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相遇──約翰藍儂、小野洋子與草莓園:陳德政專訪

在紐約相遇──約翰藍儂、小野洋子與草莓園:陳德政專訪

作者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
日期10.11.2014

紐約,一個融合各種最奇特、最平凡、最多之「最」的城市。

今年出版《在遠方相遇》的陳德政,用兩年時間,寫下十段異鄉旅途與音樂的邂逅。他的步伐起始於 1999 年的倫敦,那是一趟啟蒙之旅,也是他流浪的開端;而這次,他帶我們來到紐約-這個他待了兩天便決定久居的魅力之都,也聊兩位令這個城市更添迷人色彩的傳奇人物─約翰藍儂與小野洋子。

 (口述:陳德政)

我是在大學以後才開始聽 Beatles 的。高中時聽的是 Oasis、Suede 這些跟我同年代的音樂,覺得他們長得很好看、(歌曲)唱出年輕人共同會有的生活體悟或觀察,很有共鳴。當時我喜歡英國的音樂勝過美國音樂很多,也計畫著大學畢業、退伍後要去英國留學,升大三的暑假自己去了倫敦,當時也很喜歡那裡;不過退伍後,跟朋友去紐約玩了一個月,大概在曼哈頓的第二天,我就決定之後要待在曼哈頓。

紐約很自在,它集合了所有的奇怪的人、聰明的人、笨的人、有錢的人、窮的人,都在那裡。你可以穿著拖鞋在第五大道逛街,也可以穿海灘褲走到 Tiffany 店,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那樣的氛圍很吸引我,所以才待了兩天,我就推翻掉孵了 10 年的決定,到現在也沒有後悔。要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紐約。

紐約也是約翰藍儂(John Lennon)第二個家。只要是搖滾樂迷,到紐約基本上都會去藍儂的公寓、Dakota 和草莓園幾個跟他有關的地方,我最早去的就是草莓園。那天到了中央公園,我先在舞台那看 Sonic Youth,大概八九點左右結束後,就走到草莓園去。中央公園非常大,走還走了一陣子,到了以後也沒有見到其他人,地上放著一張 Let it Be 的黑膠,我就坐在那,覺得很平靜。

草莓園是一個三角形高起的腹地,我覺得那裡有魔力,不管甚麼時候進去,就是會覺得很 peaceful。即便外面就是大路,可能因為離牆還有一段距離,裡面聽不到路上的喧囂;白天時,那裡總是有人在彈吉他、唱 Beatles 的歌,有個綽號叫「The Mayor of Strawberry Fields 」的奇人,他是個老嬉皮,也是插花藝術家,草莓園的花都是他每天去放的,各種顏色的、和平標誌,大家會給他小費,他的謀生方式就是在那邊擺花,觀光客會給他錢,讓他去買花、讓他過日子。

念到最後一個學期,我開始計畫寫跟紐約有關的書,便按圖索驥去找一些地方,包括 Bob Dylan 的公寓、Jimmy Handrick 的錄音室;藍儂的公寓也是在那時候特別去找的。他的第一間公寓應該比較少人知道,他和洋子是後來才搬到 Dakota,因為有住人,一般人無法進去,可是每年 12 月 8 日那裡都很熱鬧,歌迷會在門口放花紀念他。小野洋子現在也還住在那,她會在窗台點一根白蠟燭向樂迷致意。2010 年是藍儂過世 30 周年,那年洋子也親自走到草莓園去,跟樂迷講講話。

約翰藍儂:不只是歌手,更接近藝術家

約翰藍儂是披頭四裡最接近 artist 的,不只是一個 singer。他從小由阿姨帶大,爸爸拋棄他、他也沒有和媽媽一起生活,基本上算是半個孤兒。藍儂在每個學校都是問題學生,其實是叛逆的,當時一下子變成全世界最有名的樂團主唱、全世界都認識他,他卻很可能並不太想接受這個 title。

The Beatles 當時是全世界最大的樂團,到了 60 年代後期,藍儂已經很厭惡這種生活,1969 年 3 月他跟洋子結婚,年底他就主動離開 Beatles,以一個出道十年的超級巨星身分,把所有東西放下、從零開始做音樂,要做出這個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而離開 The Beatles 之後,他出的個人專輯都很赤裸,把所有心裡最底層的東西掏出來,感覺上,也不是很在意別人怎麼看他,就是做自己。

藍儂一直在追求某一種自我完成,包括後來參加的政治活動,其實都是一脈相承的,他認為是對的就去做,也不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他。可是同一時間,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影響力,會去影響年輕人。可以這麼說,他很......True to his heart,他對自己的本心一向是很誠實的,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藝術家的先決條件。

若以社會運動來講,藍儂的分量已經超過 The Beatles 了。60 年代有 Beatlemania,他們是第一個征服全球的搖滾樂團,也在反戰運動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我覺得真正出來大力反戰的,還是約翰藍儂。包括他單飛之後許多作品,《給和平一個機會》、《Happy Xmas(War is Over)》都是代表。這次香港佔中現場,天橋上就掛著「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的標語,這是藍儂《Imagine》的歌詞;而布拉格有一面「藍儂牆」(Lennon Wall),很多街頭藝術家在上面噴漆,這次佔中,金鐘也有一面「Lennon Wall Hong Kong」,大家會在牆上貼上各種標語。這面牆不叫「The Beatles Wall」而叫「Lennon Wall」,我覺得,就代表藍儂象徵反戰的重量已經勝過 The Beatles。

小野洋子:愛人、創作夥伴、靈魂伴侶

會知道藍儂一定就會知道小野洋子。大家可能比較知道藍儂的前妻是 Cynthia,可是其實洋子那時也有婚姻,還有一個女兒。他們是確定了彼此是真愛,才各自跟另一半離婚;事實上也是真的,藍儂真的超愛她的,也曾替她寫了十幾首歌。

我一直很喜歡洋子。60 年代的社會,性別還不太平等,她以東方女性藝術家的身分在西洋藝壇立足,其實很不容易。洋子是很有生命力的,到現在已經八十幾歲還是非常活躍,還是在表演、還是穿低胸(笑)。她沒有退隱過,還是在幕前出專輯、宣揚她跟藍儂的 peace;甚至包括 2007 年冰島蓋想像的和平之塔,也是她一手促成的。很多樂迷覺得是她讓 The Beatles 解散,但我覺得其實跟她沒什麼關係,即便今天沒有她、藍儂跟 Cynthia 好好的,我覺得 The Beatles 還是遲早會解散,而且時間點應該也會在 1970 左右,因為他最後在 The Beatles 已經玩得有點膩了,團練時也有一些爭執,這都是難免的。

洋子不僅是藍儂的愛人,也是他的創作夥伴、soul mate,整個 1970 到 1980 兩人的生活基本上都在一起,他的個人專輯後來都有洋子加入。單飛後(藍儂的音樂)比較粗糙,可以講心底話──簡單來說,就是可以不用管市場。因為洋子是前衛藝術家,曾經出過全部都在尖叫的唱片,你不可能把那種尖叫聲放到 The Beatles 去,可是只要掛約翰藍儂、小野洋子兩人的名字,就可以把一些當時來講很前衛、很實驗的東西,肆無忌憚的放到他的音樂裡面。當時樂迷基本上也不買單,他也不太在意,有點像在篩選;我猜,藍儂或多或少也可能是想要做音樂給真正死忠的人聽。

 

【The Beatles, Tomorrow】 

跨越了 60~70 年代期間,展出四個來自利物浦的青年登陸美國、引爆席捲世界的攝影作品、黑膠、紅膠、經典唱片、報章雜誌等全系列作品,以及 Abbey Road、Ed Sullivan Show 等經典場景重現,特別展出知名藝人獨家私藏,披頭四藏物分享、假日音樂講座、名人對談,深度演繹披頭四世界,把那集體的青春期再活一次。

 

聯合策展:馬世芳 

視覺設計:聶永真

展覽期間:2014.12.18 - 2015.03.09(除夕夜休館)

展覽時間:每日 10:00 - 18:00(最後入場時間:17:30)

展覽地點: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中四 B 館

臉書頁面:www.facebook.com/beatlestomorrow 

 

主辦單位:

藝八館有限公司

啟藝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新世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富錦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整理Peggy Wu
攝影teikoukei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