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政治不正確專訪(抖)嗆出觀點來的 Podcast:專訪百靈果News 凱莉&Ken

史上最政治不正確專訪(抖)嗆出觀點來的 Podcast:專訪百靈果News 凱莉&Ken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4.04.2020

十年來,BIOS monthly 以創作文化為核心,持續發展多元深度的線上內容,深入且兼具視覺美感的人物專訪有幸受到讀者喜愛,成為招牌欄目。2021 年末,我們精選站內訪問,集結為《Wrinkles —— BIOS monthly 專訪選集 2021》,全書收錄 15 篇專訪、新增 2021 年再訪內容,並邀集受訪者親自註解訪問後的生活變化與領悟。

本篇專訪即為書中收錄篇章,全文精裝典藏現正販售中 ➤➤ 點此購買

 

「歡迎收聽百靈果News。這裡是華語界最自由的雙語國際新聞。」

「Welcome to Bailingguo News, the freest international Podcast in the Chinese speaking world.」

「我是 Kylie。」

「This is Ken。」

「我們會用百靈果/雙語的方式與大家聊聊世界各地有趣的新聞!」

點開 Podcast,看看排行榜。即便 2020 上半年偶爾被《股癌》《科技島讀》超越,百靈果News 截稿此刻仍是台灣區排名第一的播客節目。今年 2 月 28 日下午四點,他們在台北市美堤河濱公園舉辦「百靈果佈道大會」,把所有器材搬到露天空間錄製一個半小時內容,原本預期不到一百人的活動,現場卻來了四百人。常自嘲「政治不正確」「魔性笑聲」「以前是大左膠」「現在是妹子領袖」的媒體素人,死忠聽眾喚他們「邪教教主」,直到大會那一天兩位主持人才第一次親眼見識自己的號召力。

百靈果這個名稱不是他們自創的。日本有個幾乎同名的播客節目バイリンガルニュース(Bilingual News),一樣是一男一女主持人 Michael 和 Mami,內容如其名,以日文、英文雙語播報國際新聞。Ken 和凱莉寫過信給 Michael 和 Mami,一方面取經,一方面也問能不能沿用他們的名字。不過,就像 Bilingual(雙語的)字母抽換成了諧音 Bailingguo,台灣百靈果也不再只講新聞,還加上兩位主持人的談話和觀點——以及嘲諷。「所以,我們不覺得自己是新聞媒體,」Ken 說,「我覺得我們只是一個,把新聞消化成至少讓華人聽眾容易理解的媒介而已。」

說法有些讓人猶豫。都說是「華語區最自由的雙語國際新聞」了,還不算媒體嗎?

「我們還是有自媒體[註 1]的成份在吧?」凱莉忽然插話。

「自媒體要自己出去採訪,妳要出去採訪嗎?」

「不要,哈哈哈哈哈哈。」凱莉發出傳說中一聽就上癮的笑聲,「但大家好像認定有一個自己的管道、有人在聽,廣義來說就算是自媒體嗎?」

「這樣說的話,所有直播主也都算是自媒體,妳要下拉到他們的 level 嗎?」

「你這什麼意思!」凱莉大叫。

「我意思是他們高大上啦,他們有能力賺很多錢啦,啊哈哈哈哈⋯⋯」錄音室裡,面對面坐著的他們大笑起來。

你大概明白他們所謂的「政治不正確」是什麼意思了。

百靈果News,凱莉,Kelly,Ken

台灣不知道,很可惜

百靈果不是他們的第一個名字。一開始,他們叫做「國際狗語日報」。直到現在,百靈果的 Facebook 專頁依然掛名為「國際狗語日報 X 百靈果News」,上頭也依然存著他們當時產出的內容。

最早最早,他們做的是影片。一樣是國際新聞,凱莉帶著家裡的狗 Pom醬,到朋友 Annie 的咖啡廳錄製內容。鏡頭前一人一狗,人一邊聊著伊斯蘭國、一帶一路,一邊不停和狗攀談,試圖營造萌點。狗則理所當然地趴在地上搖尾巴,大部份時候看都不看主人一眼。

這節目沒什麼人看。

那時是 2015 年,凱莉二十九歲,Ken 三十二歲。她剛從加州蒙特利國際研究學院拿了口譯碩士、接到 APEC 會議逐步口譯工作;他則早已在中歐國際商學院唸完 MBA,從上海回到台灣第三年。

都是留學過的人,真要和別人比的話也能抬頭挺胸的那種學歷,兩人講話卻三句不離自嘲:凱莉在台灣唸政大政治系,說自己上政大「不過只是會考試」的緣故。高中就讀附中的她帶著附中人自豪的瘋玩性格,上大學之後也「我就是政治系體保生啊」都在打籃球。畢業那年想出國,選擇口譯專業也只是方便,「因為唸那個不用考 GRE」;Ken 小時候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再到中國學商,「我當時很看好中國的發展,所以才會決定唸中歐,」說完又忍不住:「趁人家排名十五的時候去唸啊,唸完你看現在人家排名前五了,搞不好會變哈佛欸,去拿一個哈佛學歷不是很屌?」(凱莉在旁嗆:但現在說哈佛是有點貶義囉呵呵。)

笑歸笑。在國外,他們一頭撞上中國崛起的那幾年。⋯⋯

IMAGE

◤ 帶讀者看見無數創作者 B-Sides 的台灣媒體,第一本專訪精選集 ◢

收錄受訪者
音樂影像導演・郭佩萱|導演・黃信堯|演員・巫建和|設計師・洪彰聯|《新活水》總編輯、作家・黃麗群|YouTuber・反正我很閒|Podcaster・百靈果 News| 《報導者》副總編輯、記者・劉致昕|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樂團・珂拉琪|攝影師・周墨|音樂製作人・黃宣|設計師・林小乙|作家・張亦絢|寫作者・前午場酒店小姐・少女A

  • 全新再訪|訪問做完了,然後呢?我們再度聯繫訪後半年到數年後的受訪者,聽他們再談自身的訪後境遇。初訪時曾想像的未來或尚未解答的探問,如今是什麼模樣?
  • 親身回望|如果可以親筆修改一篇關於自己的訪問,你會如何下筆?本書提供收錄受訪者修改、註解專訪文章的權利,並將修改與原文一併保留,展示此刻與訪問當時受訪者心靈的錯動與輻合。
  • 職人特輯|「Sprinkles ——現場一百答(不是專訪心法)」邀請在台灣編輯.攝影.企劃・訪問領域深入經營的執業者,收錄「對自己影響最深的訪問」、「被要求修圖最離奇的地方」等十五問一百答。
  • 精裝收藏|設計師莊皓操刀精裝全彩裝幀,以皮紋荔采紙暗示時間的壓刻與皺摺,如同歲月的肌膚。

IMAGE

#Bailingguo News #凱莉蹲下去 #無料福利社 #國際狗語日報 #Ken #Kelly #凱莉 #百靈果News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蕭詒徽
撰稿蕭詒徽
攝影湯詠茹 Deer Deer Tang
責任編輯李姿穎 Abby Le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