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的那些小事(三):茶行中的哲學家

大稻埕的那些小事(三):茶行中的哲學家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3.02.2016

這是真的,臺灣首富是哲學家。一百多年前的臺灣首富李春生,就是一個哲學家。他不僅家財萬貫,還留下許多哲學思想著述,但他不是一個只坐在書齋內玄想冥思的哲學家,而是一個兼具理想和實踐的行動者。

十九世紀的臺灣首富李春生(1838-1924)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出生於廈門,五歲時廈門因為南京條約開放外國通商,這裡很快湧入大量的洋行及傳教士,成為華洋雜處的繁榮港都。李春生 15 歲時隨父親一同受洗為基督教長老教會信徒,從此信仰耶穌基督,影響一生至為深遠。18 歲展開壯遊,走遍上海、香港、寧波、福州、潮州、打狗及安平等沿海城鎮,對於鴉片戰爭後中國面臨的變局,有相當的了解和掌握。由於長期在教會活動,讓他學得一口流利的英文,20 歲開始擔任廈門怡和洋行掌櫃,負責廈門地區茶葉買賣,很早就展現在經商方面的卓越才能。 

後來李春生因緣際會認識英商杜德(John Dodd,1838-1907),適逢臺灣港口開放通商,他輾轉來到臺灣,受聘為寶順洋行買辦,也就是現在外商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協助杜德發展臺灣茶的外銷事業。沒想到因為李春生的關係,臺灣茶產量大增,並且成功外銷英美,開啟臺北城經濟發展的輝煌一頁。李春生與板橋地主林維源並列當時首富,有錢到不行的他卻熱衷獻身公益,臺北城哪裡的橋斷了、牆倒了,捐款向來毫不手軟。現在大稻埕仍有李春生紀念教堂,紀念他對基督長老教會的支持與地方上的重要貢獻。

正因為他在臺灣經濟史的地位如此重要,李春生的名字總和茶葉連在一起,但如果我們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這個名字將有不同意義。1907 年日本人中西牛郎出版《泰東哲學家李公小傳》(註 1),高度推崇李的思想,在他眼中,哲學家才是李春生最好的定位。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李明輝則認為他是臺灣史上第一個思想家(註 2)。在李春生之前,臺灣本地當然不乏知識分子,既有陸續從中國大陸來臺宦遊的仕人,也有在地長大的讀書人。但是他們大多是奉誦經典的經師儒生,沒有留下太多文字展現他們對宇宙和人生的省思、檢證、批判。

然而,李春生留下許多著述,與哲學思想有關的就有《天演論書後》、《東西哲衡》、《哲衡續集》、《宗教五德備考》、《耶穌教聖讖闡釋備考》、《聖經闡要講義》等書,從這些書名不難看出李春生的思想以基督教義為核心。

儘管如此,李春生對於形上學展現高度興趣,曾經把自己的學問歸納為「範圍之道」、「對待之理」、「數學之義」和「無形之學」(註 3)四者,四者其實可統一為李春生大力推崇的「無形之學」。從現在的哲學術語來看,無形之學就是指形上學,探討事物的真與假,以及構成「真實」的原因是什麼,自然也牽涉到事物存在的根據是什麼。

「範圍之道」討論有形事物之上還有更大的無形存有者,是人的精神、事物運行的規律等等。「對待之理」討論事物中存在「絕對」與「相對」關係,大凡肉眼可見的事物都存在著相對關係,「相對」代表恆常在變動中,可是在相對關係之上還有絕對的關係。西方古代許多哲學家都是數學家,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從數學可以見證宇宙存在完美的規律,數字與公式本身即是世界真實存在的根據。李春生闡釋「數學之義」,無非也是認為數學有這樣的功能。

李春生之所以要在《東西哲衡》、《哲衡續集》等書反覆論證有形事物之上還有無形而恆常的事物,才是絕對真實的存有(Being),終極目的是要證明上帝的存在。他認為世間有形的萬物之上,還有一個無形的造物者,這個造物者創造了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有了這個造物者,世間萬物才有存在的基礎。這些思想的確出自基督教的信仰,但不可否認是李春生對於形上問題的思辨。因為深信上帝是萬物存在的基礎,李春生更加重視精神、理想和道德這些「形上」的東西。

在形上學之外,李春生也熱衷於討論中西文化的問題,雖然身在臺灣,但對中國大陸的時局卻時刻關心,對晚清流行於知識圈的思潮更有許多批評。他大力反對達爾文、赫胥黎的天演論,雖然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李春生的批評偏離現實,但是回到基督教的倫理觀,他想要保證宇宙和人都有一個終極的價值根源,人和禽獸有著根本的不同。

李春生也反對當時流行於中國知識圈的自由、平等概念,此處看似迂腐守舊,但李明輝回溯李春生的原意,其實他反對的是恣意妄為的自由,以及泯滅差異性的平等(註 4)。有趣的是,李春生雖然虔誠信奉基督教,但是對於儒家思想卻相當尊重。他認為上帝創造宇宙,確保終極的價值不可毀滅,但人世間種種的政治問題,中國本土的儒家有諸多觀點卻能對症下藥。或許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人來說,李春生的立場不無有文化保守主義的色彩,但是李春生從弱冠之年開始遊走於洋人外商之間,他對西方文化擁有第一手觀察,絕非鐵板一塊的保守而已。

IMAGE

李春生紀念教堂

李春生雖然信仰基督教,但稱他為臺灣史上第一個思想家並不為過。他吸收中西思想,移動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人生橫跨清代和日治兩個時期,兼具商業和文化的多元才能。他一生中的一切,可說是近代東亞多元文化衝撞、交融的一個縮影,留給後人許多玩味的空間。

註 1|中西牛郎:《泰東哲學家李公小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8 年)。

註 2|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臺北:正中出版社,1995 年),頁 1。

註 3|李春生:《哲衡續編》(福州:美華書局,1911 年),頁 1。

註 4|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臺北:正中出版社,1995 年),頁 22-23。

#李春生 #大稻埕 #文化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莊祐端
攝影莊祐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