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上漂亮的包裝紙,這個社會看起來好像就很多元──張維中讀朝井遼《正欲》

裹上漂亮的包裝紙,這個社會看起來好像就很多元──張維中讀朝井遼《正欲》

作者張維中
日期30.01.2024

「送禮或是自用?」在日本買東西,結賬時店員總會問上這一句。如果回答送禮,那麼接下來就會進入繁瑣的包裝程序。包裝紙要選哪一張?緞帶要用什麼顏色?印有祝福短語的贈禮小卡想選擇什麼形式?一連串包裝禮品時的詢問,專業且貼心,待確認完畢後,緊接著店員就會開始展開包裝。包裝完成後,把商品放進手提袋時,最後還會再附上一個(以上的)手提袋,因為讓你提的紙袋是提回家用的,裡面附上的紙袋才是讓你送禮用的。等等,外面正下雨嗎?那得再套上一個防雨袋才行。

每次看著店員展現熟練的包裝技巧,從摺紙到迅速翻轉、包裹、黏貼和綑綁包裝物,最後再裝進紙質超好,設計精美的紙袋裡時,我總覺得見證了一場魔術。其實經常不過只是買個日幣一千圓的東西罷了,但經過包裝卻物超所值,立刻提升到有如四、五千圓的價值。在日本送禮的準則之一,就是物品本身或許不用真的多昂貴,但包裝一定要美。百貨美食街裡賣的那些不同品牌的菓子,吃起來或許大同小異,但表面裹上了風格獨具的包裝紙以後,只要拆裡的人賞心悅目就夠了,內在的口感倒是其次。

當我在閱讀朝井遼的長篇小說《正欲》時,遇見書中的各個角色,看他們身處在職場、家庭和學校,面對人際關係和生存價值時的心境,總忍不住想到日本購物時的包裝品。

日本是一個注重包裝文化的國度。善於包裝的不只是禮品而已,也包裝整個社會。什麼事情都是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一切充滿著秩序。做任何事情,形式都是重要的,有了表面的框架以後,才能在這個範圍內循規蹈矩走下去。就像是《正欲》裡的人物,他們都活在一個包裝得宜,重視外在美好的日本社會裡,當團體形成一種普世價值觀時,內在異於他人的聲音最好就得磨平。真實的情緒必須壓抑,因為能跟大家保持「常態」的狀態是一種不冒犯的禮儀,才能符合這個社會所謂「正確」的生存法則與道德標準。

《正欲》被朝井遼視為他出道十週年的里程碑作。為慶祝出道十週年,朝井遼推出兩部作品,一本是《STAR》,另一本就是《正欲》;前者被定位成「白版」,後者被定位成「黑版」,兩部紀念作風格各異。《正欲》曾獲選為「達文西雜誌 BOOK OF THE YEAR 2021」小説部門第二名、「達文西雜誌 BOOK OF THE YEAR 2023」文庫部門第一名。出版以來,這本書囊括了許多的獎項,也取得書店從業人員在內的讀者共鳴,並且被改編成電影,由稻垣吾郎、新垣結衣主演,腳本為港岳彥,導演為岸善幸,曾在2023年台北金馬影展放映,中譯片名為《(非)一般欲望》。

《正欲》以第三人稱的多視點結構呈現,故事的前半部分以檢察官寺井啓喜、購物中心店員桐生夏月和大學生神戶八重子這三個視點展開,而後半部分則加入了夏月中學時代的同學佐佐木佳道和八重子的同學諸橋大也的視點。乍看之下這些人物似乎毫無關聯,但故事卻以某個秘密為主軸,將他們交織在一起。在這些不同角色的家庭環境、職場文化、性取向和性癖好的背景中,小說探討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

書名《正欲》的日文發音和「性欲」相同,在這個雙關語的巧思下,發人省思的是究竟什麼叫做「正」確的「欲」望?這本書討論了很多關於「性欲」的定義和可能性。從書裡看見的日本社會,一般人對於性這件事,想法保守,通常帶著避而不談的態度,或是即使談論也經常認為是羞恥的感覺。可是,有趣的是,我們其實都知道日本在私底下,性產業卻有聲有色,甚至可到分門別類的專精。這種極度的表裡落差,在我看來,或許也是一種包裝紙裡外存在著兩個世界的產物。

《正欲》裡的主角們過著壓抑真實欲望的生活,最悲哀的是即使不想跟社會價值觀正面衝撞,在閃躲之中希望有個安身立命的心靈角落,最終卻不得不遭受到被人誤解的眼光。那些批判的標準,由誰來決定正確性?透過故事情節,作者提出種種的質問。

在這本書中,不斷重複出現一個字眼:「多樣性」。

「多樣性」放在台灣,我們習慣稱作「多元性」,也就是這些年來我們常會將這個詞語用在像是「多元社會」、「多元文化」和「多元家庭」。事實上不只是《正欲》而已,朝井遼在過去的多部小說裡,多次也都觸及到「多樣性」的議題。在《正欲》這本書裡,作者透過不同小說人物的想法,對「多樣性」再次表達意見,而在那其中多多少少能感受到朝井遼的懷疑。他似乎對現代社會眾人歌頌「多樣性」這個詞彙感到不安,他質疑過度強調的結果是流於形式化,只不過是為了迎合尊重多元的形象,但背後忽略掉更多弱勢小眾的可能性。

朝井遼曾經在 NHK 的一次訪談中,被問起「多樣性」時,他回答道:「與傳統的幸福形式不同,現在強調『追求自己的幸福』,從各種角色中解放出來,強調『發揮自己的長處』的潮流變得更加強烈⋯⋯『多樣性』讓你不必放棄你過去放棄的事情。然而,我現在感覺到多樣性一詞的光芒太強了,有些地方甚至被光芒擠壓而盲目。我本來就有一種習慣,想要知道光線照射到的地方所產生的陰影,願意深入探索美好背後的地獄。對我來說,從多樣性這個詞中,我感受到一種舒適感,可以由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同時也感受到一種地獄,人從此必須自己發現自己的意義和價值。因為沒有一種評判的存在,你沒有機會被告知『你比那個人更差』或『你還好過這個人』,每天都在自己評判自己的地獄。

確實,有光就有影。在一個逐漸強調多元文化的社會裡,不可否認弱勢之中仍存在著主流和非主流,而在反對歧視的聲音中,確實也往往暗藏著另一種歧視。在大聲疾呼要尊重少數的時代中,與生俱來的差異和不同的意見,逐漸開始被接受。

但即便如此,決定要去尊重哪些少數,則又可能陷入另一套社會的道德標準裡。畢竟誰有權利決定誰來接受誰呢?在應對的表面功夫下,包裝紙文化再度出場,最終是異中求同,彷彿給個交代就行。

起初我好奇,當朝井遼在說起多樣性和自我價值之間的關係時,為何需要將陌生人的「評判」與「比較」放入自我定位的重要考量?直到讀見他在 Real Sound 網站的另一篇訪稿裡,被問到作家出道十年,心境上有何變化時,他回答:「這種心境的變化,可能更多地是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作為一個作家。我是那種非常在意別人眼光的類型,但基本上,我終於理解到整個世界的『人的眼光』本身是一個非常變動的東西。」出自於1989年出生,成長於網路社群世代的朝井遼口中,這段話或許給了我答案。

《正欲》這本書觸及了許多包含同志族群在內的性別議題,同時透過探討一群人,他們擁有社會所不容的特殊癖好,挑戰了對「常態」的定義,並問及何種程度的不尋常才可歸為「病態」?在日本社會的保守價值觀中,在這個強調尊重多元的時代,走進《正欲》的字裡行間,跟著故事踏入少數族群與主流價值體系之間的灰色地帶。

最後不得不說,雖然朝井遼在意「多樣性」的盲點,我肯定有其道理,然而身為來自於同性婚姻合法的台灣,我其實認為日本的多樣性光芒根本還很微弱。畢竟在七大工業國當中,日本是唯一不承認同婚合法的國家,且在一份研究男女平等的 2023 年全球調查報告書裡,日本參與政治的性別差距中,排在 146 個調查對象國家中的第 125 位,創下歷史新低紀錄。無論怎麼看,日本都距離多元化社會還有一大截距離,更別說《正欲》裡未觸及的在日外國人生存處境是如何微妙。

讀完《正欲》這部小說,你會從故事裡感受到所謂的多元社會,不等同於每個人都能輕鬆生活的社會。不過,落實尊重多樣性,我認為本來就無關於輕鬆生活這件事。能不能輕鬆生活,最終取決於你能否不在意別人眼光,跳脫社會價值觀去活,而這恰恰好就是活在日本社會的困難之處。

朝井遼所擔心「多樣性」背後的虛假,在我看來,其實追根究底還是得回到日本社會中,有誰願意拆開包裝紙,擺脫這個民族慣於曖昧的逃避——總是先忖度他人意見,才釋放出對自己安全的態度。或許歌頌多樣性有時會被拿來當作一種策略性的政治操作,但在追求平權的路上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我想這也就是所謂「政治正確」雖然有虛偽的一面,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正欲》

IMAGE

作者|朝井遼
譯者|陳柏昌
出版|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

#朝井遼 #日本文學 #日本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維中
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核稿編輯吳浩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