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的美麗哀愁(三):深澳支線在山海之間

八斗子的美麗哀愁(三):深澳支線在山海之間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6.04.2016

2014 年 1 月 9 日台鐵深澳支線因應海科館落成,重新恢復它載客的任務。從瑞芳鎮乘坐這條支線前往海洋科技博物館,中途可以欣賞基隆、瑞芳的山線,火車在山腳下和緩前進,鐵道旁盡是風光柔媚的樹林及小徑。但這還不是深澳線最引人入勝的祕境,如果列車到達海科館後繼續開下去,那麼它將會行駛於東北角的海岸,車窗外一邊是聳峻的山崖,一邊是嶙峋的海岸。

深澳線的命運和它行經的海科館一樣波瀾起伏,隨著台灣社會的變遷走走又停停。為什麼在基隆東北方的山海之間,竟會隱藏著一條鐵道線呢?

人們對基隆的主要印象是一個多雨的海港,海洋和基隆似乎成為同義詞。不過打開地圖,基隆市幅員內其實大多數是丘陵。天然良港為基隆帶來運輸、漁獲的經濟利益,而港灣以外的大片丘陵雖然不宜耕種,卻潛藏著豐沛的礦物,既有可作為貨幣和首飾的黃金,還有時至今日仍是重要能源原料的煤。從暖暖區、七堵區、仁愛區,到遠一點的瑞芳鎮,都曾有過發達的採礦業。住在基隆非靠海行政區的居民,許多人的父祖輩都是因為採礦移居基隆,早期基隆山區曾有採礦移工居住的工寮,他們懷著淘金夢來到東北方的漁港,但是大多數人只能從事危險、骯髒、辛苦的挖煤工作(註 1)。

早在清治晚期,中國沿海地區發展現代工業,清廷就曾經來基隆探勘採煤業的可行性(1870 年),並在八斗子等地區試掘礦坑,不過日後基隆的官營採煤不堪虧損,在 1892 年就結束了(註 2)。日本統治台灣後當然不會錯過這些寶貴的天然資源,開始有計畫地發展東北角的採礦業。尤其是日治後期大力推動台灣工業化,全臺的電力需求大增,基隆具備可裝卸大型貨物的良港,又有豐富的煤礦,自然成為設立火力發電廠的理想地區。於是在 1937 年,中日八年戰爭爆發的那一年,日本人開始在八斗子興建當時東南亞最新、發電量也最高的火力發電廠。

其實早在前一年 1936 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在基隆東北海岸興建的鐵路就已經完工啟用了。這條鐵路經基隆八尺門(和平島對岸)、八斗子、深澳乃至水湳洞(今日的濂洞),與今日的省道臺二線重疊,可以說完全沿著基隆東北角的海岸線而建,是一條名符其實在山海之間的鐵道。這條線一方面可以將沿海山區礦藏運往港口,外銷回日本,一方面也可以供給八斗子的北部火力發電廠。

為什麼日本政府選擇在八斗子興建全台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因為基隆海岸屬於谷灣式地形,沿岸多由山丘形成峽角海灣,雖然造就每一個海灣就是一座良港,但是也讓基隆卻幾無大片平坦的土地,要找一塊可以興建大型電廠的土地談何容易。如果缺乏天然的平地,那就靠後天的人為造陸吧,日本人於是相中了八斗子。八斗子原本是一座離島,但八斗子島和基隆之間的海峽極為狹窄,於是日本人填平海峽,讓八斗子成為一座與臺灣相連的半島,北火的興建基地由此誕生。

八斗子是歷史悠久的漁村,但這裡的漁民和煤礦業卻有不解之緣。當冬天來臨時,東北季風強烈撲打基隆時漁民難以出海作業,因此不少人會趁機兼個差,採礦業正是八斗子漁民相當重要的副業。他們會到八斗子山區,乃至深澳一帶的礦坑挖礦、推送運煤車,或是在港邊徒手搬運一袋一袋的煤。除此之外,也有人會在冬天到北部火力發電廠打臨時工,多少貼補冬天無法出海時的家計(註 3)。

二戰結束,國民黨政府來臺,基隆的煤礦產業仍舊方興未艾,礦坑越挖越多。當臺灣經濟建設從農業轉向工業,全臺用電量再度攀升時,政府決定在八斗子東邊的深澳興建更大的火力發電廠,穩定原料的運輸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

六○年代初期,臺鐵以原先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的臨海鐵道為基礎,興建一條符合現代路線標準的深澳支線。只不過這條支線從深澳西行,不再開往八尺門,而是在八斗子轉彎南下連接瑞芳車站。瑞芳深澳段於 1965 年通車,1967 年再延伸通車至水湳洞,同時兼有客運貨運兩種用途。不過,再新的設備也會隨著時光蒼老,營運四十年的深澳發電廠,終於在 2007 年退役,不再需要煤礦輸送,臺鐵深澳線也自該年暫時停駛。

因為運煤而誕生的鐵路,因運煤終止而結束營運,或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基隆山區的煤礦資源逐漸終結,採礦業成為歷史中的名詞,深澳線似乎也將隨之走入歷史。只是誰會知道當初的北部火力發電廠會在政府與人民的努力合作下,重新成為一座耀眼的博物館,也讓深澳支線客運的功能又回來了。

註 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基隆市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政府,1992 年),頁 10。

註 2|許焜山:《基隆八斗子漁村的漁業發展與變遷》(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4 年),頁 131。

註 3|許焜山:《基隆八斗子漁村的漁業發展與變遷》,頁 131-133。

#深澳支線 #本週聚焦 #八斗子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莊祐端
圖片提供billy1125(CC by 2.0)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