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迴響》與 Longchamp 水餃包的對話

《讀者迴響》與 Longchamp 水餃包的對話

作者吳緯婷
日期12.10.2011

坐在 Starbucks 裡,朋友在我對面吱吱喳喳,用 iPhone 秀給我看她們要訂的 Longchamp 包包網頁連結。

「這個真的好好用喔~每天上班或外出都可以背,超實用!我這一個已經快壞了,所以要趕快再買一個。」A 用她那甜的滴蜜的聲音說,絕對的廣告代言候選人。

「沒錯沒錯,而且她們又出了好多顏色,像這一季的粉紫色我就覺得好適合妳。啊妳看我右後方那裡就有一個。」B 對我努努嘴,現場開始對我兜售。

本來興趣沒那麼大,但正好想選個包包,於是也開始注意起 Longchamp。眼睛一開始搜尋,就發現台北街頭處處是 Longchamp 的伸展台。茶褐、黑灰、暗紅、孔雀藍、橄欖綠、桃紅……長柄、短柄,在每一個公車站牌下、捷運月台上、餐廳座椅上、東區小巷中、擁擠的夜市裡,在我每一個恍神的時候,都看到大大小小的水餃包從我面前飄過。的確之前我身邊也不乏其品牌死忠者,出國兩年間也在各國女孩的肩上發現其蹤跡,但沒想到這一個原本做皮革菸斗起家的巴黎品牌,能在台灣占有這麼高的市占率。

我想穿衣打扮大忌,撞衫應穩居排名首位。無論再怎麼喜歡的衣服,撞了一次,回家對它的愛惜之心也不由得大大減少。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女孩們甘心背著這樣設計極簡、極素、與他人流行識別度又極低的商品呢?George Simmel 的下滲理論(trickle-down theory)說到「正確性」商品能提供一個人社會地位,而「正確性」又由上層社會來決定,因此下層社會不斷模仿上層社會的消費習慣,藉由商品來提高、來接近上層的品味,以提升其社會地位。我們的穿著打扮是否都是符號,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吊牌,來說明自己,來提供觀看,提供解讀?於是我們著迷著採購 Longchamp,其實想背上肩膀的,是否是對巴黎時尚空氣的憧憬、抑或是 Kate Moss 那時而妖媚時而空靈的氣質?

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如 Gabriel Tarde 寫的《模仿律》,說模仿是社會生物的本質,時尚的擴散即是一種模仿的形式,而這樣發展的結果,導致社會上千篇一律的外表。因此 Richard Sennett 提出外表相似的結果之一,就是由「藉服飾判斷社會地位」轉為「對個人特質的精細解讀」。簡單來說,當打扮「符號」的意義消失時,外面看起都一樣,所以每個人「個人」特別的地方就會變得耀眼。這樣子一想,也許每個街頭女孩雖然提著看起來沒有差別的包包,但卻又有一份自信,自己提著,就是有別人沒有的獨特韻味,因此一走上街,也就有了不輸麻豆的架勢。

這兩個可能,我放在心裡思索了半天,卻不能肯定大家的心裡到底是偏向哪一邊。但為了這小小的疑惑,也還沒有到上街頭田野調查的熱血,於是只好讓推測的雲霧,緩緩在心裡任其漸漸淡去。

上個月哥哥嫂嫂到歐洲度蜜月,在拉法葉百貨為我捎了一個 Longchamp 巴黎鐵塔 120 週年限量基本款。拿到手,我背了背,親身體驗幾個禮拜之後,終於發現了也許是最有可能的,第三個理由:女孩們喜愛 Longchamp 的原因沒有想像中那般複雜,水餃包空間又大(A4 安心放)、又輕(包包就那麼一層布,加上好小的一個內袋),簡單、輕便、容量大,對於常要在包包中塞滿十八般武藝的女孩們,真的是另一個完美的都會福音。

參考資料:彼得.柯睿耿(Peter Corrigan),《消費社會學》

 

吳緯婷

吳緯婷,師大國文系,倫敦大學藝術行政碩士畢業,久居台北的宜蘭人。文學、舞蹈、音樂、戲劇、藝術、電影、設計、旅遊、飲食,無事不碰,無業專精。希望每個今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點點。就夠了。(部落格:http://tina814.blogspot.com/ )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吳緯婷
攝影吳緯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