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日本風格是什麼,我只想要捕捉尋常的美好——專訪濱田英明

我不知道日本風格是什麼,我只想要捕捉尋常的美好——專訪濱田英明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7.08.2017

濱田英明的作品大多數拍攝自己身邊的對象,譬如自己的小孩或是日常之中所看到尋常事物。有時候,他的畫面不是那麼具象,像兩年前在台北透明公園(Transpark)展出的【聽風的歌】就頗有一種抽象表現繪畫的味道。但是為什麼這樣私人而且抽象的東西,卻會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甚至超越了國家、地域的界線?

專訪 濱田英明

拍攝理所當然的事物

「我沒有想要用照片去刺激人,有些攝影師會拍攝戰爭或是怵目驚心的場景,那也是一種傳達的方式,但並不是我想要做的。我想拍攝的是理所當然的事物。」當濱田英明這樣說的時候,他指咖啡廳窗邊的一面牆。「就像這一道光,我想將這種日常之中的美好傳達給看照片的人。」

可是為什麼要這樣?「確實當人們看到怵目驚心的照片,感情一定會有浮動,但是看到理所當然的照片,有時候感情的震幅反而會更大。」這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因為一張看似尋常的照片,其實往往牽動的是人們心中共同的經驗。濱田英明進一步解釋:「很多事情會存在我們的記憶之中,只有看到照片,感情才會重新被勾動。我希望照片可以有這樣的功用。所以即使看的人也許沒有看過我拍的景象,但是他會跟他自己的生活連結,與記憶交互作用,然後產生自己的想像。」所以最終,這些照片的目的是指向人的心理,而不是那種視覺的快感或是議題的連結。「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夠讓人思考自己。不僅想到過去,也會想到將來想要做的事,這時候忘記照片也無所謂。」

專訪 濱田英明

 

專訪 濱田英明

濱田英明的秘訣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一般喜好拍照的人也嚮往這種細微的美好,可是我們並不總是能夠成功,很多時候,日常就只是日常,所以那個從日常之中喚起我們情感的關鍵是什麼?濱田英明舉了一個例子:「假設我要拍一杯水,我不會直接去拍那杯水,而是那些水漬。因為我不想照片馬上可以被理解,而是需要一些思考」。

援引這次來台北的經驗,濱田英明接續著說:「也或許是我拍照時候的心境,譬如剛剛走過來的路上,我看到許多台灣的高中生好像在大稻埕參訪。翻譯告訴我,如果台灣人在日本也會很想要拍攝這樣的畫面。我覺得很有趣,所以我也拍下那些高中生。我想我之所以可以拍出大家有感的照片,也許是我常常會在跟人對話的時候,注意對方對什麼事情感興趣。」這其實也很像小孩,熱切觀察這個世界的趣味之處,以及那些人們也覺得有趣的事。濱田英明說:「我們每個人雖然不一樣,但是我們都有小時候的記憶。我大概是能夠保持小孩的觀點,所以可以喚起大家的記憶。」

專訪 濱田英明

所謂私攝影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濱田英明與我們一般所理解的私攝影區隔開來。譬如同樣拍攝家人,同樣處理記憶,我們也會想到日本女攝影家長島有里枝。濱田英明自己是這樣看待兩人的差異:「長島有里枝會讓自己進入畫面,但是我的照片比較像是一個旁觀者,譬如雖然是拍自己的小孩,但是我會像拍一個經過公園時看到的小孩、拍下他的有趣動作。觀眾的心情不會特別意識到那是我的小孩,而可能喚起自己小時候的回憶。」

事實上「私攝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有趣的。自從《私攝影》在台灣翻譯成書,再加上荒木經惟、森山大道等攝影家的引進,私攝影幾乎成為日本攝影的代名詞。這當然有點出入,日本攝影師的風格事實上遠非私攝影能夠概括,即便就是私攝影概念本身,也不是一個很嚴謹的分類。通常我們會追溯 Nan Goldin 等攝影家為私攝影的始祖,這個說法偏重私攝影當中那種私密、隱私幾近狂亂的部分,但事實上私攝影有多種不同的表現方法。

濱田英明與這些私攝影家有相似的地方,不僅僅是私人的題材,也在那種強烈的表現性。當我們說表現的時候,意味著那種動態的線條與鮮豔的色調,這樣的視覺容易牽動我們內心的情緒,讓觀眾即使不清楚脈絡的情況下,也會受到感染。濱田英明的作品具有這樣的特徵,「聽風的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專訪 濱田英明

 

專訪 濱田英明

私密的公眾化

但是濱田英明與所謂典型的私攝影的相似之處也僅止於此。事實上像濱田英明這樣 1980 前後的攝影家,他們所處理的私攝影,又與前述的不同。的確濱田英明的題材很私人,可是他將他們表現成一種普遍的形象。當你看到他拍的小孩,或是他的狗,你不會很快想到那是濱田的小孩跟狗,呈現了一種超越個人的理想型態。

這種理想型態建立在濱田英明的鮮明風格之上。一方面從視覺上來看,他的照片光線總是通透明亮、視角趨於中性,人物的動作也生動飽滿。在台灣有很多形容濱田英明跟日本攝影的詞彙,譬如空氣感,譬如純淨,甚至有人發展出濱田英明的風格檔。這些無不顯示他的照片確實在視覺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是這個部分,讓濱田英明將私人、日常的部分轉化成令人喜悅的元素。

但另一方面,這不僅僅是一種風格的套用。如前所述在這些討喜的形象背後,濱田英明致力於發掘一種人的普遍經驗。換句話說,一方面他的對象是私人的,可是他的語彙卻是公眾的。如果我們將眼光更擴大,我們會發現這或許也是一個時代的特色。像許多 Instagram 上面的照片,他們一方面呈現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那又是一種公眾的平台。濱田英明的照片也具有這種私密性與公開性。這是濱田英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這一時代攝影最引人入勝之處。他讓我們重新思考相機與個人,個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專訪 濱田英明

照片聯繫共同的經驗

當我們說照片在現代世界之中,已經逐步被錄像、VR 等裝置取代,因為它們更能夠帶給我們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但是同時,濱田英明或甚至是 Instagram 的流行,證明了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因為照片可以聯繫到曝片甚至深層的記憶。「對我來講,一支十秒的影片可能只有十秒,可是一張照片,它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比起十秒更長。我覺得這是照片無法被取代的部分。也因此我覺得照片很像詩,它很短,但是可以把人的想像最大化,這是非常奇妙的地方。」

濱田英明追求一種照片的共感,這種共感不會受到地域與文化所侷限,在這個意義上,他不會(也不應)被所謂「日本風格」的框架限制。他說起了一個特別的經驗:曾經有台灣的案主要求他拍攝日本風格,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結果拍完之後,案主很高興地說,這就是日本風格。濱田英明說完這句話,秀出了他手機當中的 Instagram 圖片,他說這些都是在台北拍的,難道這也是日本風格嗎?在這問句背後,他沒有說的是,他只是在不同地方拍照,試圖發現一種大家可以共同感受的美好。

#聽風的歌 #濱田英明 #攝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汪正翔
撰稿汪正翔
攝影王晨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