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棒小說諮詢室:寫作大師未曾公開的創作秘技(上)

超棒小說諮詢室:寫作大師未曾公開的創作秘技(上)

作者閱讀私訊
日期18.12.2015

詹姆斯.傅瑞出版過多部暢銷小說,曾獲得愛倫坡獎提名,並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開設小說創作課程,同時於美國巡迴舉辦寫作班,是各地作家研習會最炙手可熱的講員。現年七十多歲的傅瑞,仍在加州各地主持寫作班,並成為許多出版社挖掘新銳作家的創意基地。傅瑞將多年的教學經驗整理成「超棒小說」系列,以此聞名歐美,也成為許多創作者的案頭常備經典。

雲夢千里文化曾在 2014 年與「金石堂網路書店 - 非讀 Book」粉絲團合辦活動,讓台灣的「超棒小說」讀者者向傅瑞提問,透過網路討論小說創作的各種問題。當時傅瑞正在東加王國度假,從收到的四十多個問題當中,挑選十個他從未寫進任何書裡的主題,在南太平洋的遊輪上完成了一萬兩千字的詳盡回答。BIOS 特別從十題中選了四題刊出,與讀者分享寫作大師未曾公開的秘技。

A. 我的故事對讀者來說有趣嗎?

◎ 讀者提問:親愛的傅瑞先生,我們該如何知道自己的作品對讀者而言是有趣還是枯燥乏味?換句話說,我們要如何鑑定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超棒小說」?我們會有辦法知道嗎?

◎ 傅瑞回答:

完成初稿之後,你應該讀一讀,並針對戲劇性敘事的每個場景或每個段落,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我是否提出了能引起讀者好奇、讓他們想讀下去的故事疑問?

這裡有個不帶疑問的故事開頭:

喬伊醒了過來,望出窗外。太陽已升起,多雲。

這裡有個帶有疑問的故事開頭:

喬伊那天早晨起床之後,到了破敗的城區,找到聽說叫「壞山姆」的傢伙,向他買了把槍,是把閃閃發亮的全新格洛克九釐米口徑手槍。

或是:

喬伊那天早晨起床之後,知道當天就要向莎莉求婚。

或是:

喬伊那天早晨起床之後,決定不去看醫生,因為腹痛已經減緩,而且枕頭上的血跡也沒有前一天那麼多了。

第二、角色需要面對很大的利害關係嗎?

所謂很大的利害關係,可以是任何可能發生在角色身上的好事或壞事,像是贏得愛情或失去所愛、生或死、丟臉、升官、一件新洋裝等等──只要是對角色來說深具意義的任何事情,都算。

第三、有沒有強烈又戲劇性的衝突?

戲劇性的衝突,就是意志的衝突。角色想要什麼,並決心得到那個東西,卻遭逢難以突破的障礙,就產生了戲劇性衝突。這些障礙常常會來自其他角色,比方說,反對女兒成婚的父親、拒絕讓人升遷的老闆、不想被搶的銀行、不想被逮的殺人兇手等等。不過,這些障礙也可以來自非生命體,像是高山、海洋、沼澤或是一群蜜蜂、發動不了的車子等等。只要是讓主角無法心想事成的任何事物都算。

第四、角色會感到強烈的情緒嗎?

作家在創作小說的過程當中,常會一面寫作,一面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就因為他們自己感受到了,會以為讀者也感受得到。你在寫完一個場景的草稿之後,要讀一讀,確定你把角色的感受與情緒都寫出來了,也要確定那些情緒是強勁有力的。且看以下三種不同層次的情緒表現:

● 不帶情緒:那天早晨,瑪莉上了車,傅瑞德正坐在公車後方,他暗想她真漂亮。

● 微弱情緒:那天早晨,瑪莉上了車,傅瑞德正坐在公車後方,他注意到她散發出某種氣質,讓他心裡暖烘烘的。

● 強烈情緒:那天早晨,瑪莉上了車,傅瑞德正坐在公車後方。他們四目相接,他有種閃電擊中心臟的感覺,連忙喘息換氣。

總括來說,針對以上四個問題,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就有了讀者不會覺得無聊的戲劇性故事。如果你有很吸引人的故事疑問、強烈的衝突、夠大的利害關係,與強烈的情緒,那麼讀者就很可能不只覺得有趣,還會覺得扣人心弦。

想知道你的作品究竟表現如何,另一絕佳方法就是,找到願意將讀後感據實以告的人,給他們讀讀看。

B. 小說創作的樂趣:用不同人物的觀點寫作

◎ 讀者提問:我是個女生,我有一個新的故事,想從成熟男性的觀點來寫,那要怎麼做才能凸顯出這個角色該有的男性特質?要如何去描寫和自己不同性別的角色,才不會讓讀者覺得這個人物不夠真實呢?傅瑞先生,你有用女性的觀點寫過小說嗎?

◎ 傅瑞回答:

我常常從女性的觀點來寫作。

我會從男性、女性的觀點來寫作,其中既有同性戀,也有異性戀,有老也有少。我也從不同種族與國籍的人物觀點來寫作,也會從動物、昆蟲、鬼魂、外星人、機器人的觀點來寫,喔對了,還有上帝的觀點。

我用各種各樣不同的觀點來寫,只求能讓我的故事達到最好的效果。壞消息是,如果你沒辦法自由靈活地運用不同的觀點,你幾乎就只能用像你自己的語氣,來寫第一人稱的敘事。

「觀點」這個詞有兩個涵義。在第一個涵義裡,「觀點」指的就是人物的態度和看法。如果我說某人討厭義大利菜,就是向你表達了那人的看法。如果我說某人同時愛著他的老婆和情人,那就是他的態度。我目前正在寫一本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小說,我寫了好幾個日本角色的觀點:

松本覺得美國人粗壯多毛,體味重,又愚蠢,對榮譽沒有任何概念。他勉強承認,美國人是有勇氣沒錯,但不是光榮的日本精神戰士所有的那種勇氣(日本戰士隨時準備好也願意為天皇犧牲自己),而像是跌跌撞撞的公象,在無腦的暴怒之下踐踏眼前的一切。

我怎麼知道日本軍官會這樣想?唔,其實我並不知道,我是用猜的。那就是為什麼寫小說被叫做是「創意寫作」。讀者會相信我寫的嗎?我想會,而這才是重點。小說寫作,最重要的就是講求逼真。

然後你看下面這段話,讀起來像不像是女性觀點?

我第一次在公車上遇見傅瑞德的那個早晨,從他偷瞥我的眼神裡,我可以看出他一臉頭昏目眩的樣子,彷彿剛剛被人賞了個巴掌。我在他身旁坐下,我可以聞到麝香味,我看到他的雙手強健、眉宇之間流露知性,可是他就是不說話。從他不停地瞄著我的模樣,我知道他想說話。不過,我當時就知道他很害羞。我不想讓人覺得我太大膽,所以也不敢主動開口⋯⋯。

把觀點當作態度的時候,有個重點要掌握。你必須要把筆下角色對於不同事物的態度與看法創造出來,即使你不曾打算把這些直接寫進故事裡。當你創造出人物,又透過描述、動作與對話來呈現這個角色的同時,你也要創造出此人對於事物的態度和看法。所以即使你是個年輕女性,你也必須要創造出擁有各種態度的各類角色。這是身為小說作者的挑戰,也是樂趣。

「觀點」的另一個涵義是「攝影機的位置」。

舉例來說,假設你透過攝影機鏡頭來看一個場景,在沒有進入角色內心的狀況下把場景記錄下來,這種作法我們稱之為「客觀的觀點」。這裡有個例子:

瑪莉上了公車,四下張望尋找空位。她順著通道走去,在傅瑞德身旁坐下。傅瑞德神色有異地瞥著她看,表情就像剛剛被人揍了一拳似的。

這是誰的聲音?誰的觀點?某個角色的嗎?都不是。

作者的觀點嗎?也不是。

答案:這是敘事者的聲音與觀點。

如果敘事者不是作者,那他是誰?故事的敘事者是作者創造出來、用來講述故事的「半個角色」。我的敘事者並不是我,這裡有個例子:

金黃色的太陽在東方緩緩升起,下方是藍色霧靄籠罩的雄偉山脈,是先人稱之為眾神遊戲場的所在。不久,天空轉成了憤怒的紅,恍如火色的糖漿,在寬廣泛灰的平原上蔓延擴散⋯⋯。

這是小說風格的遣詞用字,並不是我一般的說話方式。要是我開始這樣說話,我想我太太會打電話給精神科醫師。

敘事者有時會使用一些有點個人化的慣用語彙。舉例來說:

那天早晨瑪莉踏上公車,頭一次見到傅瑞德的時候,還是個十六歲的傻女孩。她大膽地在他身旁坐下,傻女孩有時就會這樣。

敘事者用「傻女孩」來描述瑪莉時,可能就抱持著某種看法。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作者本人的看法。這個敘事者看起來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但羅曼史裡的敘事者會比較女性化,也會溫柔一點,而在驚悚小說裡,則會較為男性化並更加強硬。

第一人稱的敘事者總是採用「主觀的觀點」。換句話說,故事是從某個角色(同時也是敘事者)的眼光來講述。不管那個角色處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都會影響講故事的方式。比方說,有個老人在講述傅瑞德跟瑪莉在公車上相遇的故事,可能會像這樣:

瑪莉那天上車的時候,我也在車上。她漂亮得像個娃娃,甜得跟蜜似的,傅瑞德一看見她,哎呀,就像被閃電劈到腦子那樣,馬上坐直了身子。

用老人觀點的第三人稱敘事,寫起來可能會像這樣:

瑪莉踏上公車的那天,瓊斯這老頭也在公車上。老頭覺得她跟個娃娃一樣漂亮,甜得跟蜜似的⋯⋯。

總之,用某個角色的第一人稱敘事,和採用那個角色觀點的第三人稱敘事,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大。

小說創作的一大樂趣,就是用不同角色的觀點來寫作,想像著身為這些人的樣子,以及怎樣從他們的眼睛看世界。

【延伸閱讀】

關於怎樣從不同的觀點寫作,可以參考《超棒小說這樣寫》第六章,以及《超棒推理小說這樣寫》第十八章。另外,《故事造型師》當中對於觀點的選擇、運用與切換,有非常深入淺出的專業介紹,這些都是英美小說家必備的工具與技藝。

 

延伸閱讀:超棒小說諮詢室:寫作大師未曾公開的創作秘技(下)

                  為了撒謊,得先掌握真相──讀《超棒推理小說這樣寫》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資料、圖片提供雲夢千里文化
攝影兄弟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