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聚焦】彩色電影的前世今生(三):光輝的特藝彩色,歡慶百週年

【本週聚焦】彩色電影的前世今生(三):光輝的特藝彩色,歡慶百週年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1.08.2015

2015 年無疑是彩色電影工業中老牌的沖印公司「特藝彩色」最歡騰喜慶的一年。1915 年由 Herbert Kalmus 成立的公司,如今慶祝了成立一百週年。由以柯達公司創辦人來命名的影像博物館 George Eastman House 研究策畫,並在今年年初與柏林影展回顧單元(Retrospective)合作,舉辦特藝彩色回顧展,一共放映了三十多部原始保存與修復的經典影片,讓觀眾們在大銀幕前體會了二零年代至五零年代彩色攝影技術誕生初始的迷人魅力。

於柏林影展展出之後,緊接著 George Eastman House 也舉辦了特藝彩色的百週年特展《In Glorious Technicolor》,完整回顧了特藝彩色從創立初始到現今的發展歷程。而柏林影展展出的回顧展,也旋即到幾個大城市展開巡迴展覽,包括紐約 MoMA。Joshua Siegel──MoMA 影像部門的策展人與 George Eastman House 密切合作,將《Glorious Technicolor: From George Eastman House and Beyond》展覽重新策畫,以特藝彩色成立頭四十年拍攝的影片為主,特別著重在美國電影的部分,像是膾炙人口的《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這些三零年代晚期製作相當家喻戶曉的彩色電影,除此之外, Siegel 希望能在 MoMA 特展中展映出更多創作於此之前,同等精彩但卻鮮為人知的作品,一共挑選了六十部由特藝彩色拍攝的影片放映。

Siegel 表示在重看這些經典的老電影時,會發現特藝彩色沖印出來的品質依然相當良好,紅色並沒有隨著時間而褪成洋紅色;目前可回溯最早的特藝彩色雙色技術的影片《海逝》(Toll of the Sea,1922)依然看起來美得像幅明信片。而為了要重現這些老底片的原始色彩,Siegel 在展場中特別使用較暖色系的光源來投影,遠比我們當代使用的偏藍冷色系的氙氣燈泡要來得接近當初拍攝者希望呈現的色調。

相較於各地城市巡迴的回顧展將展覽關注焦點放在 1915 年至 1955 年──正是在這一年,特藝彩色停止生產他們那笨重的三軌攝影機;George Eastman House 則完整的規劃了成立一百年來的發展與演變,並由研究電影技術史的學者 James Layton 和 David Pierce 寫成了一本專書《The Dawn of Technicolor》

IMAGE

左:Credit: Harvard Film Archive, item no. 246. Film: Vertigo (1957). Photograph by Barbara Flueckiger.
右:Credit: Harvard Film Archive, item no. 1781. Film: Le Ballon rouge (1956). Photograph by Barbara Flueckiger.

五零年代以後,電影工業瞬息萬變,原本叱吒風雲的特藝彩色,在面臨市場競爭時也逐漸遭遇各種挑戰,特別是柯達伊士曼彩色研發出更簡易、更便宜的彩色攝影技術,而新的寬銀幕系統並不適用於特藝彩色的三軌攝影。從 1952 年開始,特藝彩色提供其他彩色攝影技術公司轉染法(dye-transfer printing)的服務,使用伊士曼彩色的底片,但是是由特藝彩色沖洗,掌控色彩品質。整個好萊塢電影工業轉向伊士曼彩色底片的速度相當快速,不到三年,特藝彩色便淘汰了三軌攝影機,轉而研發可以適用寬銀幕攝影的攝影機,並進而以一般消費者為主的市場,提供彩色照片沖洗服務。

像特藝彩色這樣的老牌公司,再也無法像三零年代掌握了關鍵性彩色攝影技術時那樣,對客戶予取予求,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特藝彩色必須不斷地在技術與服務上取得重要位置,如同現任的執行長 Frederic Rose 所說,作為一家百年老公司的領導者,其實他是相當興奮但也戒慎恐懼的,過往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必須要能確保未來;而持續的革新,是這家老公司常保年輕的方式,必須持續與市場對話溝通,不能夠守舊排斥新的技術,否則最先被技術拋棄、被淘汰的會是自己。而這也是特藝彩色能夠在底片迅速衰敗,連柯達公司都宣布倒閉後仍能挺住的基礎。

延伸閱讀:

【本週聚焦】彩色電影的前世今生(一):開創彩色電影紀元的特藝彩色

【本週聚焦】彩色電影的前世今生(二):百家爭鳴的二、三零年代

#藝文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Bricoleur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