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青春煞車》無緣社會下的敦厚呼告

【2015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青春煞車》無緣社會下的敦厚呼告

作者電影啟事
日期11.11.2015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於人類滿懷怯懼,但卻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

此語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我常想,相較於更廣為人知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始終是這一句話死死地咬著心尖最荏弱那塊肉,叫人無法忘懷。

對於曾經想過以任何方式抹去自己在世間上痕跡的當事者而言,此語想必把他們的心境詮釋得一如刺青紋於身那般,服貼切身。人,對於他人,始終是飛娥之於火,既戀慕彼岸的暖明,卻又顧忌若過於親暱反遭其所噬。弔詭的是,身而為飛蛾的當下,卻也是他人眼中的燈火,如此反覆纏捲的因緣,在《青春煞車》中也能找到鏡像。就自殺經驗提出分享的受訪者,無一不是躊躇著:「究竟該抹去的,是自己的存在,還是他人的存在?」

究竟是信手拈去燈火,還是該捏碎飛蛾的翅膀?

IMAGE

《青春煞車》劇照

NHK,日本唯一一間公共電視台,素來不往媚俗的大道歪斜,不講究矯情的畫面,反而力圖闢鑿另一條蹊徑,以帶給視聽人多元視角為己責。上一回的精彩出手,是對「無緣社會」的報導。在日本,每年有上萬人是無人聞問地死去,意即「孤獨死」,經過經年累月地抽絲剝繭,NHK 的七位記者、一位導播以及兩位攝影師在不同生命的航線中穿梭位移,最終對無緣社會提出了溫良而不苦口的藥方。

這次《青春煞車》一作,也讓人嗅聞到相擬的切入角度和關懷面向。可以說,NHK 向來關切,在如今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如何形成、牽制或吸引,又是在怎樣的際遇之下斷裂。

在日本 20 歲至 29 歲的年齡層中,死因最大宗為自殺,高達半數。一如當初 NHK 當時扔給社會的震撼彈「在日本,每年有三萬兩千人是孤獨地死去」,同樣的令人感到不安。而從六百多封表示尋死意念的郵件中,NHK 底下的《Heart Net TV》電視台找出七位青年,以棚內分享的方式,請他們親蒞訴說個人生命的哀榮。

IMAGE

《青春煞車》劇照

自殺,也許最簡單的理解是,一個人試圖以自身的力量抹去自己在未來持續存在的可能性,不再探勘未來,不再關切即將要出現的以及不再出現的、不再為身後人情義理預留空間與退路,不再思量。一切成為定數。生命的終點由自己一手掌握。從此,不再有從此了。

這樣的絕念,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段長而起伏不一的進程,如潮汐般往復的拉鋸中,當事者最終作出了「這樣的生命品質,實在欠缺延續必要」的宣示。過去,當自殺被作為一則事件問世時,世人所見聞到的已是當事人意志的最終呈現,也就是他的死,若要循著死亡的時點往前推,往往只能透過遺族和親友的記憶與想像,勉強地拼湊出他生前思緒的流路。《青春煞車》這一次的嘗試,即使翻轉世人見聞的時間點,讓那些尚在生與死的邊界徘徊、踟躕的人們親自現身,分說種種。

而從他們的自白中,往往會讓人不得不動念思考,長久以往,我們對於生命的想像是不是太輕薄了?

日本內閣府曾呼籲,在自殺預防中,建立起「能毫不猶豫說出苦惱」的關係是重要的。而在節目中,作家來賓小島慶子一語道破箇中艱難:「坦承憂鬱需要勇氣,但一說出來人們卻把你視為瘟神。」

而另一位藝人來賓宮迫博之更指出,若對憂鬱欠缺理解,很可能在無意中說出傷人的話語。是啊,從世人對憂鬱症患者「打氣」的言語中,往往能輕易地認識到,大眾對於生理障礙與心理障礙的懸殊評價。若眼前倒著一位因車禍或其他意外而不得不截去部分手足的傷患,絕少聽見要他趕緊振作、重返過往輕鬆移動的生活,在那樣的境遇之下,我們多會信賴,若傷患能把持對生命延續的渴望,即已十分難得。但若眼前此人是因憂鬱,或任何與憂鬱為親族的情緒困擾得生命無以為繼,蒐集到的言語反而雪上加霜:「你不要去想就沒事了」、「往好的好處想,至少你還有……」、「處境堪憐的人多的是,但他們也是很樂觀地活著每一天啊。」

BJ・米勒,美國安寧療護醫師,曾在 TED 演講中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洞見:「傷患,一個不錯的字眼,意指那些承受磨難的人,所以我猜我們都是傷患。」終其一生,我們都是承受磨難之人,只是有些人的磨難清楚地裸露,足以供人辨識;而有些磨難被深埋在千瘡百孔的內心之中,既怕世人不聽不聞,卻又害怕一旦揭實將遭遇更多的磨難。

IMAGE

《青春煞車》劇照

從棚內的對話,不難發現,自殺這意欲從混沌到具體,多是「出社會」這件事壓下了最後一根稻草。從他們破碎的回想中,也讓人不怎麼費勁地勾勒出日本社會的大致輪廓,對於「自律」、「盡責」、「莫給他人造成困擾」的高度強調,以及以及對於生涯規劃的線性執著,諸般因素交融相錯,最後形成一個極度緊繃的社會,一個差錯,就立即被打入「瑕疵品」的分類難以翻身,只能在失眠與焦慮的日夜交替中逐日縮小自己的存在感。

Sylvia Plath 曾在《瓶中美人》一書中精確寫道:「一起嘔吐過的人最容易結為知交」。在「無緣社會」中,NHK 發起「好好結緣」的敦厚呼告,這一次的《青春煞車》更是往更幽深的角落探去,遞出彷彿「不妨一起嘔吐吧」的溫暖邀請。也許平實地說出:「是的,我確實動過想死的念頭」,比起現世失控的正向思考訓練更來得復癒人心。縱然故事各自畸零,但唯有正視到,如月有盈缺,沒有誰的生命能擔保經久的豐美,在那一刻,我們既是明火,也是飛蛾,卻各自完滿。既不傷人,也不再受傷。

想看【2015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青春煞車》嗎?至 BIOS 粉絲團參加活動,就有機會搶先看!

《崩壞 重生》2015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2015 Best of INPUT

■台中場 11/20-11/21 大墩文化中心演講廳

■花蓮場 12/04-12/06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第19 棟小展演廳

■台北場 12/18-12/20 中油大樓國光會議廳

♦ 主辦單位:公共電視

♦ 免費入場 額滿為止,詳請洽活動官網、與 facebook 粉絲團查詢

 

【吳曉樂】
市井百姓,喜歡觀察各色人物生態。不喜露面,覺得我家虎皮鸚鵡長得比我更討喜。近期出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青春煞車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吳曉樂
圖片提供2015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