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吧|和那些男孩交往的日子,我很快樂——英國同志影集《It’s a Sin》

追劇吧|和那些男孩交往的日子,我很快樂——英國同志影集《It’s a Sin》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31.03.2021

過去兩個月,以上世紀八、九〇年代的全球愛滋危機為背景的 LGBTQ+ 口碑英倫影集《It’s a Sin》掀起了一波話題巨浪。

2019 年開拍,這部規格五集、短小精悍的迷你劇由高收視同志影集《同志亦凡人》、知名科幻影集《超時空奇俠》與高分神劇《未來歲月》主創編劇 Russell T Davies 操刀,集結了英倫新生代電子樂團 Years & Years 主唱 Olly Alexander 與眾多已經出櫃的演員。

《It’s a Sin》講述三個遠離家鄉到倫敦展開新生活的同志男孩 Ritchie、Roscoe 和 Colin,以及一個在他們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女孩 Jill,自 1981 年開始綿延十年的故事。在數不盡的公寓轟趴中,他們追逐理想生活,歡度激情青春;在悄然蔓延的愛滋陰霾下,他們掙扎頑抗,釋放生命的最後一道餘光。惴惴不安的末世感佐以八〇年代的情懷配樂,生猛又深情、熾烈又深沉。

It’s a Sin_這是罪

It’s a Sin_這是罪

打撈起一個時代

雖然感染規模上無法與 14 世紀的黑死病、1918 年的流感相提並論,但要說對一個特定群體的致命重擊和人心的殘酷映襯,沒有什麼比當年的愛滋大流行,更叫人戰慄且不勝唏噓。

背負厚重的議題框架,《It’s a Sin》本不是一個容易向投資者與觀眾兜售的故事。然而幾經輾轉,這個故事還是來到英國電視台 Channel 4 手上。雖然集數從原先設想的八集砍為五集,但播出後不僅創下 Channel 4 年輕觀眾層近三年來的最佳收視,也打破了其串流平台 All 4 的觀看紀錄。據英國慈善機構 Terrence Higgins Trust 統計,本劇更有效帶動了民眾參與 HIV 病毒檢測的積極度。

過去幾年,影視市場中若干以愛滋為背景的作品,如《藥命俱樂部》、《平常的心》等等,不約而同都將故事鎖定在小人物對藥商與政府的抗爭,尤其以激進風格直探青年運動的法國電影《BPM》,也常被拿來與本劇做比較。同樣勾勒一個時代的同志群像,劇中雖有遊行示威現場的再現,但比起拳拳重擊的政治性表達,更強調個體的情感經驗。就這一點來看,《It’s a Sin》其實與自然展現同志性愛、捕捉幽微情思的電影《5點59分愛上你》更加氣味相投。

歸根結底,《It’s a Sin》的焦點不在街頭,而在公寓餐桌、酒吧吧台、醫院病床,還有那些在艱難歲月陪伴彼此身側的人。

It’s a Sin_這是罪

本劇最有趣的地方,是總有一股經時光洗禮的中年感傷流淌其中。這部青春洋溢的成長影集,實際上是由在那個年代長大、如今已步入知命之年的一代所撰寫,但這份感傷並未流於耽溺、苦情。如今已五十來歲的 Davies,懷著不可置信的心情回望那段歲月。在那個揮舞旗幟、高歌遊行的激狂年代,他是異常沉默的——認識的人相繼逝去,他卻沒有為他們做過任何事情,更從未走上街頭。當有一天重憶年少,羞愧之情湧上心頭,成了他寫下這個故事的動因。

Davies 寫作的迫切也來自對生命逝去的焦慮。當那個世代的同志與他們的父母隨時間逐漸凋零,也意味著那段記憶將在歷史中永久消逝。《It’s a Sin》的出世,其實是對一個世代的打撈。

延伸閱讀
IMAGE
對準九〇年的巴黎,攝影機不斷挑戰人們能與愛滋病患者靠得多近,近到伸手就能觸摸他潰爛的肌膚、他的唾液、他的精液。讓人不得不意識,我們與死亡如此疏離。

夢碎的一年

時代是宏觀的,本劇的觸角卻是微觀的。前有廣受好評的《同志亦凡人》、妙趣橫生的同志系列劇《豆腐》、《香蕉》、《南瓜》等等,這並非 Davies 第一次處理同志題材,卻是他最為私密的一次書寫。取材自 Davies 個人與朋友在八〇年代的親身經驗,他更在劇中向已逝的演員、同時也是愛滋運動者 Dursley McLinden 致敬,讓本劇承載了一定生命重量。

劇中年輕人們一起生活的公寓確有其本,當年他們為那個房子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粉色宮殿」(The Pink Palace)。與男孩們同住其中的女孩 Jill 在故事中扮演著穿針引線的關鍵角色。她對同志運動毫無保留的支持獻身,曾被一些評論質疑過份理所當然,但這個人物的原型其實正是 Davies 的同名演員好友 Jill Nalder。

在那個確診愛滋形同宣判死刑的年代,Jill 看著身邊的年輕人離開後不再回來,宛如憑空消失。直至生命終點,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罹患愛滋,而 Jill 成了保守秘密的人。這也是劇中的 Jill 所經歷的:身邊好友一個個離去,她化身行走的愛滋字典,穿行醫院長廊,親睹病痛在青春肉體上留下瘡疤,在腦中封存與男孩們共度的時光。

Jill Nalder 本人也特別出演了Jill 一角的母親,劇播後「#bemorejill」(成為 Jill) 的 hashtag 一度出現在推特上引起熱議。這個詞所承載的精神,是對 LGBTQ+ 群體的善意擁抱,對權益的堅守抗爭,以及永不放棄的信念。

It’s a Sin_這是罪

It’s a Sin_這是罪

以真實為基底,劇中對時代的描繪,既殘酷又一針見血:同志患病後遭受的冷眼惡語、就業環境的現實窒礙、同志伴侶的法律地位缺失、在位者對同志身份的自我掩埋、荒腔走板的法律條款等等。當然,還有各種讓你目不忍視的劇情細節。例如 Colin 的母親在他確診後收到他人惡意投放的糞便;Colin 在病床上對 Ritchie 表露仰慕之情,卻又因為精神錯亂而不斷愛撫自己⋯⋯種種都叫人深刻體驗到無所適從的痛苦。

我尤其喜歡劇中那些細膩動人、巧妙暗喻的台詞。例如 Colin 的忘年之交——Henry 與伴侶 Juan 同居三十年,卻從未向家人坦承關係。直到兩人雙雙病倒,某天 Juan 的母親突然到訪,將他帶回葡萄牙,兩人自此再未相見。當 Henry 在被隔離的秘密房間聊起兩人的感情時,他形容:

「我們廚房有黴菌,一小條的黴菌。我們清理了潮濕的地方,重新塗上石灰,抹上漆,刷上鋅,但它還是不斷出現。過去我一直在和這個黴菌鬥爭,我只是忍不住想,是這個黴菌嗎?長在我的胸上,我們兩個把它吸進去了。」

寥寥數語,寧靜、絕望又飽含力量。黴菌乍看是 Henry 對未知病源的不安臆想,其實指代的又何嘗不是社會一直以來對同志的汙名?

It’s a Sin_這是罪

那是 1981 年,年輕人們還在激動憧憬著未來,想像五年、十年、甚至更老的時候他們可能長成的模樣。劇中,Ritchie 夢想成為一名演員,Colin 期待繼續留在單位工作,Roscoe 一心渴望發財致富。他們滿懷熱忱,卻不知道,就在同一時間,Henry 的生命已經悄然殞落,一場風暴在等著他們。

人生明明剛剛起步,卻又在一瞬戛然而止。1981 年 12 月,英國出現了第一個愛滋病死亡病例。那是夢想的一年,也是夢碎的一年。

我不髒

*本段涉劇情發展

《It’s a Sin》嘗試從另一切面填補愛滋影像書寫的空白,即它明確地刻畫出當時的年輕人在一開始對愛滋的「否認」。「這就是個噱頭,一個賺錢的伎倆,醫藥商的陰謀,你真的以為存在這種只會害死同志的疾病嗎?」年少輕狂的 Ritchie 以玩世不恭的口吻如是說。

而這也恰恰是本劇最可貴的地方,它從未試圖美化任何一個角色,不評斷他們的開放性關係,更無意遮掩每個人的性格暗面。它只是讓我們靜靜看著,看著這些年輕生命從對愛滋一無所知到感受謠言逐漸迫近,並帶走身邊的至親,然後在危機環伺下蛻變成長。

It’s a Sin_這是罪

It’s a Sin_這是罪

得知 Colin 患病後,Ritchie 前一秒還表現得像個只求自保的冷血動物,後一秒卻哭著到電話亭打電話回家,對著母親顧左右而言他。當自己也確診愛滋後,他為家人煮了一頓飯,而後重逢了學生時代暗戀的男孩,鼓起勇氣表白,然後在車燈下,翩然舞起一支芭蕾。他以自信的身姿釋放生命的熱力,並在之後化作遊行時的奮力一撲。曾經稚嫩的男孩卸下徬徨,以炯炯雙眸堅定說著他會活下去,他要積極治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對《It’s a Sin》的喜歡,來自其中那永不被抑制的生命朝氣。

本劇為年輕人對愛滋的「否認」找到了明確的原點。Davies 一次次精準召喚出那早已內化在 LGBTQ+ 群體心中的羞恥感與自我厭棄。所以 Henry 總是難釋廚房的黴菌;所以患病的 Gloria 要強調自己並不淫蕩;所以 Colin 在確診後說的第一句話是「我不髒」。在那個真實存在的年代,男孩們被診斷出 HIV 陽性後從來不用真名,也羞於告訴家人,因為他們害怕讓家人失望。

而這一切都在劇末被 Jill 以擲地有聲的發言點破,她對 Ritchie 的母親說:

「Ritchie 感到羞恥,他覺得自己活該去死,那些病房裡全是覺得自己活該去死的男人。他們就要死了,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是對的、這是自找的、這是我的錯——因為我的性取向導致了我的死亡⋯⋯正好有一種病毒出現,證明你是對的。」

It’s a Sin_這是罪

真正扼殺那些年輕生命的,不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疾患,而是根困社會已久的心理病症——不關己事的卸責,在漠然與無知中催生的無愛環境,對 LGBTQ+ 群體的恣意貶低,在在都讓他們深陷不為世所容的羞恥中,獨守不可言說的秘密。

在那間供眾人相依為命的公寓裡,轟趴的意義不僅止於狂歡與性愛,更意味著自由與自我追尋。在那裡,你可以為自己發聲,歡愉可以被大方正視與談論。在 Ritchie 的遺言中,他終於不再隱藏、不再撒謊,笑著回憶那段好時光:

「我曾經那麼快樂,我和那些男孩交往⋯⋯我記得他們每一個人,他的頭髮或嘴唇,他為我的笑話開懷大笑,他的臥室,那些台階,他的照片,高潮時他的臉龐。六年後看見他穿過俱樂部,我想,那不就是他嗎?他和別人在一起了,他看起來很開心。我想,真不錯。因為他們都很棒,有些人很混帳,但是他們都很棒。」

角色的感悟與成長,最終推翻了劇名「It’s a Sin.(這是罪)」。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處心積慮地為 LGBTQ+ 群體鑄造一個又一個別樣詞彙來代指一切普世的事物,快樂就可以是純粹的快樂,而愛即是愛。

#追劇吧 #LGBTQ #親密關係 #親情 #影集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婉兒 Cari
設計郝御翔
責任編輯曾勻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