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電影一下|張亦絢看《RBG:不恐龍大法官》:身經百戰之後的歡樂境界

麻煩電影一下|張亦絢看《RBG:不恐龍大法官》:身經百戰之後的歡樂境界

作者張亦絢
日期22.03.2019

RBG 是大法官露斯.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縮寫。我是怎麼對她產生興趣的?

誰是 RBG ?

我是從她的「對手」開始認識她。《大法官之旅》是根據另一位大法官哈利.布雷克蒙(Harry Blackmun)的檔案所撰的專書,描寫了一個一開始相當保守的大法官,在二十四年的大法官生涯終結,變為備受女性主義領袖讚譽的革新派。作者寫他的晚年:「他的意見書追溯了聯邦最高法院系統對婦女歧視的歷史,引用了四件魯絲.金斯伯格(即 RBG)的案子。」

在這一章的末尾,則寫道:「魯絲.金斯伯格什麼都沒說。她也什麼都不必說。哈利.布雷克蒙終於,又幾乎不太可能地,為她說了所有她想說的話。」這個 RBG 那麼厲害?她會催眠術?應該不是。

RBG 被任命為大法官沒幾年,布雷克蒙退休了,在短暫共事之前,RBG 是他的批評者與挑戰者。習慣做筆記的他,在檔案裡對 RBG 的評語包括「非常精確」與「太聰明了」。《大法官之旅》對 RBG 沒有太多著墨,一來書的重點不是她;二來以生涯論,布雷克蒙活躍時,她還只是後生晚輩——然而,如果我們讀得仔細,作者其實下了一個戲劇化且有弦外之音的註腳:RBG 已經成為她的「對手」的理論指導者了。

RBG 不恐龍大法官 張亦絢 麻煩電影一下
RBG 不恐龍大法官 張亦絢 麻煩電影一下

布雷克蒙對於 RBG 的責備,有過略顯心酸的自白,如果我將它翻成較普通的話,他的意思是:在他的年代,以性別平等的理由去支持性別平等,根本就不可能,大家在檢驗他時,必須要把他承受的,如戰爭般的壓力考慮進來。換句話說,在 RBG 挑戰布雷克蒙的時期,支持性別平等是「可做不可說的」,如果能想到別的理由,任何別的理由總是更好(註)。如果我們稍微概括地說,RBG 在美國法制史上大概發揮了雙重作用:她使能認同性別平等的法律人用其他理由支持平權;再進一步,是使「性別平等」終於成為可以追求與引述的內容。

這個三月,一共就有兩部關於 RBG 的電影上映。

如此歡樂的紀錄片

我是抱著會被枯躁理論厭煩至死的好學 / 自虐心去看紀錄片《RBG 不恐龍大法官》的。沒想到導演十分放得開,完全沒要一肩擔起「百年以來性別與法制史」的苦口婆心——焦點放在 RBG 這個人物上,結果真是——好看得不得了。

我想,使這部片如此歡樂的原因有幾個。最關鍵的一點是,在「500 名法律系學生中,只有 9 名是女性,新生還會被校長點名為何霸佔男生名額」的年代求學,RBG 能堅持到被提名為大法官,她的智慧、性格與境遇,都非同小可。而她本人更是耐人尋味——當她被問到要有多少名女性大法官,她才覺得足夠?她回答說:「九個!」(大法官全部的名額即為九名)

這是一個完全知道,世間為女人與弱勢者設了多少陷阱,而深知反將一軍的耍寶老淑女——導演不用給我們看她如何身經百戰,導演給我們看的是,她身經百戰之後的境界。那不但比戰紀有趣、有效率地讓我們看破陷阱,更形成了輕快的鼓舞效應。傅柯那句常被傳誦的名言:「即使作為鬥士,也不需要愁眉苦臉。」RBG 還真是做到了。

RBG 不恐龍大法官 張亦絢 麻煩電影一下
RBG 不恐龍大法官 張亦絢 麻煩電影一下

克己卻反叛、亮眼又害羞——害羞的人,在螢幕上會非常有吸引力——而 RBG 剛好具有少見的害羞特性。她所對抗的偏見與一生所達成的任務,除了要求她要有見解與謀略,也要拿捏最合宜的影響力距離。RBG 在鏡頭前的「好看」是雋永的,因為她就是演技的化身——這裡的「演技」,不是進入虛構角色,而是更全面的——一個人如何以她的最佳狀態,建立有效度的權威性與感染力。

如果將紀錄片定位成深刻的思辨類型,《RBG 不恐龍大法官》置入的觀點顯然太過單一與和諧。無論開頭列舉對她的咒詛,或是末尾對她的少許批評,都有花絮與聊備一格的味道在,並不能豐富影片的複雜度。我們甚至可以說,電影的基調就是「我們愛 RBG,我們要開心地與她共渡時光」——儘管影片也讓 RBG 重要案件的當事人現身說法,使影片具有一定的歷史見證價值。由於它的羅列性大於觀點性,張力就還是大大倚賴 RBG 本人令人充滿驚奇的風趣——如果要對本片做出評價,正面就在於它聰明地選擇了值得認識的重量級人物,且恰到好處地發揮;反面的想法,就會是,抱憾它終究少了一點導演更有心的詮釋。

做為一個光是看到 RBG 令人嘆為觀止的領片收藏,就完全樂昏頭的觀眾如我,竟還能這樣一本正經的評論,是否會有太輕視趣味的嫌疑呢?

RBG 不恐龍大法官 張亦絢 麻煩電影一下

花絮之必要,童話之必要

即使本片在手法上只能說得上一般,我仍有兩個強烈支持它的原因:一是我們未免也太常看到「聰明女子大不幸」或「鬥女如鬥雞」的電影了,一個「不與女鬥、為女奮鬥」的幸福人生,相形之下,格外清新;此外,片中的歡慶氣氛,其實也來自「苦盡甘來」——有點太童話?我同意。然而,偶爾來點女性主義童話也不錯。肯洛區有次就在映後表示過:電影如何不唱衰反抗者,仍是值得努力的向度。

快樂的婚姻曾是女性主義的大忌,理論上的原因在於,在結構不平等下,個別女性例外於父權壓迫,經常被認為具有欺騙性。不過,不妨用另一個角度看 RBG 的擇偶有方——擇偶攸關身心健康,它就像慎選盟友一樣重要。她肯定丈夫「從來不怕我比他聰明」,她也因此得到明智選擇對她完全的回報,可以盡情發揮才能——當然,這並不是完全沒有運氣成份,如果丈夫在他們婚後幾年就沒抵擋住癌症,RBG 的路顯然也會更加曲折。這段愛情佳話也可說給了男性,或說任何有心婚姻者,某種新時代的建議:我們都必須更加「聰明」,不是聰明地壓倒配偶或其他人,而是具有能夠簡單地、大方地,擁抱聰明配偶的那種「聰明」。

 

 

註|比如不說性別歧視,而說「不夠合理」。因為一旦吐出性別歧視這類字眼,容易被刁難。

【小麻煩】
改編自 RBG 為男性照顧者遭歧視之案例發聲的《法律女王》,古怪地像把三部電影(人生、世代與法律攻防)放在一部中。內容一把抓,沒能使有趣的主題充份立體化。但若對 RBG 及其歷史背景,有更強烈的興趣,這部不夠好的電影,還是頗有誠意地呈現了若干有思考延伸性的抗爭困難點。

【麻煩電影一下】
電影之道在麻煩。不製造麻煩的電影無可觀,生出了麻煩的電影才可愛。嗯,有點麻煩⋯⋯,當我們談論一部有趣的電影時,我們似笑非笑,表面怪罪,心中深喜。它或許還有些難懂,它可能已讓人吵架,但就是如此,我們心嚮往之。麻煩是多麼親愛的字眼啊,當我們想從陌生人那裡問到一點資訊,當我們希望身邊人遞給我們什麼,我們就從這一句開始:麻煩你/妳⋯⋯。【麻煩電影一下】每個月會挑出一部有麻煩的電影,與你/妳一起不厭其煩。

【張亦絢】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早期作品,曾入選同志文學選與台灣文學選。另著有《我們沿河冒險》(國片優良劇本佳作)、《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小道消息》、《看電影的慾望》,長篇小說《愛的不久時:南特 / 巴黎回憶錄》(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台北國際書展大賞入圍)。

#張亦絢 #女性主義 #電影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撰稿張亦絢
資料提供亮點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