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告誡不要盯著看,但我現在花錢,坐下來看──Back to Back Theatre:人們以為我們都是天使

父母告誡不要盯著看,但我現在花錢,坐下來看──Back to Back Theatre:人們以為我們都是天使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4.08.2023

一場公民會議,這群人正在討論人權、性別政治與人工智慧。這些話題讓人不安,例如:是否在 AI 眼裡,一般人類會被分類為智能不足?

他們直接且挑釁,痛擊社會對邊緣群體的殘酷。《THE AGE》的劇評稱道,和這群人在一起的一個小時,比政治裡的任何事都提供了更多的智慧與論據。

然而,無法忽視,這群在台上的演員們——正是被視為障礙者的族群。

來自澳洲海港小鎮吉朗的 Back to Back 劇團,成立於 1987 年,劇團在官方的簡介中,沒有提及「殘疾」兩個字,而以具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稱之——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讀寫障礙、妥瑞症等,是大腦神經系統的差異所呈現的現象,不是障礙,更沒有缺陷。

這和大部分人的認知有點不一樣,但在 Back to Back ,他們習以為常。

IMAGE

IMAGE

我們有話要說,我們不是天使

Back to back 現任藝術總監 Bruce Gladwin 以「面臨一種禁忌」形容初次看 Back to Back 作品時的心境。

從小父母告訴我,不要盯著看,不要看。但在這裡,我付了 20 美金坐在這裡看他們。

1989 年學習戲劇的 Gladwin 看了第一部 Back to Bcak 的作品,才真正愛上戲劇,那刻他感覺到所學被顛覆。他說,Back to Back 是真正的龐克,作為觀眾,他像在見證一個新的藝術運動誕生。

1999 年,Gladwin 接任 Back to Back 的藝術總監至今。這些年,他與演員們合力製作了深刻且具有革命力量的作品,並拍攝電影,完成巡演世界的心願。Gladwin 的任務始終如一:「我們的目標,是讓最好的藝術發生。」就像當年他所看到的。

回到最初,劇團出版的《我們是表演者》一書中描述了劇團成立的緣起。創辦人之一 Cas Anderson 在與殘疾人士合作的單位裡,看見唐氏症患者正在跳舞。他很快發現,他們總是在跳舞,卻從未有人讓他們開口說話。但 Anderson 明確感受到,他們有話想說。

這些個體是有創造力的,有創造性的話想說。

Sarah Mainwaring 小時候車禍腦部損傷,她的右手會不斷顫抖,但說起話來緩慢而從容,今年 41 歲的她,加入劇團 13 年了。在《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的報導中,Mainwaring 表示:「我們討論的深度,我們所想出來的事情,比一般人想得更有力量。」並且點出,在 Back to Back 的作品中,觀眾會看到殘疾者被視為個體,而非被隔離對待。

另一名全職演員 Simon Laherty 已和劇團合作 19 年,他認為 Back to Back 的成功,歸功於整個團隊。「我們使用自己的詞語和想法,這就是為什麼 Back to Back 如此特別。」他不只一次向媒體表示,「每場演出,都是我們的話語,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Scott Price 今年 35 歲,患有焦慮型自閉症及語言抽搐,加入劇團 15 年後,走過全球 60 多座城市。Price 認為觀眾之所以會感覺 Back to Back 劇團的作品「迎面直擊、毫不保留」,是因為作品中不諱言髒話與性,「而人們不習慣看到殘疾人士如此表現。」

「他們以為我們都是天使。」

IMAGE

這是一群創作者,只是剛好也殘疾

「儘管有缺陷,但最終獲得成功」、「鼓舞人心」、「見證奇蹟」似乎是殘疾人士的故事主旋律。而這樣的情節也建構了人們的刻板印象,似乎殘疾人士的藝術作品只能是治療、業餘性質,難以專業的視角看待。

Back to Back 的成功,擴展了可能性。他們的作品並不以殘疾為主題,也不以慈善或傳達社會正向為目標,當然他們也不製作那類「克服殘疾,取得偉大成就」的故事。

例如 2011 年首演於墨爾本藝術節的劇作《GANESH VERSUS THE THIRD REICH》,描述象頭神甘尼什穿越至德國納粹,奪回古代印度教 卍 字符號的旅程,交織另一條敘事,是台上的演員們開始感受到當一名說故事者的沉重責任,並質疑文化挪用的道德問題。

這個劇作獲得 2012 年澳洲劇場大獎 Green Room 的最佳戲劇製作等三大獎項。作品成功地使觀眾思考「誰有權利講故事、誰有權利被聆聽?」——而這些思考,完全不限於障礙者的視角,這是普世的問題。

在《Monthly》的報導中 Gladwin 表示演員被賦予創作的權利,他們是演員同時也是編劇,這是最早就明確訂下的合作方式,他們的作品由演員參與提供內容和想法,共同創作而成。

「Back to Back 用一種方式在說:滾一邊去吧。我們要按照我們的方式來做。我們不會做一個劇場該做的演出,而是做出我們的故事,來自我們的經歷。」——演員 Scott Price 寫於 2022 年劇團年度報告

Gladwin 說,他們的作品是「社會希望的實驗」,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在提出問題、調查,持續對話。他們的目標一直是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而若是作品剛好可以挑戰偏見——「那也只是一個愉快的副作用」。就像是在說,這個劇團就和世界上其他優秀的劇團一樣,只是剛好演員們各負有殘疾罷了。

事實上,他們的優秀,早已超過世界上許多劇團了。2022 年 Back to Back 獲頒有劇場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易卜生獎」肯定。在奧斯陸的頒獎典禮上,主席 Ingrid Lorentzen 表示,他們想要將這個獎項頒給一個改變者。

「當我們討論誰可能會贏得獎項時,我們想不出還有誰有如此民主的項目和意識⋯⋯Back to Back 改變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Back to Back Theatre 背靠背劇團《當獵人成為獵物的影子》

時間|2023.10.27 (Fri.) -10.29 (Sun.)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售票連結|https://bit.ly/3DzBCyx

#Back to Back Theatre #劇場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廖昀靖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攝影Kira Kynd
封面攝影Jeff Busby
核稿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