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我們是那種比較沒出息的人——專訪「歡迎光臨午場酒店」少女 A,愛就是很 fuck-up

剛好我們是那種比較沒出息的人——專訪「歡迎光臨午場酒店」少女 A,愛就是很 fuck-up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7.06.2021

十年來,BIOS monthly 以創作文化為核心,持續發展多元深度的線上內容,深入且兼具視覺美感的人物專訪有幸受到讀者喜愛,成為招牌欄目。2021 年末,我們精選站內訪問,集結為《Wrinkles —— BIOS monthly 專訪選集 2021》,全書收錄 15 篇專訪、新增 2021 年再訪內容,並邀集受訪者親自註解訪問後的生活變化與領悟。

本篇專訪即為書中收錄篇章,全文精裝典藏現正販售中 ➤➤ 點此購買

 

少女 A 面貌溫婉如白瓷,穿著中性 oversize 衣褲,雖然一頭亮麗的黑色中長髮,但頗有 City Boy 的氣質。少女 A 這個名字有《絕歌》少年 A 的影子,1997 年,一名未成年少年犯下兒童連環殺人案,震驚了日本社會,日本司法程序嚴禁揭露少年犯身份,新聞媒體稱呼他「少年 A」。少年 A 作為一種代名詞,在二十年間經歷多作品改編,恐懼同時,也雜揉人類社會對這個身份的窺奇。

凝視著少女 A 的,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她身份錯綜,一名曾在午場酒店打工[註 1]的研究生,自稱寄生台北的南方人,讀性別論述的性工作者,執筆的人。寫有關無法被論述解答的身體、慾望、貧困。少女 A,則像一個暫時的容器,只是在這裡待一會兒,社會上並不乏少女們對號入座進貧窮與性別身份交叉而成的問題位置。

少女 A 於 2020 年開啟在 BIOS monthly 的專欄《歡迎光臨午場酒店》,在這之前,只是在 tumblr 放些隨筆,「這是我第一次投稿,想說應該也輪不到我⋯⋯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文章,其他就是論文⋯⋯」投稿 BIOS monthly,也是一種讀者的敲擊:「在做小姐的時候,我會看你們的人物採訪,黃麗群、胡淑雯之類的,我會去看她們作品。小姐在等待時很無聊,我又不想看論文,就看書。」研究所時其中一堂課「性別與文學」讓她開始讀台灣文學,在等下一檯時,比起論述,那些字更能完好時間裡的隙縫。

做小姐之前,少女 A 在設計公司打工,一面寫論文,「因為速度太慢,每天被罵⋯⋯後來我被炒魷魚了,剛好我室友是做酒店的,她就說如果妳很需要錢,可以往這方面想想⋯⋯」她確實很需要錢,因此開始打聽相關工作,因緣際會:「前男友貼了一個很怪的網站給我,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八大,我就隨便點一個進去。」

化名「小惠」,開始了在林森北路的工作。

註 1|午場酒店:與一般酒店不同,報班時間為下午兩點到七點,為林森北路特有的性工作文化,起先營運是為分攤晚場成本,又稱摸摸茶。

世界上的小惠們

「其實小惠這名字的靈感來自大學同學,她也是做酒店的。經紀人問我要用什麼名字?我就想到了這個好朋友。我本身沒什麼朋友,知道彼此都在做後,我們關係變得很緊密,就會聊到她在酒店跟我在摸摸茶的差異。」在做酒店的小惠,跟在做午場酒店的小惠,既像受苦的分靈體,又像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另一個薇若妮卡,兩人相伴為室友、在台北的家人也好一段日子。

不只小惠,當時少女 A 因小姐身份、在交友軟體上被喜歡的男生拒絕,與身邊鄰近的人聊起失戀,才發現:「不是只有我,原來有很多人都做過酒店,只是沒有公開。」少女 A 的專欄露出後,更多讀者主動私訊她分享自己的從業心得,「連我室友也是因為文章的事,才有機會跟她深聊她做過酒店的事,有種莫名溫暖的感覺⋯⋯」

酒店的客人,不會吃小姐豆腐,不會硬要小姐做半套,「我以為做半套跟 S 是基本的,她也對於摸摸茶真的不用喝酒、只要喝茶感到訝異;酒店小姐會互相 carry,不怕沒話聊,但摸摸茶是一對一,就要從頭演到尾。」酒店以「節」計算,一節十分鐘,約 170 至 200 元台幣,做一個小時下來比摸摸茶多上許多:

「摸摸茶的計薪方式是客人需要先繳給幹部 2000 塊,場地費 1000 塊,點小姐一個小時 1000 塊,我們的上班時間有限,客人又超級少,很多都是老人家,一天坐超過三檯,被點超過三個小時就算多了,所以常常會出現小姐來一天不知道在幹嘛,一直在等。如果我要賺到多一點錢,就要盡力做 S 或半套。」

少女 A 與室友小惠,皆因爲疫情暫停了這份工作,若是沒有疫情,她們都極有可能做下去:「ㄧ方面覺得這就是工作而已,沒必要躲藏,而且我們都是不想待在辦公室的人,現在網路能接觸到的資訊很多,遇到奧客、店家誑你,都可以在性產業社群內問問題,而且很快就能被回覆,讓我覺得世界上的小惠們不孤單。」

性工作者的視野與風險,倚靠性工作者們們自立生成,「台灣有一個 NGO 性產業勞動者權益推動協會,裡面很多講座是提供給性工作者,這種八大教育很重要啊,會提供一些知識、疾病求助、定期篩檢⋯⋯。」手天使、男男按摩師、酒店小姐,串連起更強壯的資訊流通網。⋯⋯

IMAGE

◤ 帶讀者看見無數創作者 B-Sides 的台灣媒體,第一本專訪精選集 ◢

收錄受訪者
音樂影像導演・郭佩萱|導演・黃信堯|演員・巫建和|設計師・洪彰聯|《新活水》總編輯、作家・黃麗群|YouTuber・反正我很閒|Podcaster・百靈果 News| 《報導者》副總編輯、記者・劉致昕|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樂團・珂拉琪|攝影師・周墨|音樂製作人・黃宣|設計師・林小乙|作家・張亦絢|寫作者・前午場酒店小姐・少女A

  • 全新再訪|訪問做完了,然後呢?我們再度聯繫訪後半年到數年後的受訪者,聽他們再談自身的訪後境遇。初訪時曾想像的未來或尚未解答的探問,如今是什麼模樣?
  • 親身回望|如果可以親筆修改一篇關於自己的訪問,你會如何下筆?本書提供收錄受訪者修改、註解專訪文章的權利,並將修改與原文一併保留,展示此刻與訪問當時受訪者心靈的錯動與輻合。
  • 職人特輯|「Sprinkles ——現場一百答(不是專訪心法)」邀請在台灣編輯.攝影.企劃・訪問領域深入經營的執業者,收錄「對自己影響最深的訪問」、「被要求修圖最離奇的地方」等十五問一百答。
  • 精裝收藏|設計師莊皓操刀精裝全彩裝幀,以皮紋荔采紙暗示時間的壓刻與皺摺,如同歲月的肌膚。

IMAGE

#性工作 #摸摸茶 #林森北路 #女性主義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李姿穎 Abby Lee
撰稿李姿穎 Abby Lee
插畫靈子同學
視覺統籌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蕭詒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