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正我很閒 EP1|我們對廢很講究喔!拍片的深度哏,用技術搞笑|封面故事 2020 輯四
十年來,BIOS monthly 以創作文化為核心,持續發展多元深度的線上內容,深入且兼具視覺美感的人物專訪有幸受到讀者喜愛,成為招牌欄目。2021 年末,我們精選站內訪問,集結為《Wrinkles —— BIOS monthly 專訪選集 2021》,全書收錄 15 篇專訪、新增 2021 年再訪內容,並邀集受訪者親自註解訪問後的生活變化與領悟。
本篇專訪即為書中收錄篇章,全文精裝典藏現正販售中 ➤➤ 點此購買
退伍後沒事做的那段日子,佳播會問猛將:欸,你今天有工作嗎?沒有。於是兩人騎上摩托車晃蕩一天,隨便閒聊。「回家發現,幹,我今天又浪費一天,人生又少了一天。」
自稱缺乏行動力,大三發想到的劇本〈告白目〉,佳播當兵時才終於寫完。「退伍後也很無聊,一沒工作,二⋯⋯好啦就沒工作,整天喝酒不知道幹嘛。有一天我就 me 猛將說,欸,我好像不能再這樣下去,是不是要拍點什麼東西?」兩人把拖延已久的劇本簡單拍拍上傳,臉書轉發,50 讚。
然後猛將問,不是還有一個劇本嗎?陳奕凱好像滿閒的喔,反正都很閒,要不要一起弄?
那個下午,現場還有學長陳國賢。拿起 iPhone 8,六七個小時拍完了〈蛇咬拳第二式・拿〉。猛將運鏡時看著從小沒綽號的陳奕凱腿那麼長,隨口一聲「長腳」,陳奕凱於是成為「樂咖」,「反正我很閒」也隨後誕生了,名如其人,直拳命名法。
猛將還有點猶豫:「那時候就覺得,欸,頻道名稱叫一句話會不會很怪啊?什麼意思啊?」
想出名字的佳播依然是滿得意的:「可是很有節奏感,哈哈哈哈哈。」
彼時 YouTuber 潮大爆炸,剛進新媒體公司的陳國賢在打敗蛇咬拳高手(?)後說,你們這個,好像有機會喔。豈知第一支片上傳到 YouTube 頻道,3 個觀看數作結。
可是我真的不差
「你真的那麼期待我們這群破銅爛鐵啊?我以為我會很成功,十五年過去了,我還是失敗了,可是我真的不差。」——《海角七號》
第一次拍片,其實更早。2008 年魏德聖《海角七號》上映,海風、吉他、愛情故事風靡票房,也打動了高中同班的樂咖、猛將、佳播。樂咖真情回憶,「魏德聖之前,我們真的不知道台灣可以拍電影。看了就覺得,原來生活上的東西是可以放在大銀幕上的,滿感動。」
學校也因此動起來了。電腦老師教繪聲繪影,音樂老師出的作業是要拍 MV,猛將和佳播組拍了一個 metal 團的歌,樂咖爆料:「超中二,他(佳播)演一個變態殺人魔,片名叫做〈愛與憎恨的螺旋〉。」眾人哈哈哈哈震撼採訪時的咖啡廳。我問那樂咖你咧你拍什麼,結果竟然是自己編舞的山下智久 MV(!)真的是誰沒有過去。
高三填志願,三人如同大多數畢業生一片迷惘。樂咖去了日文系,佳播留級,猛將坦言前面當然是寫了一些熱門科系國貿、經濟什麼的,但沒上,退十步,不知不覺落點到傳播。
樂咖:「你要是當初有上,現在就有車有房。」與有產階級擦肩而過,可憐哪。
猛將:「對啊,還在這邊跟你們混⋯⋯」
佳播把大家 tune 回現實:「啊不是,分數就沒到啊~」
命來人轉,分數沒到就沒到,留級就留級。佳播在回顧人生跑馬燈時沉吟,「我最近發現一件事,就是,我的人生規劃趨近於零欸。真的是零啊!」佳播高中留級那一年,再準備一次學測痛苦爆表。他問遍讀大學的朋友:哪一個系可以不用寫功課啊?問了一圈,猛將說大傳不用,他就選大傳。樂咖則是在讀了兩個月的日文系後,毅然決定退學重考,進入崑山視訊系。三人就此一同回歸到拍片的圈子。
青春の巡禮來到中期入團的福林,他默默說:「喔⋯⋯其實我唸電機。」猛將說了一聲讚!佳播介紹:「我們唯一的理組~~」從前擅長數學物理的福林按老師建議去唸電機後也想轉系,卻沒成功。直到一次試鏡,他一頭栽入表演的世界,磨練自己成為一個演員,大小場都跑,也在拍片現場認識了猛將,在猛將去日本之後加入頻道擔任攝影角色。
抵達拍片世界的過程崎嶇,一轉身十年過去,佳播、樂咖以導演為主,偶爾也攝影、剪接、編劇,福林、猛將成為製片,他們口中稱為當「雲端硬碟」用隨便上傳的「反正我很閒」頻道,訂閱也突破了四十萬。
導演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但我就是想當
「在宏觀的物理世界裡面,我們是分隔兩地對不對?但是在微觀的量子力學世界,我們是緊密地糾纏在一起。這種糾纏的感情,不是你們這種肉體凡胎可以得到的快樂。」——【量子糾纏】單戀10年!一道跨越時空的愛情,用量子力學解釋愛情糾葛的現象!此舉令老高歎為觀止!
進入視傳系後,樂咖對一席話印象深刻。系所在電影圈中偏技術人才養成,教授從一開始就苦口婆心:「他就對全班說,『你們每個人進來都想當導演,不要!導演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他一直鼓吹我們,其實這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是我會覺得,沒有喔!我進這行,就是想創作。」
大學裡分組作業,樂咖一直都是比較積極投劇本、爭取導演的:「就是想拍嘛。就覺得自己想像的東西透過影像表現出來很好玩。」而後進入台藝大攻讀電影研究所,「只是因為我希望有個環境繼續創作,可以用學校的資源。後來⋯⋯也真的拿了學校滿多資源(?)」他磨練導演、編劇、攝影、剪接種種技能,並以《偷偷》入圍 2019 年金馬最佳短片。
講到這裡他猛然一句:「以前我大學的時候有做過生意你知道嗎。」
不只我嚇到,眾人一陣激動:「什麼???你做生意??」⋯⋯
◤ 帶讀者看見無數創作者 B-Sides 的台灣媒體,第一本專訪精選集 ◢
收錄受訪者
音樂影像導演・郭佩萱|導演・黃信堯|演員・巫建和|設計師・洪彰聯|《新活水》總編輯、作家・黃麗群|YouTuber・反正我很閒|Podcaster・百靈果 News| 《報導者》副總編輯、記者・劉致昕|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樂團・珂拉琪|攝影師・周墨|音樂製作人・黃宣|設計師・林小乙|作家・張亦絢|寫作者・前午場酒店小姐・少女A
- 全新再訪|訪問做完了,然後呢?我們再度聯繫訪後半年到數年後的受訪者,聽他們再談自身的訪後境遇。初訪時曾想像的未來或尚未解答的探問,如今是什麼模樣?
- 親身回望|如果可以親筆修改一篇關於自己的訪問,你會如何下筆?本書提供收錄受訪者修改、註解專訪文章的權利,並將修改與原文一併保留,展示此刻與訪問當時受訪者心靈的錯動與輻合。
- 職人特輯|「Sprinkles ——現場一百答(不是專訪心法)」邀請在台灣編輯.攝影.企劃・訪問領域深入經營的執業者,收錄「對自己影響最深的訪問」、「被要求修圖最離奇的地方」等十五問一百答。
- 精裝收藏|設計師莊皓操刀精裝全彩裝幀,以皮紋荔采紙暗示時間的壓刻與皺摺,如同歲月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