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社后工業區裡的「雍和藝術工廠」是什麼?我們在都市邊陲創作

汐止社后工業區裡的「雍和藝術工廠」是什麼?我們在都市邊陲創作

作者蔡旻螢
日期05.06.2023

大家曾想過週末的工業區是什麼樣子嗎?工作日車水馬龍的區域,在作業員、工作者返家、返回宿舍後是什麼風景呢?工業區是當代社會特殊的都市型態:下班時間,少有行人在路上漫遊、街區缺少生活的痕跡;一到假日,工業區更直接變成空城。但雨日的六月某天,卻匯集了許多人抵達汐止社后,一探藝術與工業區如何產生交集,也看見城市邊陲地的質變。

IMAGE

汐止的社后工業區是重要的工業大城,為台灣創造許多五金加工與電視產業相關電子零件的外匯收入。座落於此的雍和藝術工廠,為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進駐的閒置工業空間,在工業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中,挹注藝術資源,嘗試以工廠的轉型與活化,喚醒深具生產量能的城區。

「2023穿越新北─複調城市」選在此地,探究工業區中的藝術樣貌。三位藝術家們:蕭有志、李勇志、劉文瑄,據此發展區域對話、城市漫遊、拼組重構的單點游擊藝術戰略,吸引更多具有多元地方關懷的人們進一步探尋,生產零組件、五金加工品的工廠在講究效率與精準之餘,又如何可能耗費幾些時光,緩慢的孕生藝術。

身為工業區的倖存者

建築學者蕭有志自幼生長在南港工業區。南港,曾為台北最主要的工業場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產業生產體系,具備特殊的工業建築與住宅並存的文化景觀。然而,工廠與住宅混居的狀況,使得原先就少有人行道的區域規劃,成為在地居民的特殊險境。大卡車運送穿梭其中,蕭有志笑著說道,多數在工業區成長的人,都是工業區的「倖存者」,意外受傷頻仍,而這樣「倖存」的生命經驗便滋養著他對工業區的特殊關懷。

隨著近年台北鐵路地下化後,鐵路沿線的工業帶面臨產業轉型與空間更新的挑戰,城市再造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則成為顯學,南港周邊區域在新的城市發展策略中,被視為新的實驗場。2011 年,蕭有志帶領學生進行南港輕工業區的瓶蓋工廠再造計畫,藉由文化創意產業進駐,活化工業廢棄空間。例如在南港區的合成里中,陳盈樺將工廠機械所產生的噪音轉為電音創作,命名為〈合成・樂〉,將工業社區的日常聲景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創造。他更在 2014 年於雍和策劃了《我們.一起.打造了一座工廠》展覽,直指工業發展、城市變遷如何與藝術形成對話,成為當代生活的一部分。

IMAGE

曾經參與蕭有志策展的藝術家李勇志,本身即為工廠廠長之子,成長於工業區的經驗如何帶給他許多靈感與養分,創作關注工業城市的不同面向,處於邊陲的區域、邊緣的族群、都市暗角的有/無機物都是他關懷的主題。

2013 至 2015 年創作的《工業盜版》系列是他藝術行動的紀錄。計畫發想來自一場夢境,李勇志有日夢到父親半夜在工廠外拓印,這一情景不明所以地刻印在他心裡。他開始於夜半時分,流連潛進各工業區,透過水墨拓印各工廠招牌的「行動」,連結自身的成長背景與創作實踐。他拓印的工廠遍布五股工業區、二重埔頂崁工業區、新莊新樹、西盛工業區、土城工業區等,這些經歷台灣經濟起飛的出口製造業以頑強倔強的姿態處在此時此刻,透顯出一種格格不入,以象徵傳統的水墨拓印而來的「盜版」現代招牌,既是銘刻了過去的產業榮景,也體現當代製造業的各種見與不見。

在工業區漫遊與採集

工業區獨特的日常情境是稍顯鬆散的生活環境,多數產值較高的工廠忙於生產,大抵不關注周圍基礎設施的維護,鏽蝕掉漆的變電箱、暗角的垃圾無聲訴說著製造業蓬勃發展之下,隱微的社會生態系統。這也形成李勇志 2022 年〈掉漆採集〉的主軸:他延續以往漫遊者與採集者的創作型態,引領著眾人前往工業區,採集變電箱旁一朵朵因長年累積、塗料鏽蝕而產生之不同紋路的金屬鏽片——「金屬靈芝」。由於不同塗料衍生相異的脆度、一朵朵都市靈芝彷若有其生命力,如有機物般生長在工廠暗角,體現製造業工廠創造大量產值之餘的每日代謝循環。

李勇志的創作無疑是思考都市擴張後,藝術如何介入的體現。他以漫遊的身體在工業區移動,揭露與轉化都市的暗面與剩餘,測繪出被忽略的都市地圖與各式痕跡。

對比於前兩位創作者長於工業區的生命經驗,劉文瑄的創作與工業區的際遇偶合更似一則浪漫故事。她原在紐約從事藝術創作,因為先生蕭有志從美返台貢獻,因此決定回到先生的故鄉南港工業區,開始了兩人各自的社會觀察與藝術創作事業。他倆時常到昆陽、汐止等南港周邊區域尋訪工廠,這樣的踏旅讓劉文瑄的工作室裡開始出現她在工業區撿到的意外事物,包含螺絲、金屬車床彈簧、植物、昆蟲節肢、輪胎等。她深感邊陲區域帶來強大的創作趨力,被棄置的區域(abandoned area)反而有很多中心沒有的刺激與材料。

IMAGE

她將在這些廢棄之地撿拾的植物與其他廢墟材料互動結合,現地投影製作後進行攝影創作。後來她在工作室打造暗房,用實物攝影投影局部工業廢棄材料在銀鹽相紙上。劉文瑄 2022 年的個展《霧中風景》正是集結這一系列她稱為「攝影雕塑」的作品:她將影像裁切為細長碎片,解構影像後重組,將每條紙碎捲曲組構成面,讓攝影不再只是平面之作,而成為具有光影層次、色相差異的立體作品。

劉文瑄認為所有廢棄物都有被丟棄的理由,她試圖藉由創作重新釐清、探索此些被丟棄物件的意義,看見、再現這些過程對於藝術家而言十分重要。

看見不可見的都市

蕭有志直指,現代化進程中,工業生產型態、意識與現代建築之間有著緊密的關係。工業、工業區、居住文化等始終相互夾纏,不論是藝術創作與都市發展都需要跟當地的生態系統產生連結,透過衍生自這些環境的各式創作、行動,讓人們看見他者、乃至於自身的真實生活處境。

若將目光拉回現今的社后工業區,劉文瑄領著大夥參觀她的工作室,悉心介紹她的創作實驗,各種不同材質、顏色絢麗的半成品,除展示作品過程,也讓觀眾直視各種創作中真實的嘗試,重構工業區廢棄物的藝術生產彷彿讓觀者看見整座工業城市生產的內核,藝術家踏旅、穿梭在工業區內,透過重製、轉化攻城掠地,形塑新的工業風景,尋找生機。

李勇志對於邊陲區域、工業區有著相當深的關懷,這片區域同時融匯台灣的夕陽產業與隱形的製造業冠軍,而他透過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收納、保存這些遭到淘汰或忽視的廢棄之物,將記憶的珍貴性轉變為藝術品,提醒我們台灣社會的工業性一直存在。

IMAGE

三位藝術家透過自身的研究、創作與行動,將生活在工業區的經驗與日常轉化、凝縮為各式藝術生產,讓觀者得以視見邊陲地域的代謝過程與剩餘處境,或可名之為一場藝術的游擊戰,看見都市的不可見者,即是一種積極的介入與關懷。

#新北市美術館 #雍和藝術工廠 #蕭有志 #李勇志 #劉文瑄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蔡旻螢
攝影林軒朗
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
核稿編輯廖昀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