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不只是放電影(二):淺談電影基礎教育在歐洲

影展不只是放電影(二):淺談電影基礎教育在歐洲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4.03.2017

前法國文化部長安瑞莉·費里佩提(Aurélie Filippetti)曾在 2013 年坎城影展的公開演講中強調:在歐盟國家的藝術與文化基礎美學教育中,提供電影教育是重要的。在這樣的政策綱領下,法國國家電影中心(Archives françaises du film du CNC)在 2014 年上半,做了一項橫跨歐洲 22 個國家、諮詢 100 位相關人士的研究調查,希望找到方法來提升電影基礎教育在歐洲的發展。在這份研究報告裡,得出一項重要的結論,那就是無論在政治或經濟層面上,歐洲的電影教育政策都極具重要性。

希望培養未來的電影觀眾,鞏固歐洲電影產業發展與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原則,就更應該將電影美學教育普及至各級學校──從 3 歲到 18 歲的學生都能接觸;並且強調將電影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美學教育看待,讓孩子學習如何觀看,而非只是其他學科的輔助工具或影音教材。這份研究報告看重的是,電影教育作為文化藝術的一環,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擁有自己的語言、技術與生態體系,直接關係著文化資產的豐厚與多樣性,甚至是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基礎,因為這些學生勢必是未來社會中的主要組成,讓年輕的歐洲學生接觸電影,正是為這世界培養未來公民的方式之一。

然而,歐洲的電影教育起步雖早,但依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普遍來說,關於電影教育的政策意識並不夠普及,除了沒有相關的統計資料以外,方便學校教師運用的電影教學教材亦相當缺乏,此外,學校的老師們也需要專業課程來充實他們對電影美學的認識。在歐盟 Creative Europe programme (2014 - 20)政策框架下,與電影教育相關的政策正逐漸展開,目前最常見的活動包括:運用上課時間帶學生到電影院觀看電影、與特定的影展、競賽獎項合作,在活動發生期間讓學生實地參與,在機構與機構、城市與城市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學校老師規劃相關專業課程,讓他們能夠在電影美學的框架中與學生討論、對話;善用線上影音平台,讓電影教育所需的素材能夠便於取得。

電影教育事件的發生,不見得得在校園內,城市裡有許多場所都能夠讓教學現場更接近電影,比如和鄰近戲院或電影相關活動、機構的映演合作,將學習電影的現場帶到適合放映電影的空間,是學習觀賞電影最理想的方式;電影是種影像與聲音的藝術,戲院的觀影環境,對參與的學生來說,不僅僅是眼睛所見的內容而已,跟著老師走出校園,進入電影院,在黑暗的影廳中只見前方銀幕的光,完整地欣賞一部電影,這幾乎像是一種儀式,學生透過親身體驗,觀看電影的行為足以在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經驗也許無法對課業產生直接的幫助,但卻能夠令人在十年過後回想起來依然記憶鮮明。雖然電影教育的發生不必然在校園內,但學校,絕對是讓電影教育得以發生的要角,因為學校是多數學生接觸知識、學習事物的主要場域,如何讓學生與電影相遇,便是學校的責任──至少要邁出這第一步。

在歐盟現行的學校教育中,電影教育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將電影教育整合入其他學科內──這是最常見的做法,可能作為公民教育的一環,例如葡萄牙;或是作為外語學習的輔助教材,例如英國、德國、愛爾蘭。第二種則是將電影教育視為獨立的選修課程,常見於芬蘭、匈牙利、法國等國,例如被規劃在中學教育的最後一學年,讓有興趣的學生選修。第三種,則是將負責電影教育的機構專業化,有特定的團隊來負責,例如在丹麥就有一些公立的機構專職從事電影教育。

法國,可說是歐盟國家中最具電影教育經驗的國家之一,一共有三種不同的課程,由法國教育部和國家電影中心合作規劃,包括:學校與電影(Ecole et Cinéma)、給中學生的電影學校(Collège au Cinéma)、給高中生和有志成為電影學徒的進階課程(Lycéens et Apprentis au Cinéma)。

Ecole et Cinéma 專門為 5-10 歲的學童規劃,由地方政府資助、國家層級的非營利組織機構 Enfants De Cinéma 協調統合,挑選一系列適合學童觀賞的影片並設計相關教材,像喜劇電影大師卓別林的《淘金記》(The Gold Rush, 1925)、動畫《彼得與狼》(Peter & the Wolf, 2006)、宮崎駿《崖上的波妞》(Ponyo, 2008)都在片單之中。「電影學校(Collège au Cinéma)」則由法國國家電影中心整合規劃,由地方政府和地方文化局出資協助,選給學生看的影片以法國或歐洲的藝術電影為主,例如希區考克的《後窗》(Rear Window, 1954)、皮亞拉的《赤裸童年》(L’Enfance nue, 1968)、達頓兄弟的《騎單車的男孩》(The Kid with a Bike, 2011)等。至於更進階的「Lycéens et Apprentis au Cinéma」課程,則在片單上更進一步地挑選了例如阿莫多瓦的《我的母親》(All About My Mother, 1988)、王家衛的《2046》、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Blow-up, 1966),選片的尺幅相當多元。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每一年約有 10.5% 的法國各年級學生(約是 143 萬名學生)受惠於此電影教育課程。

上述由法國政府統整規劃的電影教育課程,在不同城市有著不同的合作夥伴,例如以巴黎為基地的私人文化機構法國電影資料館(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他們在大的課程架構下,為學生與老師都規劃了相關課程;里昂的盧米埃博物館(Institut Lumière)也設計了讓學校師生參與的工作坊。線上平台則有 Zérodeconduite.net,方便學校老師取用電影教學的教材。

除了推動電影教育的機構以外,影展,也是落實電影教育在基礎教育系統的重要平台。每年九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 BUSTER 國際青少年與兒童影展(BUSTER 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or Children and Youth)正是針對青少年與兒童規劃片單的電影盛會,挑選的影片多具備寓教於樂、活潑有趣、適合闔家觀賞的特質,11 天的影展期間一共放映 130 多部影片,超過 300 場活動,共吸引了三萬多人參加;這個影展是哥本哈根影展的一部份,該影展包含了哥本哈根國際影展(CPH:DOX)與哥本哈根紀錄片影展(CPH:DOX)。主張「從做中學」的 BUSTER 國際青少年與兒童影展,舉辦大量的各式工作坊,讓青少年們得以實際操作,包括 3D 動畫、電影配樂、數位多媒體影像創作,感受電影的多元魅力。

而下一篇文章,將介紹鹿特丹影展和柏林影展是如何與城市裡的基礎教育機構合作,透過影展的平台,推動電影教育。

#國際英少年與兒童影展 #電影學校 #Lav Diaz #電影 #法國 #教育 #丹麥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謝以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