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為食材的更多可能性—— FIKA FIKA Café 的「料理白夜」

咖啡作為食材的更多可能性—— FIKA FIKA Café 的「料理白夜」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06.09.2018

當時序進入生機盎然的春夏,大地終於可以承接越來越多的陽光滋養。北歐的夏夜甚至如晝,人們揮霍白晃晃的天光,在外頭待到夜半。在彷彿沒有盡頭的白夜裡,人們享受一切明亮,也感受彼此的溫暖與創意激盪。延伸這樣的精神,一向就以北歐咖啡文化為精神原點的 FIKA FIKA Café 攜手格式設計策展,於 8 月 23、24 兩日展開「料理白夜」計劃,激盪出「品味咖啡」的不同視角。

「咖啡不只是美食的良伴,咖啡就是美食。」

計劃的起點,可追溯回 FIKA FIKA Café 創辦人 James 對咖啡可能性的想像。他成立 FIKA FIKA Coffee Lab,就是因為在乎這個「食材」,相信它值得更多嘗試與創意。但咖啡如何入菜?咖啡本身多層次的色香味;甜、酸、苦,或是細微的果香、花香,如何成為餐桌上味覺合奏的一份子?James 實驗多次,最後找到「油萃」一法(成功後,咖啡油炒蛋更成為 James 每日的早餐)。咖啡香有千百種,咖啡色不只是咖啡色,FIKA FIKA Coffee Lab 以油為引,歡迎咖啡在餐桌上的再次登場,也為美食界呈現一套嶄新的風味資料庫。

IMAGE

James 於 FIKA FIKA Coffee Lab。這裡使用的 CRS-30 烘豆機來自世界一流葡萄牙廠商 Joper,總重近 2 噸,當初分解裝箱、浩蕩來台的同時,還得買機票(而且是商務艙!)從葡萄牙「空運」兩位專家來台灣組裝成型。

漫漫長夜裡,Coffee Lab 一整年實驗出來的風味資料庫,就等著白晝之夜。人們蘊含積累的能量到來、碰撞,做彼此創作的引信。「料理白夜」每年都邀請不同的料理者拓展咖啡的風味版圖,繼去年與「肉料理魔法師」Restaurant Anis 合作大獲成功,今年請來米其林二星的青山 Florilège 主廚川手寬康(Kawate Hiroyasu)與米其林一星 MUME 主廚林泉(Richie Lin)。

川手主廚是當今亞洲最受矚目名廚之一,正統法餐訓練出身,但擅於使用亞洲當地材料,創造東西碰撞的魔幻味覺。他不迷信珍稀,而是讓常見而樸素的食材(例如十三歲的「老」牛肉),透過廚藝讓其口感復活。受新派北歐料理的啟發林泉主廚,也以開發當地食材的能力為人所稱道。他走過澳洲排名第一的 Quay、世界排名第一的 Noma,並熱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廚師腦力激盪。FIKA FIKA Café ╳ Florilège ╳ MUME 之間的創意迴盪與刺激,比起咖啡,更讓我們眼界大開、保持清醒。

IMAGE

左起 MUME 主廚林泉、Florilège 主廚川手寬康、Fika Fika 創辦人 James。

回到一切的發源點,瑞典文「FIKA」意指「一起喝咖啡的休憩時間」。平日喜愛一起 FIKA FIKA、感受過「喝咖啡」美好與必要的我們,如今或許該拓展對咖啡的認識了。當我們品嚐過以巴拿馬水洗 Geisha 萃取的清爽油做出的美乃滋、以花香點綴的耶加雪菲豆萃油冷淋在蔬菜上、狂野 Robusta 咖啡混入台灣原產馬告佐肉類料理,還有須得以乾冰維持溫度的醃漬咖啡莓果⋯⋯看我們曾經手心捧著的那一杯杯咖啡,以不同姿態走入碗盤,與其他食材共舞,就足以在心底點燃白夜也燦爛的味覺煙火。

IMAGE

老乳牛、牧草煙燻馬鈴薯泥、巴西里油、牛肉高湯、FIKA FIKA 日曬處理衣索比亞耶加雪菲咖啡油

 

IMAGE

沙拉、胭脂蝦、白乳酪_Psoseongana Coffee Tea

IMAGE

乳鴿、米_Smoky Kilimanjaro

 

IMAGE

烤蕃薯_Whis'R'ey

IMAGE

豬油咖啡、Comte Cheese Sauce、毛豆、粉圓、黑豆

IMAGE

Zero Degrees

#生活風格 #飲食 #咖啡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攝影陳敏佳
圖片提供格式設計展策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