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之外:議題性電影——2016 柏林影展觀察(上)

銀幕之外:議題性電影——2016 柏林影展觀察(上)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5.02.2016

看影展,一向是思考「電影對於觀者是什麼」的好時機,今年柏林影展不論是競賽片或是觀摩、劇情片或是紀錄片,許多作品社會議題成分濃厚,創作者紛紛將鏡頭轉向自己國家面臨的社會問題——難民潮、犯罪暴力與老人安養等等——電影成為他們的發聲管道。

今年柏林影展最大獎金熊獎由紀錄難民潮的《海上焰火》(Fire at Sea)贏得,或許即可作為今年高度關注社會議題的指標之一。出自《一條大路通羅馬》(Sacro GRA,獲 2013 年威尼斯金獅獎)的義大利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Gianfranco Rosi) 之手,他一人扛起攝影機,造訪位於地中海區的蘭佩杜薩島 (Lampedusa),該島約有 6 千原生居民,因地理位置靠近非洲,故成為難民逃向歐洲的中繼站。島民每年目睹 40 萬難民航海經過,其中有一萬五人會的遺體會沖刷於海岸邊。原先是有人委託導演拍一個關於該島嶼的 10 分鐘短片,但導演一旦造訪該地後,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於 2015 年長住,並持續寫了一個月的日記,該紀錄片由此漸漸成形。羅西不帶批判性地記錄當地人的生活,陸地上清淡的描繪,與海面上的另一敘事線成強烈對比。從義大利海巡搜救船上拍攝的畫面將兩個世界的對比推向高鋒。影展尾聲將最高榮譽頒給如此迫在眉梢的議題也算與德國歡迎難民投靠的精神相輝映。此片將由前景娛樂發行。

入選電影大觀單元,來自南韓的劇情長片《賣春阿嬤》(暫譯,The Bacchus Lady),主角是一個身材纖瘦、慈眉善目的阿嬤(名叫 So-Young),平日在公園裡跟「同行的」其他阿嬤詢問散步經過的老伯伯要不要「特殊服務」,藉由根據真實情況發展的故事,從而道出韓國老人安養的問題。英文片名裡的「Bacchus」是一種能量飲,根據 BBC 的報導,在靠近市中心的公園賣能量飲的奶奶,有些會進一步提供性交易,在閃避警察關切的情形下已持續一陣子,一次性服務在 2 萬至 3 萬韓幣之間(大約 540~800 台幣),有時候甚至會給熟客折扣。李在容導演(E J-Yong)喜歡用輕鬆的角度去切入他要表達的主題,這一次也用了詼諧的包裝,探觸老年安養與死亡等問題。劇中有一個紀錄片工作者,企圖用偷拍的方式一窺阿嬤的所作所為,彷彿是導演自己的替身,開宗明義地說「南韓擁有全球第 11 名的經濟成長規模,但卻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老年人貧窮率最高的成員。」電影後半將鏡頭轉向 So-Young 阿嬤的顧客,他們的悲涼處境也不亞於她,受腦中風所苦而深陷病榻的阿公,因為兒子、媳婦與孫子孫女定居美國無法長期照護;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獨居老人每每忘記是否已經服藥;還有一個無法排除對於亡妻思念的鰥夫,只能在寂寞中過所剩不多的日子。So-Young 彷彿菩薩化身普渡眾生,不僅幫助抒發他們的性慾、最後甚至協助他們完成了生前最後的慾望——死去。 現在的南韓,許多阿公阿嬤不是負擔不起下一代的花費,就是像是被孩子遺忘一般,無人照顧。領不到老年福利金、存款近乎零、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只能拋開尊嚴,想辦法變通打平生活開銷。平鋪直敘的風格,沒有韓國電影招牌的極致血腥暴力,卻鋒銳地向觀者提出「韓國新一代追求物質生活與經濟成長,卻忽略應有的社會關懷」這樣的危機。 韓國長青樹演員尹汝貞(《火女》、《下女》) 在劇中有精彩的演出。

兩位美國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與史派可李(Spike Lee)一向勤奮於創作中講述其政治理念,他們的新作在柏林影展眾多參展影片中,很容易就跳脫出來。

麥可摩爾揮舞著美國國旗,說是負五角大廈所託,要向下一個國土進攻,《插旗攻城市》(Where to Invade Next)即是這部影片的片名。他來到義大利、法國、芬蘭等地,企圖找到各國值得借鏡學習、甚至可以橫向移植的制度,來反思自己國家的問題解決方法。像格列佛遊記一般,摩爾將所見的奇聞新知分享給觀眾:像是義大利人一年至少享 30 天有薪假期、母親享 5 個月有薪育嬰假;法國小學的營養午餐對比美國學校高熱量、賣相差的供餐有如五星級料理;美國高等教育學費日漸高漲,而斯洛維尼亞的大學生免付學費(外籍生也享此待遇);德國人希望自己不要忘卻先人背負的罪,從學校教育或其他管道時時提醒猶太人大屠殺的歷史,摩爾提到他所認為的美國原罪——原住民大屠殺與奴隸制,國人不但需要正視其歷史中的正當性,並進一步提出質問:某些地方政府漠視黑人的高犯罪率背後的原因與連帶的影響是變相的奴隸制再生;冰島成功地讓需要負起金融風暴責任的銀行家鋃鐺入獄,而美國的肥貓卻仍橫行法外。大美國的軍事主義、教育費用高漲、槍械用藥氾濫等等問題已在檯面上許久,無庸置疑,歐洲各國也有自己的問題要煩惱,在片中呈現的歐洲像是天堂一般,美國彷彿是地獄,這樣的比較顯得卡通化,但卻不可抗拒地讓人印象深刻。雖說這是一部紀錄片,倒像是麥可摩爾的錄像社會評論;摩爾對自己國家諷刺與針砭,對我來說,有種浪漫主義式的叩問——美國病得不輕,但他仍然鍥而不捨尋找能夠救贖的靈丹,並將此訊息以現今社會最容易接收的方式釋放出去。摩爾最後以柏林圍牆在 1989 年倒塌作結,向觀者呼喊,當初也是就這樣終結冷戰的不是嗎?永遠不知道改變的契機何時會到來,因此不要放棄嘗試改革。

入圍非競賽單元的《芝拉克》(暫譯 Chi-raq)為史派克李(Spike Lee)的最新作品。山繆傑克森扮演說書人,影片開頭即說明美國芝加哥南區(South Side)累計的槍傷致死人數竟高於美軍駐紮伊拉克期間的死亡人數,英文片名 Chi-raq」一詞的由來,因為該區的槍枝氾濫程度與槍傷致死人數在國內不幸地名列前茅,某當地嘻哈歌手諷刺該區形同戰場,因此結合 Chicago 與 Iraq 創立的別名。片中與影片同名的饒舌歌手,他同時也是當地角頭老大,因幫派械鬥誤殺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母親傷心欲絕(由《夢幻女郎》珍妮佛胡德森飾演),Chi-raq 的女友 Lysistrata,社區公認的性感尤物(由《親愛的白人》(Dear White People)的泰悠娜派瑞絲(Teyonah Parris)飾演) 在獲得啟發後,號召好姐妹與社區女性進行「性罷工」來終結幫派鬥爭。史派克李將著名的希臘故事與芝加哥南區當地的危機結合而創作出這部充滿生命力的嘻哈歌舞電影。事實上,該地的聖沙賓納(St.Sabina)教區教友全數為黑人,其牧師為一位叫做麥可弗雷格(Michael L. Pfleger)的白人,他任職已超過40年,始終為黑人權益抗爭,而電影中由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飾演的麥克牧師即是弗雷格牧師的化身,導演說,是弗雷格牧師引介,讓他認識當地幫派份子與受害家屬。全片的對白包含大量押韻饒舌,服裝鮮豔極具舞台效果,一幕幕精心設計的表演,雖然部分情節不合邏輯,但故事發想有趣,成功地透過這次的國際性影展讓全球媒體討論其主題。

在高舉道德旗幟下的眾多作品中,哪些是一針見血的?哪些是真誠的?每一部皆刺激觀者去思考問題的癥結點。經典作品能捕捉時代的精神(zeitgeist)。《現代啟示錄》、《費城》、《悲情城市》,還有更多更多,永遠不要忘記這些影片帶給我們關於戰爭、身份認同、政治迫害等問題的思索空間。或許有些作品訓教意味高於其藝術成就,但就像《芝拉克》男主角尼克坎尼(Nick Cannon)於記者會上說的:「你不一定會同意導演的立場,但我們至少傳達問題的迫切性,能由電影藝術這樣的形式來喚醒大眾對問題的認識,是再好不過的方法。」

#Spike Lee #Michael Moore #E J-Yong #The Bacchus Lady #Lampedusa #Gianfranco Rosi #Sacro GRA #一條大路通羅馬 #Fire at Sea #海上焰火 #插旗攻城市 #柏林影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Stephanie Su
圖片提供柏林影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