來並非順遂,過去曾因大火、國內戰爭和二次大戰而數度中斷,且隨城市發展所設置的交通道路設施,也大幅影響了山鉾的行進。

祇園祭的存留一度掀起討論,為了讓祭典能在環境變動中傳承,京都民間團體於 1923 年籌組了「祇園祭山鉾連合会」以維持祇園祭運作,同年京都市也設立修繕補助制度協助該祭典。1979 年「京都祇園祭の山鉾行事」被國家指定為無形重要民俗文化財。日本民眾守護祭典的力量,在 2009 年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日本以「京都祇園祭山鉾行事」(京都祇園祭の山鉾行事;Yamahoko, the float ceremony of the Kyoto Gion festival)提案並獲選登錄為 UNESCO 無形文化遺產,其中民眾的自主參與和維護獲得了評審一致評價。祇園祭目前仍由民眾自主營運,每町大街小巷可見販售祭典相關產品,業者將收入納入祭典維護的經費當中,為文化保存貢獻一己之力,京都府市民再度為世界留下一個超過千年的文化資產。

IMAGE

祇園祭祭禮照片(佛教大學宗教文化博物館)

IMAGE

 

全府民眾、政府長年保存傳統文化資產不遺餘力,形塑出獨有的祭典生活文化,京都各所大學也視文化傳承為要務,2018 年 12 月開始,北師美術館與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合作舉辦《京都好博學!》展,將聯盟十四所大學博物館的寶物帶至台灣展出,其中幾所大學展出了為祇園祭教學製作的教具,如嵯峨美術大學‧嵯峨美術短期大學附屬博物館的師生以紙為媒材,製作了「祇園祭山鉾模型」做教具。這套小巧的山鉾模型僅有掌中大,但山鉾上的細節一點都不馬虎,裝飾著同比例縮小的風雅飾物。此模型藉由「動手做」的過程,讓學生了解祭典的歷史背景、山鉾型式與裝飾等內容。

IMAGE

北師美術館《京都好博學!》展,祇園祭山鉾模型(嵯峨美術大學‧嵯峨美術短期大學附屬博物館)

IMAGE

北師美術館《京都好博學!》展,祇園祭山鉾模型(嵯峨美術大學‧嵯峨美術短期大學附屬博物館)

立命館大學則在 2010-2012 年間開發了「祇園祭的數位博物館」,這套虛擬博物館可說是祇園祭的攻略大全,內有高畫質介紹山鉾的裝飾織品,並以 CG 動畫技術重現祇園祭山鉾巡行的情境,山鉾行經的三条通、新町通、和四条通仿實際街景呈現昔今對比,從中可發現相較於古時低矮房屋和寬敞街道的城市景觀,現今穿梭於空中電纜、地面交通號誌等充滿人造物的街道,更加挑戰山鉾行進。

IMAGE

祇園祭的數位博物館(立命館大學國際和平博物館)

與生活融為一體的祇園祭,除了在民間獲得參與的能量、在校園中也有師生持續以傳承為志去尋找更多說出祭典故事的方法。在此間不斷傳承,這座千年古都也在祭典中獲得能量,創造出歷史古城充滿活力的面貌。

【參考資料】
1.林承緯,《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2017,遠足文化
2.林承緯,《無形文化遺產京都祇園祭山鉾巡行的申遺歷程與文資保護:兼論臺灣王爺信仰習俗申遺的可能》,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 2016 / 第 38 期 / 頁 31-52
3. 日本觀光局

#祇園祭 #京都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專題統籌楊安
撰稿北師美術館 陳世瑋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