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媒材創造幻覺,在怪異醜陋裡尋找人性:澳門偶戲藝術家林婷婷

以多媒材創造幻覺,在怪異醜陋裡尋找人性:澳門偶戲藝術家林婷婷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9.12.2017

上一篇文章訪問了德國懸絲偶藝術家 Alice Therese Gottschalk,而在當代劇場中,除了懸絲偶之外,還有許多結合不同元素的偶戲。這類劇場往往突破人們對既定劇場形式的印象。

「一個劇場工作者的創作途徑,就是把故事用恰當形式呈現給觀眾。而要成功找到這個途徑和形式,就取決於創作者的態度。」澳門偶戲藝術家林婷婷這麼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

林婷婷是澳門滾動傀儡另類劇場(Rolling Puppet)的創辦人,今年是該團成立的第四年。婷婷過去從事網頁設計、平面設計、教學,同時也做業餘劇場女演員。興趣廣泛的她因為太過於忙碌,決定要好好選擇一條路,作為以後創作的專業。當時她參加新加坡劇團「戲劇盒」郭慶亮導演的工作坊,並入選成為結業演出的女演員,於新加坡戲劇盒與澳門藝術節演出《告別:身體十六章》,讓她覺得倍受賞識,因此更加重視自己在劇場領域的創作意願。當時她看著劇場裡製作精美的佈景,想到演出後這些佈景都會變成廢材,覺得很浪費,於是興起了跳脫一般舞台劇製作,利用廢材做物件偶戲劇場的念頭。

之後她申請上捷克布拉格的學校 DAMU(The Theatre Faculty of the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 in Prague)的研究所,研究物件裝置劇場,(Directing of Devised and Object Theatre)開啟了下一個創作階段。

IMAGE

《Made in Macau》

在 DAMU 婷婷先是意識到,在一個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她被期待要說東方的故事。同時,她也發現在捷克的教育環境比起亞洲較為開放,教師與學生之間並無上對下的制度,而是同樣以身為創作者的平等地位在交流、討論。當時她遇到的老師 Marta Ljubkova——也是捷克國家劇院的戲劇策略人(Dramaturg),並不以師長自居,他平等地與學生對談、理解學生的創作特性。

這期間她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創作方式。她選擇最先忠實於創作內容,不急著決定每齣戲的形式,而是讓內容本身帶著創作者找到最適合的呈現方式。這也造就了作品形式的彈性和多變。

2016 年在澳門演出的 《Made in Macau》 使用如杯盤、筷子、紙張、光影等等物件來說澳門小人物的故事。本來為這齣戲做的偶後來並沒有使用,而是找到更適合說這個故事的物件來表達。這些代表童年記憶的物件能夠勾起觀眾關鍵的感受,於是這齣戲反而不需要複雜的技術。

而從 2013 年開始發展的「華文文學 轉化 偶物劇場」,這系列的每個作品分別探索了不同的媒材與說故事的途徑:《枯牆》改編香港藝術發展奬終身成就奬得主劉以鬯先生小說集的作品《渡輪》與《黑白蝴蝶》,結合新媒體投影與偶的元素,重現小說中意識流的意象,探討澳門兩代人在殖民之下的認同鴻溝。《藥》則是改編自魯迅的同名小說,使用偶、演員的身體表演、現場演出的音樂等等,帶觀眾穿梭跨越時空的場景,創造強烈的象徵畫面,也將觀眾納入情境,成為旁觀者。其中一段斬首行刑的橋段,演員俐落斬下偶的頭顱,觀眾成了圍觀的群眾,是極為強烈的時刻。改編蒲松齡聊齋誌異的《方方》,則大量使用偶、面具等等,將觀眾一把拉近鬼怪的世界。透過怪異而醜怪的肉團、瘋魔的臉孔,來訴說人性。

IMAGE

《小安的新聞》

IMAGE

《哪吒婆》

《小安的新聞》改編自中國作家閻連科的同名短篇,在小箱子中使用不同的材質和物件為偶創造環境,即時投影演員操偶和物件。這樣揭露操偶人「後台」的手法為觀眾又打開另一層幻覺,同時在多層現實中探討故事中的議題。

在戶外演出的半人偶獨腳戲《哪吒婆》,有次演出遇到大雨,場地斷電但還是堅持演完,雖然觀眾聽不清台詞,但是看著婆婆角色的身體表情和動作,大家笑得很開心。當林婷婷看到阿公阿嬤撐著傘沈浸在演出中,她覺得選擇做劇場是對的。

滾動傀儡另類劇場歷年的作品一直都在嘗試不同的媒材,但是卻不偏離說故事的核心。林婷婷跨足演員、導演、製偶、也從戲劇構作的角度去定位每一次創作的動能,多樣的經歷為她帶來極大的彈性,在偶戲物件劇場無邊無際的可能性中持續找尋故事發生的所在。

#林婷婷 #滾動傀儡另類劇場 #偶戲 #劇場 #澳門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于恩平
圖片提供滾動傀儡另類劇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