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你願意犧牲多少?《雙面勞倫斯》男主角梅維爾專訪

為愛,你願意犧牲多少?《雙面勞倫斯》男主角梅維爾專訪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7.12.2012

雙面勞倫斯》導演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以其青年才俊和前兩部作品《聽媽媽的話》和《幻想戀愛》,在國際影壇大放異采,於台灣亦頗得人知,《雙面勞倫斯》在 2012 金馬影展放映的票券秒殺,讓人好奇觀眾究竟是為了導演的才華洋溢、抑或隨片來台的帥氣男主角?但是,即使你為了男主角梅維爾波柏(Melvil Poupaud)英俊的外表心醉神馳,也絕對難以忽略他細膩動人的演技。

出身在電影世家的梅維爾從小就是童星,更曾擔綱法國大導侯麥與歐容電影中的男主角,不管是在《夏天的故事》中身陷多角感情迷魂陣、《愛情合作社》的負心漢或是《最後的時光》中得到絕症的同性戀男子,梅維爾樂於挑戰各種與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這次扮演變性人勞倫斯,更是如此。經驗豐富的他,在本片與年僅二十三歲的札維耶導演合作,不但謙遜表示演員不過就如同導演想法的翻譯官,更屢屢讚美札維耶是一個思慮清晰、很有想法的導演。

此次 BIOS Monthly 編輯看過《雙面勞倫斯》後對電影與演員的表現都讚不絕口,相當驚艷。除了演戲外,亦曾有編導等電影經驗的梅維爾,在接受訪談時談及有關電影的詮釋角度與想法,令人聽得津津有味。

Q:在本片中,勞倫斯這個角色不僅與您過去電影所擔綱過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個性與面向也較為複雜,請問您是如何去理解這種所謂「社會邊緣人」的角色性格呢?

雖然實際上,勞倫斯期盼與眾人平等地生活,且不認為成為社會邊緣人是為自己必然的命運,但這角色最美的地方也在於他有勇氣承擔如此社會邊緣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論如何,群眾不應該因為少數人的不同,而置人於邊緣。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該有同理心去尊重別人的選擇,這不僅限於變性人,而是一項普世的議題。

Q:請問您是如何去揣摩勞倫斯變身為女性後的樣態呢?事前有做什麼功課嗎?

原先我只是要在片中演出一個小角色,但原先的男主角臨時無法參與拍攝,在開拍前十五天才臨時決定由我接演。因為必須馬上就投入角色,所以根本無暇緊張。

勞倫斯的確是一個難以詮釋的角色,對演員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不過說來幸運,因為我母親在兩年前拍攝了一部關於變性人的紀錄片,由我負責該片的剪接,所以當時與變性人往來的經驗對我理解角色背景有很大助益。我所接觸到的那些變性人,既不是同性戀也非變裝皇后,而是在心理性別上認為自己是女性,行事作風實際上是相當低調的;而他們雖然穿著模仿女性,但大部分體態都還是維持著男人的樣子,所以演出時,我尤其悉心衡量勞倫斯身上同時顯露出的男女性面向,就像量測藥劑一般小心翼翼去拿捏兩邊佔取的份量多寡,在他作為男人時不能太娘,變性後,也不能過分女性化。再者,因為在本片的劇情脈絡中,勞倫斯的女友小弗畢竟是喜歡他身為男人的部分,所以為了讓兩人間的戀情具有可信度,導演也特別強調勞倫斯需要多保留男性的特徵。

此外,本片化妝師以及身兼服裝指導的導演,為了勞倫斯這個角色開拍前已做過許多研究,包括變性人的心理狀態、身體變化、以及服裝造型。因為每次拍戲前都需要先花兩個小時作造型,所以每天著裝完畢後,心情也沉澱得差不多,能夠順利調整進入角色之中。當然,這兩小時還不包含刮除腿毛等等前置工作咧!

Q:可以請您更具體地解釋什麼是比較男性的部分,什麼是比較女性的部分嗎?

首先服裝的風格就是最明顯的標誌,再者是穿著不同服裝時,身材也會展現不同的樣貌。另外像坐姿、眼神以及抽菸的感覺,都是從各種小細節堆疊而成的。

當進入女性化勞倫斯的角色狀態時,我會心有同感而變得比較脆弱易傷,他人的眼光變得具有侵犯意圖,我有時候甚至會因此要求清場。有趣的是,在我穿上女裝後,拍片現場的工作人員對我的態度也會產生微妙變化,女生待我像好姊妹,男同志對我青睞,而異性戀男人則愛偷瞄我的屁股。

Q:到後來越發自信的勞倫斯的打扮和前期有很大不同。特別是接受記者訪問時,他穿著那件綴有桃紅色滾變的湖水藍硬挺套裝,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身兼服裝指導的導演,是怎麼透過服裝來展現角色個性呢?

在勞倫斯由男人變成女人的過程中,他時而著褲裝、時而裙裝,服裝風格反覆變動,象徵他對自我狀態的不確定,就如同幼蟲成為蝴蝶前會經過的蛹期一般。至於影片後半部勞倫斯接受訪問時的套裝,乃是導演親自設計,他以超人形象為設計概念,套裝肩膀上別出心裁的設計,宛如可以飛天的翅膀,藍色與桃色則分別代表了男生與女生,服裝俐落的線條暗示著勞倫斯逐步增強的自信與自我認同,似乎終於找到了自己該有的風格和位置。

導演札維耶非常喜歡研究服飾,平常自己該怎麼打扮都非常注意,再加上他身邊幾乎青一色都是女性朋友,那些女孩帶給他很多靈感。這部片子花了三年籌備,這期間每次他逛街時滿腦子都在想哪件衣服要用在哪一場戲?

IMAGE

劇中以超人形象為靈感設計的套裝。

Q:本片故事的時間跨度超過十年,勞倫斯由男人變成女人,也從原先的羞怯、懷疑、到篤定,請問你是怎麼詮釋勞倫斯這個角色自我認同的變化。

勞倫斯一開始是脆弱的,易傷感掉淚;但隨著時間累進,當他漸漸確認了自己的方位後,眼光便不再閃爍,而能直視他人的目光,甚至要求別人必須直視自己,因為他是如此渴望與社會、與人群有所交流,而不要再躲在任何自卑、懷疑或歧視的後面。

Q:勞倫斯與母親的相處模式很特殊,既心疼對方卻又若即若離,您自己怎麼理解他們的母子關係?

從導演札維耶幾年前初試啼聲的片子《聽媽媽的話》,就可以發現他特別擅長講述親子關係中的矛盾。母子之間表面上彼此關係好像很緊張,但暗地裡對彼此的關心卻很濃稠。這種狀況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真實生活,畢竟關係越親密就越容易產生衝突。本片講述母子關係中我覺得最棒的部分,就是勞倫斯的母親其實是與兒子共同脈動的,她隨著兒子的步伐反視己身,她兒子逐步成為女人,母親的自我意識也悄悄覺醒,兩人終於一起爆發、攜手衝破了往日的藩籬。一直渴求母親關愛的勞倫斯,到頭來反是由於自己改變的勇氣而鼓舞了母親。

Q:小弗與勞倫斯深愛對方,卻難能共同偕老。站在勞倫斯的角度,你會怎麼看小弗這個角色?

小弗無法忘懷的是勞倫斯男兒身的過去,也是她在這段感情中真正的眷戀,所以她對後來他們走的路充滿懷疑,她擔心勞倫斯變性後,也將慢慢改變態度和心意。相較於小弗,勞倫斯一直都是最確定自己要什麼的那位。自始至終,小弗就是他想要的的女人。而且勞倫斯是非常擅於操縱人心的,譬如說久別後寄詩集給小弗、甚至將小弗家牆上的其中一塊白磚漆成充滿象徵意義的粉紅色,種種擾亂小弗心緒的感情策略,就是想把她再奪回來。

這部片向觀眾拋出的其中一個提問便是:「為了愛,我們願意犧牲多少?願意走到哪一步? 」其實這兩個角色的反應都很人性化、很平衡也具有說服力,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與選擇,像在片子中那對離群索居的愛侶,在男方變性後依舊可以照常戀愛,但在小弗與勞倫斯的情況中,勞倫斯的不坦白,讓小弗感覺不被信任、也像被騙進了一樁非她所願的戀愛關係中。當然我們都不知道當自己真正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也許我也無法接受吧!所以雖然飾演勞倫斯,但我本身其實是比較同情小弗的。

Q: 無對白、抽離環境音、並搭上強烈配樂的慢動作畫面,似乎已成為導演札維耶多藍的簽名風格了。請問在拍攝這樣的場景時,導演會怎樣帶領你們進入情緒呢?

看過導演之前的片子,就知道他很喜歡在電影中加入許多別出心裁的視覺效果,譬如片中從天而降的彩色衣物、天花板降下的水瀑等等。拍攝這類特殊橋段時,導演一定會事先和演員討論過,尤其這種慢動作場景最忌張揚的演技,而特別要求內斂與細緻,否則動作一放慢就會變得很誇張。

拍攝時導演會在現場會播放強烈的音樂,讓大家邊看著 monitor 邊去看感受氛圍。這是導演非常孩子氣的部分,他自己非常享受,大家也都一起都玩得很開心,就連團隊中一些年紀較大的工作人員也因為拍攝這樣的橋段而 high 得像小孩子一樣。有時候有人提醒導演說:「欸,這個視覺特效在某部片可能出現過了喔!」導演就會很任性地回說:「你給我閉嘴!」「反正我沒看過那部片子,不管怎樣我就是要做我自己的!」因為他認為就算是一個很棒的導演,也不一定看過所有電影,所以只要有想法、有能力就要盡力去創造。相信自己的直覺,而不要過分自我省察與過度謹慎。

IMAGE

年僅 23 歲的帥氣導演札維耶在片場導戲的側拍照。

Q:是否曾有和導演意見不合的地方?

的確曾經發生過。但是到頭來,我還是尊重導演,因為我認為演員就像是導演創思的翻譯官,工作就是要將導演所希望表達的想法利用演出呈現在觀眾面前。特別是在法國,我們認為電影就是屬於導演的。以前和侯麥與歐容合作,他們也都很清楚自己想導的是什麼樣的電影;可是美國不是這樣,一旦你被選為演員,那就是由你自己來詮釋這個腳色。

法國導演往往會給出清楚的指示,演員和導演會進行非常多的討論,兩間交流所創發的豐富和深度是非常可貴的。當然若導演沒有很強烈的想法,我也會善盡演員責任,但我仍然覺得身為導演,你不能猶豫,必須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意圖,而導戲的創意將展現在選角、導戲、裝飾或攝影上。札維耶就是一個要求非常清楚的導演,他讓我對正在進行的工作感到有信心,因此我從來不會懷疑這部片子。

Q:最後有沒有什麼想跟大家分享?

因為隨片宣傳去了很多國家,發現對於此片都反應熱烈,儘管這是一個加拿大魁北克導演導的關於變性人的故事,卻還是可以感動世界各地的各種人,這就是電影的力量。我從來沒想過,竟然可以因為這部片的關係,到達這麼多遙遠的國家。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回報。

看完本片已經幾個禮拜了,卻仍然不時回想起片中勞倫斯由男變女的第一天──勞倫斯總算面對自己的渴望,人生幾十年後才終於展開新生,既期待、興奮,卻有更多的未知與恐懼,梅維爾除了透過細膩的臉部表情流露羞怯,當攝影機追隨拍攝著他在學校走廊行走的身姿,梅維爾光是藉由背影所傳遞出的情緒語言,便深沉又強烈得充滿渲染張力。記得當時走出影廳時,我向身旁的同事說:「這真是我今年看過最喜歡的電影了!」不誇張,這部片或許不是今年最棒的片子,但卻是我最喜歡的片子。同事點點頭,沒有反駁。

 

追求自我終不悔:《雙面勞倫斯》
【每週影評】《丹麥女孩》:美不勝收,但少了點血肉

#跨性別 #札維耶多藍 #LGBT #丹麥女孩 #雙面勞倫斯 #同性戀 #金馬影展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潘怡帆
撰稿潘怡帆
攝影兄弟項
圖片提供傳影互動(劇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