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那一杯|
「那婊子已死」,卻活在雞尾酒裡:龐德與女間諜的 Vesper Martini

電影裡那一杯|
「那婊子已死」,卻活在雞尾酒裡:龐德與女間諜的 Vesper Martini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12.06.2018

[ 文|葉郎 ]

七〇、八〇年代長大的小孩都跟我一樣在青春期時受到 Tom Cruise《雞尾酒》的嚴重誤導,覺得調酒是一種青少年歡樂縱飲的液體甜食。等到終於可以合法喝酒的年紀,嘗了人生第一口(但完全不記得喝了什麼),才知道我們上了阿湯哥好大的當。

總要過非常非常久之後,我才有機會理解調酒是一種成人的味道。就像《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那一杯 Vesper Martini,即便大口縱飲,飲下的也是說不出的人生苦。

Vesper,邱吉爾最愛的女間諜

這杯 Vesper Martini 背後藏著一個二戰女間諜的愛恨情仇。

《惡棍特工》的情節並非完全虛構,只是戰爭中真的這麼幹的是英國人,而非美國人。英國在歐洲淪陷區建立了一個名為「特別行動部(The 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SOE)」的地下組織,專門吸納一些非軍職但痛恨納粹的歐洲人,在敵後從事破壞和顛覆活動。他們確實刺殺過希特勒但未能成功,所幸在「人猿行動(Operation Anthropoid)」中成功刺殺了原本可望成為希特勒接班人、有納粹劊子手之稱的海德里希,因此得到了「邱吉爾的秘密軍隊」的封號,或者是更像電影片名的暱稱——「不紳士戰鬥部(Ministry of Ungentlemanly Warfare)」。

波蘭女子 Christine Granville 在波蘭淪陷後受到英國招募成為 SOE 成員。根據邱吉爾的女兒轉述,Granville 始終是整個戰爭期間首相最喜愛的間諜。

據說,1944 年她曾經靠一張嘴救出等待納粹處決的盟軍情報員。她以行賄的方式隻身一人混入獄中,然後大喇喇地向掌管監獄的蓋世太保揭露自己的情報員身份,並威脅說:我還是蒙哥馬利元帥的姪女,如果你們真的處決我們的人的話,盟軍立刻會對你們展開致命的報復。結果囚犯立刻被釋放。

Christine Granville 不論戰前戰後都有非常多彩而複雜的私生活,上面那個被釋放的囚犯其實正是她的上司兼情人。間諜活動期間歷經九死一生,戰後她卻因為感情糾紛被某任情人持刀刺死於倫敦街頭,殞命時年僅 44 歲。

想當然爾,Christine Granville 並非她的真實姓名。那只是她戰後歸化英國時取的化名。戰爭期間她行走江湖的其中一個別名正好是 Vesperale。

是的,她就是《皇家夜總會》中 Eva Green 飾演的女間諜 Vesper 的原型。

那婊子已死——Vesper Martini 的滋味

江湖盛傳龐德小說作者 Ian Fleming 不僅認識女間諜 Vesperale,也是她眾多情人之一。

戰爭期間同樣從事情報工作的 Fleming,戰後開始把親身經歷的人事物放進他的間諜小說裡:龐德來自他認識的幾位情報工作者的總和,M 正是他的老長官海軍情報處處長 John Godfrey 上將,而令龐德又愛又痛的雙面女間諜 Vesper(電影中被改成財政部公務員)則是來自英年早逝的女間諜 Vesperale。

Fleming 戰後在英國隱居,他的寫作地點,則是英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牙買加島。他在牙買加蓋了一棟渡假小屋,還以他在戰爭期間主導的直布羅陀情報行動代號「黃金眼(Goldeneye)」為名,稱作「黃金眼山莊」。

「雞尾酒永遠是他們縱飲的最佳選項。」《Goldeneye: Where Bond Was Born》一書作者 Matthew Parker 如此形容黃金眼山莊的各種社交活動。美國在 1920 年至 1933 年間實施禁酒令,許多調酒師被迫離開美國本土討生活,反而促使調酒文化往加勒比海和部分歐洲國家擴散。因此 Tom Cruise 的《雞尾酒》也發生在牙買加並不是意外。

想像一下黃金眼山莊的杯光斛影之間,微醺的 Fleming 如何想起日益遙遠的戰爭回憶和他曾愛過的女子,於是提筆在《皇家夜總會》小說中,放進這杯名為 Vesper Martini 的調酒,用以紀念故事中紅顏薄命的 Vesper/現實生活中一樣紅顏薄命的 Vesperale。

「一杯馬丁尼,用深一點的碟形香檳杯裝……等等!三份的高登琴酒,一份伏特加,半份麗葉酒 Kina Lillet。妥善搖勻,直至完全冰透,再加上一大片的檸檬皮。」1953 年的《皇家夜總會》小說中,龐德如此交代酒保調製這杯 Vesper Martini。

因為這本小說版權長年流落在外的緣故,這杯酒一直到 2006 年才登上大銀幕成為龐德電影正史的一部分。但其實 1953 年小說出版時,Vesper Martini 就已經在歐美酒吧紅了好一陣子。許多粉絲還會特別跑去另一個謠傳配方的真正起源——Ian Fleming 最愛的倫敦 Dukes Hotel 酒吧朝聖,一嚐 Vesper Martini 的滋味。

舉起酒杯時還不能忘記這句經典台詞:「那婊子已死。」這是龐德性格的轉機。這杯令人傷心的酒無論在小說或是電影中就僅此出現一次,Vesper 死後龐德就再也不願觸景傷情,再沾一次這杯酒中的苦澀回憶。

遙遠的苦味:金雞納酒的帝國回憶

然而這杯酒的苦味來源 Kina Lillet 早已停產多時,其實今天喝到的 Vesper Martini 早已不是當年情報員舌尖上的那個正宗苦味。因為年輕人的喜好改變,Kina Lillet 中的苦味不再受歡迎,酒廠在 1986 年後就改生產沒有苦味的 Lillet Blanc,許多調酒師只好另外在 Vesper Martini 中加上苦精來模擬當年龐德嚐到的人生滋味。

原來 Kina Lillet 那個苦味,其實也是大英帝國歷史的要角。

19 世紀科學家從南美洲傳來的金雞納樹樹皮中,成功分離出治療瘧疾的靈藥:奎寧。很快地奎寧就變成帝國主義的最強大軍火,沒有奎寧就沒有這些深入殖民地荒野的帝國武力。二戰期間,預期到奎寧價格高漲甚至可能斷貨,日本人也在殖民地台灣廣植金雞納樹,作為帝國軍隊的後援。《KANO》電影中也有稍微觸及這段關於奎寧的歷史。

遠離家鄉的軍人被強迫服用苦到極點的奎寧預防瘧疾感染,他們開始各自發揮創意減少服藥的不愉快,於是英國軍人發明了奎寧加蘇打的「Tonic Water 通寧水」,法國軍人則把奎寧混進葡萄酒之類各式各樣的酒飲,發明了含有奎寧和其他香料的金雞納酒。如今艾碧斯酒 Absinthe、香艾酒 Vermouth、本內酒 Dubonnet、麗葉酒 Lillet 等原來都屬於廣義的金雞納酒。

「琴通寧(Gin and Tonic)拯救了無數英國人的生命和心靈,很可能比整個大英國帝國的醫師救的人數還多。」邱吉爾曾誇張地表示。他真正所指的就是奎寧的神奇療效。

許多年後我真正嚐到龐德用來療傷的 Vesper Martini,才發現那個奇妙的奎寧苦味,其實躲在香甜酒味的後方遙遠處,既模糊卻又無法忽略它的存在。然後我才秒懂,原來這就是想要遺忘又無法忘掉的遙遠回憶的滋味。是情傷啊!

【葉郎】
葉郎,患有電影冷知識囤積症的文字工作者。

【電影裡那一杯】
BIOS 本月封面故事,邀請影評人分析經典電影出現過的那一杯、飲評人提供深度冷知識,影評人 ╳ 飲評人,正是炎炎夏日最解渴的組合。

【封面故事 2018 輯三|飲料成癮份子】
多喝水沒事,多喝飲料更讚。亞熱帶夏天,就是飲料的夏天。飲料成癮份子,以飲料記憶童年,以飲料通暢煩惱,控制好半糖少冰的生活。不妨聽夏宇的話再來一杯:「重複可以讓我幸福。」

#侯力元 #Vesper Martini #馬丁尼 #詹姆士龐德 #葉郎 #調酒 #007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封面統籌李姿穎 Abby
專題統籌陳芷儀 Rachel Chen
視覺統籌王晨熙 hellohenryboy
協同企劃溫若涵、溫為翔
撰稿葉郎、侯力元
設計畢明媛
插畫陳逸玟
責任編輯陳芷儀 Rachel Che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