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方序中《吟土風人》:採集屏東的浪漫,一場故事般的體驗

專訪方序中《吟土風人》:採集屏東的浪漫,一場故事般的體驗

作者BIOS monthly
日期25.04.2019

2019 臺灣文博會以「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為主題,沿著臺北產業廊道線橫跨華山、松菸、臺北機廠等五個展區,其中位於華山的 「編輯地方」主題展區分別採集了桃園、臺南、屏東、臺東四地的生活風貌,設計四座各具特色的地方館。來自屏東的方序中受邀擔任策展人,以「吟.土.風.人」為四大主軸,採集國境之南的姿態、旋律與故事,透過聲音、影像、舞蹈、物件,宛如劇場故事般起承轉合展演,突破大家對屏東的刻板印象。

從山脈到海洋,從平原到半島,屏東這片島嶼之南,不論是人文地景、自然生態、族群歷史、節慶祭典、物產風俗,盡是千姿百態,少有其他縣市的豐富程度能與屏東比擬。作為離鄉到台北生活的遊子,方序中成長於屏東,對於這片南國之境,亦有著許多細膩深刻、難以言喻的回憶故事。

「我出生於東港,家裡是軍人世家,外公是空軍,小時候的家就在共和新村。」他回憶童年大部分時間都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後來在台北學習,寒暑假也總會回到東港,「阿姨以前是空姐,我甚至會一個人被丟上她值班的航班,跟她一起飛回屏東。」他笑說除了會暈機嘔吐這段不堪往事,他的屏東記憶都是美好的:在眷村裡騎車踩水,到鄰居家玩、穿著背心大汗淋漓在榻榻米上睡午覺,生活就是很緩慢很悠閒,所以每次回鄉,他總是份外期待。

台北東港來回多年,以前的他很難過為何不能一直待在屏東,但現在每次在百忙之中抽空回鄉,只要看到外公外婆滿心期待地迎接,難過地送他離開,都感到份外揪心。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想給外婆意外驚喜:「我故意不預先告知,在清晨回東港。那天霧大得五公尺以外都看不到,沒想到眼前有一個人影慢慢從霧中走出來,原來是早上出門運動的外婆,嚇得她又驚又喜。」

在密鑼緊鼓籌備屏東館的四月,他亦順道回東港替外公慶祝 104 歲大壽。疼愛他的外公,從前總會早起替他做早餐,方序中回味地形容:「外公很會做點心,他會油煎自己揉的糯米餅讓我沾糖水吃,有時是麥片配油條,都是很浪漫又溫暖的早餐。」現在外公即使年邁,還是一如往常地目送他上車離開。溫暖相聚,不捨分離,這就是屬於他的美好屏東。

或許正是因為生活在感情如此緊密的家庭,養成他對土地的深刻情感,2015 年開始方序中陸續以不同形式發起「小花計畫」,從《門裹門外 家_寫真》《時差》再到今年《查無此人》走進當代藝術館與流行音樂界,皆是以回家、記憶為題,關切挽留的可能。今年方序中與故鄉的緣份更是深刻,年初受邀擔任臺灣燈會在屏東的主視覺設計,亦打造了一座「屏安時光」藝術燈,將時光呈現於轉動的光影中訴說故事。

對這塊土地如此親近關愛,方序中擔任文博會屏東館的策展人,想的是去肩負更不一樣的任務:「今年真的很開心有許多回鄉服務的機會。與熱情溫暖的屏東,總是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情感連結,很希望透過文博屏東館的策展,藉著一個離開故鄉的人的視角,蒐集屏東動人精彩的故事,呈現與以往不同的想像。」

IMAGE

《吟土風人》以「吟」引領觀者走進屏東的故事。

有關家鄉,說個故事給你聽

何謂不同的想像?方序中一向是個愛說故事的人,要讓觀者全方面感受到他心中的屏東,他把家鄉化為一場感官體驗。他緩緩地道來策展的想法,「今年我擔任擔任主視覺設計的『臺灣設計展』將在屏東舉行,文博會的屏東館展覽亦會移師至同場展出。也因為得知年底屏東的展場勝利新村會是四個獨立空間,我將說故事的脈絡化為實體空間規劃,四個空間,就是四個章節的起承轉合。」在華山展館裡,這四個章節正是一趟體驗屏東的故事旅程。

椰子樹被風輕吹的沙沙聲,夏天午後雷陣雨雨水打落在水缸的滴答聲、廚房炒菜、提醒他要回家吃飯的聲音,這些浪漫的聲音片段,讓他決定故事從「吟」,聲音開始。五組來自詩歌及歌唱領域的屏東代表,親身吟朗在故鄉的人生片段與生活感知,觀者隨著聲音走進宛如宮崎駿動畫裡的神秘山林小徑、傾聽詩歌吟唱,一盞盞燈逐漸亮起來,遠端看見「土」、「風」、「人」低中高展區空間層層遞進。

方序中繼續以故事引導:「當你走進『土』展區,旅程視角改變,參觀者俯視在四組代表著屏東田地的光桌上,觀看在地延傳的新舊記憶符號。12 組採集自屏東的抽象趣味畫面,乍眼你或許會看不清是什麼,但伸手揮動,畫面就會呈現解答。」作品是來自屏東、以將臺灣花布搬上紐約地鐵於紐約發光發熱的設計師江孟芝,以離鄉視覺創作出全新的互動創作「記憶受潮」,以抽象海浪表達對故鄉的思念,為光桌土地注入一股勇敢創新的氣息。

在舞台般的「風」展區,方序中邀來成立於鹽埔鄉的「種子舞團」,以尖炮城、東港迎王、祖靈祭、落山風藝術祭的祭典意念、風土色彩融合當代肢體美學,將祭典節慶多彩多姿的生命力化成優雅舞姿,結合節奏在由 FabCraft Design Lab 設計的懸吊式機械裝置上交織流動;層層的翻轉,亦似是陣陣的風,如各種情緒姿態般時而微弱時而激烈,「我們在展間創造了風,也創造我們詮釋的屏東祭典,巧妙地也呼應著今年文博會『文化動動動』主題。」

IMAGE

「土」裡的光田代表著屏東田地,邀請江孟芝創作。

IMAGE

展區最引人注目的「風」,既是呼應屏東特有的落山風,也重新詮釋屏東的祭典。

最後在「人」展區,一直觀察社會設計對城市與環境影響的方序中表示,「孩童的想法,是我們思考未來的重要參考。」於是這區萃取了國境之南殊異多變的自然生態,結合屏東縣公館國小書法班學生手寫的屏東展望,化成動態圖像設計,大面積投影讓大家專注細看,一起思考期待對這片土地的想法。「在這四個章節劇場般的展演結束後,我們更特別設置一個小展間,將『吟土風人』的抽象意念,透過實地採訪文字與近九十件展品,彷如立體故事書般展示每一份感動。」

浪漫的夥伴,浪漫的屏東

策劃展覽,不管經驗多豐富,也難免遇上困難與阻滯,但認識方序中的人大概都知道,他很少報怨訴苦,只會專心解決問題,問他策展時遇到阻滯,他只是淡淡地道出最想克服的事:「要說服大家用以非典型印象去展現屏東,是最難的任務。我不想只是歌誦屏東很美很棒,大家或許會覺得屏東跟浪漫是扣不起來,但我們就是希望讓你想像屏東浪漫的一面,同時找到平衡,挑動大家的好奇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浪漫屏東。」

慶幸的是這次展覽與他合作的伙伴:執行視覺影像的 dosomething studio 與空間建構的 FabCraft Design Lab,都是浪漫又有想法的人。「我與 dosomething studio 的 Cowper(王宗欣)在金曲金鐘金馬獎合作無間,很巧的是他太太也是屏東人,他對屏東也非常有感情;跟 FabCraft Design Lab 的 Kamm(闞凱宇)一起為臺灣燈會打造藝術燈合作得愉快,我們三個是浪漫而又肯解決問題的人,屏東館就由我們三個,一步一步把想法在聊天與實驗間建構起來。」

說到底,方序中是希望觀者在參觀過展覽後,透過眼中所見,耳所傾聽,化為心中所感,甚至能夠親身踏進屏東這片美麗,感受它的與眾不同。「我總覺得一個地方不需要去思考模仿誰、變成誰,文化是由故事累積,讓屏東真正精彩的樣貌展現才最重要。」

昔日屏東人才外流,現在好不容易有許多新一代留在故鄉打拼,方序中最終還是渴望大家來到屏東,不是只蜻蜓點水買個物產就離開,而是願意花時間停留,期待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一如他心中的好設計,是在美麗以外,帶來更多感受。有故事、有感動,才能讓人駐足,才能讓設計更有存在價值。

【2019 臺灣文博會|編輯地方・屏東】
時間|2019 / 4 / 24(三)- 2019 / 5 / 5(日)
地點|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西五館
活動專頁

#屏東 #方序中

BIOS 通訊,佛系電子報

採訪梁大文
撰稿梁大文
圖片提供Cover:BIOS(汪德範攝影)、屏東縣政府(張國耀攝影)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