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不在意——簡莉穎《看在老天爺的份上》

也不是不在意——簡莉穎《看在老天爺的份上》

作者印卡
日期11.05.2015

《看在老天爺的份上》(For God's Sake)一劇透過法國劇作家韋納維爾(Michel Vinaver的新文本劇版演出了《求職》翻譯版本以及簡莉穎的改編版本,試圖從翻譯劇本及於改編劇作家對於舞台效應的詰問。這齣戲在結構上可以說是將演後座談的形式移植到了劇場內部。但在簡莉穎的現身說法之前,《看在老天爺的份上》基本上是以讀劇方式演出,先是一段根據原劇本試圖給予法國框架的演出,另一段則是將其場景改編為臺灣地點與臺灣口吻的方式。這齣戲透過劇作家與翻譯的討論,試圖讓文本肌理內部的知識(如當時法國不能墮胎,必須到倫敦去,這樣的地方知識)在這樣的討論之下被昭顯,在此劇中也因此趁勢指控新文本劇本的口氣難以翻譯與再現。

《看在老天爺的份上》的問題意識基本上是一個劇本如何在地化與翻譯,或是更真切地詢問在地劇本的真實降臨。這齣戲試圖以兩條「外部」的軸線討論。一則是透過簡莉穎以劇作家身分閱讀希爾茲(Aleks Sierz)的作品《Rewriting the Nation: British Theatre Today》討論英國新文本與在地的關係,舉凡英國面對後柴契爾時代各種移工、戰爭主題的出現或是順代提及美國後九一一的劇本寫作;另一條軸線則是試圖呼應日本劇場的發展,在劇中追溯日本第四代劇場導演曾經追尋的日本性與第五代導演的卸下包袱來作為例證。當然這類過度線性簡化戲劇史的做法,不一定有說服力。不過在這齣戲的中段,透過兩個例子以及採訪或演出的仿調錄影,例如其中劇作翻譯吳政翰與演員謝盈萱的說詞,或多或少呈現了這齣戲對於戲劇教育中搬演新文本的焦慮以及疑惑。某種形式上,這齣戲像是把紀錄片搬進了小劇場空間,透過案例、解說,並試圖給予一定的標準判斷,帶著一定的教導意味。

在這樣的結構中,《看在老天爺的份上》也就聚焦了兩個事實上推論完整不一的論點:其一,國外新文本劇本有不可翻譯性的根本問題;其二,在地新創作文本的迫切。在第一項,當然是特別透過這齣戲的形式來表達,除了劇中韋納維爾《求職》的兩種演出外,也透過對《游泳池沒水》原劇本與譯本演員讀劇上的差異來作例子,試圖呼應過去觀眾的觀戲經驗;而在第二項,則是直接建立在不可翻譯性中所出現在地語言的問題,透過引用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的《如何獨處》一句話「最好的文學都是地方性的」,來試圖抵達對在地新劇本的呼求。

在不可翻譯性上,或許學者艾普特(Emily Apter)在回覆世界文學貫以普同性的發言中可足以參考:「國族中立會有問題地導致有種普遍性可翻譯或是全球適用的普通辭典。」在這其中,他指出了「不可翻譯性產生了概念修正主義的歷史,而這些概念也給予了誤譯更多的分量。」這背後昭顯了某種政治地理意義下的哲學製圖。同時他提到了不可翻譯也勢必帶著「不可置信」的成分與效果,例如A語言中的諺語,在B語言中同樣的語彙組合根本毫無意義。這在簡莉穎這齣戲中,即是與翻譯對話的錄音裡,所說法語詞彙的多義性。但之所以特別引用艾普特,我只是想指出在《看在老天爺的份上》這齣戲中單純指向了鼓勵在地創作力量的增幅,或許不是唯一的結論。「不可翻譯性」與語言的不可測度性所指向的是一種語言背後的共同體,投影在語言中的各種歷史、時空的經驗。不可翻譯性所指出的更多是如馬丁路德翻譯聖經所說,是一種德語化,也就是《看在老天爺的份上》在劇場中示範了透過將劇本換為臺灣的「可翻譯性」與「不可翻譯性」,事實上可能都同時指向了《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背後所呈現出臺灣「本土化」、「自己的語言」的焦慮。同時,當這齣戲鮮少以臺灣文本為例證,更可能指向的是臺灣文化產業本身過度仰賴外部資源,對於內部文學、視覺藝術甚至戲劇文學資源認識的匱乏。

在眾多的可能中,《看在老天爺的份上》於演講時所指出的解決之道,是將「日常語言」到「戲劇語言」的過程,放置於劇本寫作這一環。然而這股焦慮不只是長久以來存在於劇場界,臺灣文學與低迷已久的電影界、影視作品間也是存在著。如果不能朝內面向承載語言的共同體,並搭建一條內部自足與溝通的生產線,似乎就難了許多。更何況相較日治時代、或是臺灣八〇年各種藝術社群內部的交涉,視覺藝術、劇本、小說、詩歌彼此間相互支援構成了微型的生產與消費鍊鎖,這種現象如今也是相對稀少。甚至在出版視野中,還得透過翻譯文學來形成某種共同的創作語言語境,這也是在《看在老天爺的份上》戲劇中造成對年輕劇作家更根本、無形的壓力。

《看在老天爺的份上》這一齣戲,總而言之,透過了記錄觀點的方式,讓編劇出現在舞台上說明一種對新文本劇本的想法,或許能夠理解為何在這樣的概念上,簡莉穎提出讓更多人寫臺灣的新文本劇本,這個想法的確是相當吸引人。但也值得我們追問,現行的文藝機制下,以往的台灣劇本重新演出是否在體制內或是學院內是更不被支持的,為何重新活化與再創作必須透過西方劇本而非臺灣本身的劇本,為何欠缺機制足以幫助臺灣戲劇傳統的形成與翻新,同時新劇本如何能受到整體創作社群的內在重視,我群意識如何在台灣創作社群間被加強,其他藝術創作亦然。這齣戲最後透過四位演員重新扮演簡莉穎,扮演日常生活於投影屏幕中,更顯現出目前在戲劇發展中演員於如此生態下的窘境。在亦真亦假之間,只可惜《看在老天爺的份上》是一場戲,在劇場空間中,或許還未成為推論堅實的宣言,隨即又變成一個哏消逝在一個房間裡了。

 

 《看在老天爺的份上》
時間:2015/05/01,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實驗劇場 1F 藝文空間
導演:簡莉穎
演出:黑眼圈跨劇團

 

【專欄簡介】

藝術作品不會主動地揭開它的深刻,本專欄將提供台灣當代戲劇、視覺藝術展演的介紹與論述。由「關係藝術」的理論,這勢必帶著藝術作品與文學之間的認知差距,但也希望藉由這些差距,討論作品的文化脈絡及其美學觀點,提供讀者進一步的討論空間。

 

印卡

七年級詩人,《秘密讀者》編委,詩歌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字花》、《衛生紙》、《創世紀》等刊物,曾被收錄於合集《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著有詩集《Rorschach Inkblot》。

#謝盈萱 #黑眼睛跨劇團 #簡莉穎 #印卡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印卡
圖片提供黑眼睛跨劇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