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迴響》暴動之際的和平狂歡:英國布萊頓同志大遊行

《讀者迴響》暴動之際的和平狂歡:英國布萊頓同志大遊行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31.08.2011

一年一度的英國布萊頓(Brighton)同志大遊行(Pride Parade)已於八月第二個週六盛大舉辦,時值北倫敦騷動(North London Riot)漸趨平緩之際,此一標榜多元情慾開放與認同的大型活動,被視為英國社會對多元價值的包容與和解的正向展示。

夏季的南英格蘭海濱小鎮布萊頓,除了以其綿延數公里的美麗鵝卵石海灘、溫煦宜人的氣候與氛圍、活躍的藝術家群聚與原創音樂展演、以及全英密度最高的夜店群等特色,吸引大量遊客之外,也以對同志文化與多元情慾的友好與開放聞名。每年八月初,在當地居民與政府支持參與下舉行的 Pride Parade,更成為另一項具備特色與吸引力的重點活動。

從 2005 年底,英國法律正式承認同志婚姻,身為保守的元老級天主教國家,這段同志平權的路走得不算輕鬆。而始於 1992 年的 Pride Parade,從小規模的社區活動,發展到 2004 年已成為全英國最大型的同志嘉年華。以「自豪」(Pride)為名的活動,雖普遍被稱為「同志遊行」,其內涵其實是標榜「反對歧視、爭取多元情慾平等權益」,並清楚說明「多元情慾」包括女同志(Lesbian)、男同志(Gay)、雙性(Bisexual)與跨性別(Trans)等社群(簡稱 LGBT),也因此就不難理解遊行中這些誇張打扮的變裝(Cross Dressing, CD)。在海邊集合的隊伍,從早上十一點開始長達兩到三個小時的遊行,一路浩浩蕩蕩的走到終點,也就是嘉年華活動的所在地。嘉年華除了遊樂之外,更有各種相關主題演講與文化音樂展演,提供參與者學習與分享的機會,唯往年都免費開放的活動,2011 年則需購票進入。

小鎮店家多掛起彩虹旗幟,沿途人們在跳舞擁抱、或隨性的野餐休息。遊行參與者的組合相當多元,包含在地警消團隊甚至宗教團體,都以具體行動表達支持。同時,不只是年輕人,也能看見年長者或父母帶著孩子的參與。性別之外,職業、年齡、國籍和語言的邊界似不再造成區隔,在活動之中和解同歡。雖有以宗教信仰為由的反對者,沉默的拿著標語抗議,但並未引發激烈衝突,可見異議也被大多數參與者視為「多元」價值的一部分。雖仍有少數酒醉滋事民眾被警方逮捕或受傷,總體來說活動和平成功的落幕,也實踐其對於「異己」包容的核心價值。

雖然社會歧視與衝突的形成或消弭,其成因脈絡之複雜與難解,都不是由一場在民主國家的歡愉夏日午後、一次成功的和平盛宴就能體現或卸下,但行經在和諧的遊行體驗著多元價值和平交錯的同時,我們不禁期待,無論是在英國普遍苦於經濟衰退、人心浮動的現下,或台灣社會正值之多元情慾教育辯證,不同社群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下,有更多的管道進行對話,有更多的機會養成包容;並由更多的和平狂歡(rave)取代暴動(riot)。 

IMAGE

掛在消防車上的大幅彩虹旗,大方宣示著地方公權力對於多元社群的支持與認同。

IMAGE

英國於 2005 年起合法承認同性婚姻,是為同性平權發展的一大里程碑。

IMAGE

上萬遊客和在地居民的共同參與,讓每年 Pride Parade 都相當熱鬧。

IMAGE

透過參與遊行,年輕學子更有機會了解與學習對多元價值的尊重與包容。

IMAGE

變裝者在這個城市也有生存空間,在遊行當天更是最吸睛的一群。

IMAGE

縱然有反對者在路旁沉默的舉牌抗議,在尊重的前提下,彼此只是和平的對望著。

作者簡介:

黃芝瑩,旅居英格蘭的現役博士生,目前以深造為名,提早開始執行階段性退休詭計。熱愛視覺藝術與文學創作卻始終只有自娛娛人的程度,反而栽入科技社會學研究領域無法抽身。執著於到處旅行和逛博物館,正努力在有限的預算、時間和慾望之間尋找平衡。沒辦法一個人生活,但也很需要獨處的自由。以真名或筆名寫過一些不入流的散文、小說、和研究報告,散見國內報章與網路媒體。

#布萊頓 #LGBTQ #同志大遊行 #同志 #英國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黃芝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