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泰水五金:從頂番婆走向世界的工藝美學

勝泰水五金:從頂番婆走向世界的工藝美學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1.10.2017

頂番婆,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誰家阿嬤的綽號,但它其實是位於鹿港小鎮的水五金故鄉,全世界有六成水龍頭生產自這裡。

頂番婆男孩

1970 年代,臺灣加工業繁盛、各地工廠白煙冉冉,一個叫潘家政的頂番婆男孩剛從台北學了水電,返回家鄉,眼看再不久就要入伍,他想在這個水龍頭故鄉裡試試自己的能耐,以確定服完兵役後能順利投入產業。騎著一台二手機車,每天挨家挨戶地賣著水龍頭,天氣冷的時候,他會把報紙塞在胸口,以阻擋迎面而來的刺骨寒風。

當時,他賣的都是別人生產的水龍頭,賣著賣著發現,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常常引來客戶抱怨,他憑著在台北學到的水電知識,找出水龍頭的缺點,希望能促進廠商改進。只是,那些工廠才不想浪費早就開好的模具,重新開模是需要大成本的事,當然沒人搭理他。潘家政心想,既然這樣,只好自己捲袖做了。那天起,他從一個機台,做到家庭代工規模,再做到勝泰衛浴工廠,創業維艱,但他做到了。

大家樂

時序來到 1980 年代,非法簽賭「大家樂」在地面下暗潮洶湧,不分行業、不分貧富,所有人都瘋狂投入其中。當時正逢潘家政的兒子潘勝詣出生,工廠裡的人說他會報明牌、拿他當勝泰財神爺,而他也不負眾望讓工人贏了些小錢,但這些超自然現象在一次一位女工把他抱回家放在神桌上後,就消失了。兒子報明牌,真的很讓「大家樂」,但潘家政卻苦惱於工人沈迷簽賭,導致訂單拖延。

簽中的,為了慶祝而翹班;沒簽中的,因為傷心不想上班。潘家政被客戶逼急了,直接出走臺灣,跑到菲律賓、印尼、泰國、中國四處尋點,最後決定在篤信佛教、個性溫順的泰國設廠。儘管語言不通,憑著一股年輕的「憨膽」,和被客戶追打的壓力,他仍順利讓在泰國的生產線成功運轉,而這一轉,就是三十年。

JUSTIME,品牌正是時候

潘進吉是潘家么子,不像大哥潘家政有創業壓力,腦袋聰明的他一路讀到研究所畢業,拿到家族裡最高學歷,才回到頂番婆。這個潘家小弟古靈精怪,卻很有遠見,他看見整個頂番婆都在做品牌代工,想接訂單只能拼低價,且客戶訂單說給就給、說抽就抽,工廠員工的生計全寄託在這樣不穩定的狀態中,他很不甘心,頂番婆水五金技術世界頂尖,差別就在沒有自有品牌。

於是,他找來設計人才、成立產品研發團隊,以「JUSTIME 巧時代」為名創立品牌,開啟勝泰的品牌之路。潘進吉做事有他的浪漫,一心只想做出「他覺得美,大家也覺得美」的產品,於是好一陣子他和團隊悶著頭畫設計圖、開發產品,等待時機成熟,便帶著臺灣設計的水龍頭出國比賽,陸續拿下德國紅點、iF、美國 GOOD DESIGN、日本 G-MARK 等設計大獎。

雖然頂級水龍頭市場長期被世界其他知名品牌佔據,但 JUSTIME 這頭初生之犢來勢洶洶,除了在 iF 設計獎 2666 家公司中排名第 47,設計力更位居世界衛浴品牌前三名,潘家兄弟要用臺灣人的草根性,從頂番婆走向世界。這次品牌再造計劃,由潘進吉和新銳設計師吳孝儒(PiliWu Design Studio)合作,目的就是想大聲說出水五金屬於頂番婆。頂番婆,就是鹿港人的驕傲。

側寫潘家人

勝泰行銷總監,常常不經意說出一些古早味冷笑話的潘進吉,其實擁有食品科學碩士學位,是家族學歷最高的,但他卻選擇回歸家族企業。對他而言,經營品牌像畫一幅畫,沒什麼辛不辛苦,就想把它畫好,讓大家靠過來看。他說他從小就叛逆,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控制不住亂跑的腦袋,是老師眼中難搞的學生,嗯,這點我絕對相信。

不受控制,就是潘總的恆常性,他腦子裡一天到晚有新的點子跑出來說嗨,底下員工也早已習慣他這種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狀態。「我不要這個逗點。」『⋯⋯那不是逗點,那是水滴。』想起第一次與潘董見面時,他與設計師的對話,我依然不爭氣地笑了。我眼中的潘總,就是一匹脫韁野馬,後頭的員工得死命地拉住他,但也正因他不受拘束,才能一路領著勝泰走向更多可能。

IMAGE

行銷總監 潘進吉

 

現任泰國廠長,有著「勝泰財神爺」、「土地公轉世」稱號的潘勝詣,據說一出生就讓工廠單子接不完,二、三歲剛會講話時,適逢大家樂正熱,隨口咿咿呀呀就能報明牌,真的讓大家樂不可支。「後來工廠有個女工把我抱去她家,放在神桌上,那次沒用,後來能力就消失了。」他可惜地說,不然終生就要以報明牌為志業了。

這次品牌改造計畫,常是他鎮守鹿港老街的店面,潘勝詣在乎的,不僅是短期利益,更希望能讓勝泰成為一家有靈魂和深度的公司。除了工廠的事,他平時是個宅男,喜歡在家看電視、打手遊,同時為了減肥已經連吃了一年燕麥,「每天都吃,但身材一點變化也沒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IMAGE

泰國廠長 潘勝詣

 

最後要介紹的當然就是董事長潘家政。他年輕時到台北學水電,回到頂番婆後,騎著二手「歐兜邁」挨家挨戶賣水龍頭。當時他賣的是別人的品牌,後來發現品質不好,便自己做了起來,誰知遇到 1980 年代大家樂簽賭風潮,「工人賭贏了就去慶祝,不來上班,賭輸了很傷心,也不來上班!」,他只好遠渡重洋跑到泰國設廠。

「當時不知哪來的勇氣,泰語不會、英語也不會,連中文也不太好。」操著一口標準台灣國語,他笑說那時簡直被逼瘋了。在泰國生活三十多年,他落地生根,每天吃著董娘做的草仔粿、蛋黃酥、起司蛋糕、鳳梨酥等台灣味甜點,幸幸福福。董娘說潘董以前不喜歡甜點,現在她做的他都愛吃,潘董附和,反正太太做的,就是比外面買的好吃。這對夫妻講起話來,甜到長螞蟻。 

IMAGE

董事長 潘家政夫婦

 

更多介紹參見巧時代官網
http://www.justime.net/index.html

指導:經濟部工業局
輔導: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水五金 #勝泰 #頂番婆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陳芷儀 Rachel Chen
撰稿陳芷儀 Rachel Chen
攝影羅郁婷(HAUS Studio)
設計PiliWu-Design(企劃統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