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陳芳明談「臺灣如何接受張愛玲」

【特稿】陳芳明談「臺灣如何接受張愛玲」

作者講座留聲機
日期30.04.2013
編輯部於 2023 年 7 月 18 日更新::2023 年 6 月 6 日,臺灣文學研究者江昺崙在近期台灣的「#MeToo」運動中於臉書發文,指出曾經耳聞陳芳明性騷擾助理及學生之事,也在文中提及自己並非當事人、無第一手證據。對此陳芳明尚無公開回應,目前也無事件當事人公開指控,陳芳明任教之政大則回應,該案將會依照性平法之相關流程調查處理。
 

 
在臺灣,陳芳明老師一直是研究張愛玲的重要學者。不過臺灣文壇對於張愛玲的定位一直有所爭議。為了精確陳述張愛玲在臺灣的影響力,老師打從講座一開頭就玩笑地說,「我為張愛玲吃了不少苦。」
 
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誤解他曾說「張愛玲是臺灣作家」,但陳芳明老師強調自己從未這麼說過;然而張愛玲對臺灣文壇的影響卻不容忽視,這現象一定得被討論,也一定會在文學史上留下痕跡。「就像畢卡索,雖然身為西班牙畫家,但法國繪畫史也會討論他。」無論是討論或撰寫文學史時,老師一直堅持以這個宏觀的角度切入。
 
如果要談張愛玲的作品如何被臺灣認識,大約要從一九五O年代談起,當時胡適開始談論張愛玲的《赤地之戀》與《秧歌》。夏志清也在臺灣的《文學雜誌》上評述了張愛玲的作品,不但讓臺灣開始認識這位作家,也將文學批評上的「新批評」技巧引進臺灣。不過張愛玲本人一生只在一九六二年時來過臺灣一遊,當時負責招待的作家是王禎和。
 
到了一九七O年代,也就是陳芳明老師開始閱讀張愛玲的時候,釣魚台事件發生,臺灣退出聯合國,文壇開始出現國族主義的論述,張愛玲也成為常被批判的對象;許多男作家也對張愛玲充滿敵意。比如唐文標就曾出版了一本《張愛玲雜碎》,但賣得太好,所以再版時客氣地改成《張愛玲研究》。大概是發現討論張愛玲的書籍很有市場,所以他後來還陸續出版了《張愛玲卷》和《張愛玲資料大全集》,甚至為此到美國圖書館蒐集了許多相關資料與評述。不過張愛玲警告唐文標不得如此濫用她的名聲,於是最後的《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只能堆在他家中,似乎見證了他對張愛玲由敵意而生「變態的愛」。這樣的執念雖然有些扭曲,但也幫助了張愛玲在臺灣的能見度。
 
因此,有人曾說,在一九八O年代之前,臺灣文壇基本上是「非鄉土即張」,但老師覺得應該修改為「非鄉土即張胡」。胡蘭成曾在文化大學任教,後來因故遭到解聘。朱西甯於是把胡蘭成迎到自家附近照顧,也因此有了後來的《三三期刊》和「三三書坊出版社」。自此開始,胡腔開始在臺灣出現,包括朱西甯本人也在一九七六年後開始模仿他的文字,而所謂的「小三三」則包括了林燿德及楊照等人。
 
當然,如果回頭談及張愛玲對臺灣文壇的影響。除了小說外,臺灣的張腔散文也不少。袁瓊瓊、蘇偉貞是常被談及的代表作家,張讓也曾提到「張愛玲有毒」,很難戒掉。李黎則是著名的張迷之一,曾親自造訪張愛玲故居,也特地去追蹤胡蘭成姪女青芸的下落。陳芳明老師最後也在回答問題時強調,無論是喜歡或討厭張愛玲,其實都是受張愛玲影響的形式之一;至於張愛玲最大的優點,就是把「生活的語言」提升至「藝術的語言」,而臺灣作家大大受惠於此「文字鍊金術」,影響深遠,不可小覷。
 

座談結束後,BIOS 也對陳芳明老師做了簡短的採訪。老師談到自己首先讀到張愛玲作品是《金鎖記》,當時就驚豔不已,感覺這種作品實在「不一樣」。一直到現在,老師對於張愛玲早期的短篇小說《傾城之戀》、《第一爐香》……也仍非常欣賞,認為其中對人性的描摹實在深刻。不過如果要推薦年輕人認識張愛玲,他還是建議從《流言》這本散文集開始,再進一步理解張愛玲小說中精煉的想像世界。
 

 
延伸閱讀:浪漫的絕對肯定與絕對否定──專訪策展人楊佳嫻
     李桐豪心裡的「張愛玲小情歌」
推薦參加:張愛玲作品佳句票選活動,開跑!
講座預告:5/10(五)焦元溥「今晚不談張愛玲」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撰稿葉佳怡
照片提供TAAZE 讀冊生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